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

2022年9月1日中午,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55年授勋的开国少将杨永松将军因病重医治无效,永远地闭上了他那革命了一生的眼睛,享年103岁。

这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自杨永松少将逝世之后,参与55年授勋的1048名将帅全部逝世。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1)

杨永松

在所有开国将领之中,仅剩下1961年被授予开国少将身份的张立雄少将、1964年被授予开国少将的涂通今、文击以及王抚之少将存活于世。

他们都拥有着怎样的功绩,为革命又付出了怎样的贡献?这篇文章,为您解答。

年纪轻轻的革命小将

杨永松少将,是一个在孩童时期便参加革命的前辈。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2)

97岁在客厅

1919年的7月,杨永松少将出生在百侯镇一个以贩卖咸鱼咸菜为生的贫苦家庭。

在杨永松五岁的时候,父亲便离开了人世。他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杨永松的两个哥哥跟着杨永松的叔叔背井离乡前往南洋闯荡谋生。

而杨永松的姐姐,则为了生存,被迫嫁给了别人做了一名童养媳。母亲辛辛苦苦养育着杨永松长大,并供给杨永松在梅州读了小学。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3)

2008年9月19日,杨永松(前右2)等开国将军参加将军后代合唱团演出活动并合影

没过几年,前往南洋闯荡的二哥在新加坡参加了共产党,之后他奉命回到家乡组织开展各种革命运动。

在二哥的影响以及熏陶之下,不到十岁的杨永松在学校加入了童子团,1928年3月,杨永松的哥哥在百侯一带组织了“百侯暴动”。

年轻的兄弟二人,在百侯暴动中同革命者以及参与暴动的农民,给予了当地反动势力极大的打击。

然而因为国民党的反扑以及镇压,杨永松只能在慌乱之中同母亲分别,不满十岁的他逃离了家乡在外乡给别人放牛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4)

杨永松(中间)

1930年4月,杨永松在前往闽西的路上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一年,杨永松还不到11岁。

在组织的引导和带领之下,杨永松凭借自己参与百侯暴动的经历以及机敏的头脑,很快成为了闽西儿童团团总部的组织部部长,并一边学习,一边进行革命工作。

在其他的孩子,还在田野湖泊中玩耍的时候,杨永松已经踏上了一条救国图强的道路。这一条路充斥着诸多荆棘,存在着各种磨难,而杨永松正昂首向前!

1931年7月,刚满12岁的杨永松被肃反委员会缉捕关押。两天之后,因为没人相信一个12岁的孩子会是一名革命的组织部部长,因此被放了出来。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5)

杨永松

他历经了一次惊险的磨难,然而这并不足以动摇杨永松那革命的心。因为自己在闽西被捕,所以杨永松觉得回去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因此,他决定前往前线参加红军。得益于杨永松担任过儿童团组织部的部长,12岁的杨永松成为了红十二军政治部机关的一名普通杂勤文书人员。

虽然不用扛枪打仗,但是1931年的7月可并不平凡。因为杨永松来到红12军没过几天,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爆发了。

30万国民党军队向着中央革命根据地席卷而来,而杨永松所在的红12军负责人,则恰巧是在当时担任临时总前委书记的毛主席以及总司令朱老总。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6)

他跟着红12军酷暑行军,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从第三次到第五次的围剿战争,极为年轻的杨永松都是一位参与者。

1934年的10月,因病住院的杨永松刚刚回到部队,在第二天的傍晚,便得到了转移的通知。此时的杨永松还不知道,这一转移,就是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部里的领导看杨永松年纪太过年幼,提出要将杨永松送回家中,不想让这么小的孩子参加这样艰难并且风险未卜的行动。

就在这个时候,谭政走了出来将杨永松留在了队伍之中。他是杨永松的直系上级,长期担任红12军以及合并后的红22军政治部主任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7)

杨永松

部队里有个这么小的孩子,谭政自然对其十分熟悉。他告诉想让杨永松回家的那人:“他兄弟都参加了革命,哪里还有家?让他回家,就是等于让他送死!”

在谭政的坚持之下,年仅15岁的红小将杨永松踏上了长征的道路。

长征路上的艰苦磨难

老人常说:“苦不苦,相信长征两万五”。长征的路程,是一场极具磨难、艰难同时危险重重的道路。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8)

长征

193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杨永松跟随着红一军团的部队开始了这一条荆棘遍布的道路。

2020年的6月,当百岁的杨永松接受采访的时候,曾写下过这样四个字:“难忘长征”。他一辈子经历了太多事情,但只有长征,依然令杨永松印象深刻。

红一方面军自长征开始,便接连遇上了多道阻碍。当时,国民党粤军将领余汉谋率领着粤军,在新田村一带设下了防线,企图阻止红军走上长征的道路。

杨永松看见,侦察连的战士们趁着敌人没有站稳脚跟,对粤军发动了他们意想不到的奇袭。虽然红军的装备差,但是他们的枪法可不差。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9)

杨永松

战士们一个冲锋,就将敌军200多人的先头部队打垮,敌人的轰炸机,也没能对侦察连的战士们造成威胁。

新田战斗结束之后,红军取得了入粤的第一个胜仗。宣传部的同志在这里给当地的农民将红军的故事,告诉他们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是农民的军队。

百姓们听得高兴,就给红军们送水送茶。因为当时农民的生活艰苦,所以并没有送饭的,只是帮着红军抬担架,抬物资。

但是红军的身后有国民党的“白军”,因此部队并没有在新田过多地停留。但是杨永松明白,红军的种子已经种在了这些百姓的心中。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10)

他跟着红军一路走一路打,翻过了大王山,打了湘江战役。蒋介石企图利用湘江的天然屏障,构建出一个口袋阵,逼迫装备劣势的红军同“白军”决战。

当时的朱老总还给周总理发过电报,说这一战“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失败者”。生死存亡只在这一战,只要跳出了湘江,就跳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圈。

杨永松也跟着政治部的同事鼓舞士气,人们一看十几岁的小娃娃都不怕这注定艰难的战役,心里也就更不愿服输。

国民党想剿灭红军,那红军就偏偏不给他们剿灭。整个湘江,染成了一条血河,炸裂的木板、破碎的浮桥、湍流的江水。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11)

在11月30日冰冷的气温之下,整个战场却是一片火热。在湘江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话语:“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捕湘江鱼”。

12月1日,渡口寒风趋紧,天空坠下冰冷的雨点。杨永松看见,红军的战士们吼着喊着“过河!”,冒着枪林弹雨和敌机轰炸,向着对岸一涌而去。

杨永松也过河,他15岁,身手最是矫健。敌人的轰炸机在头上轰鸣,但都没有打住杨永松。在湘江的血水之中,他幸运地活了下来。

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没有拦住他们,红军的战士们二过乌江,四渡赤水,从贵州一路走到云南的境地。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12)

久炼成钢的征途

这个时候,杨永松在红一方面军的三团做着文书的工作,他目睹着红军战士们一次次粉碎敌人的围堵。然而说起最让杨永松惊险的,莫过于爬雪山还有过草地了。

高山缺氧,有的战士们便有了高原反应呼吸不畅。在雪山之上,大部分的战士们都只穿着单薄的衣服。

在杨永松的记忆里,在1935年的6月到7月,是他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在川康一带,有很多高山。以夹金山为例,4900米的海拔高耸入云。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13)

这里终年积雪,气候多变。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如银蛇飞舞。核桃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将杨永松砸得十分狼狈。

而在这之后,还有着一连串的雪山,31天的路程,红军走了1350公里。时不时杨永松就能看见有战士走着走着就在山坡上“睡着”了,怎么也叫不醒。

老乡们还叮嘱过红军,上夹金山千万不要笑,不要说话。一个扛机枪的小伙,就是因为喝了一口山上的冷水,结果炸了肺,再也没有起来。

等到红军终于穿过了这座雪山,杨永松的三团里已经只剩下880多人,不足长征开始时的三分之一。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14)

而到了草地,杨永松更是过得煎熬。当时,他们三团在藏区同老藏民们借物资。可藏民们看来,红军就像是过路的强盗。

有红军在上游洗麦子,就有红军在下游拾麦粒,只为多做出来几个馒头。红军心里也过意不去,吃着藏民的粮食,都说战后还。可战后能活着的又有多少呢?

停留在毛儿盖的一个多月,周总理得了痢疾,一连发烧许久日子。而在进入草地的第六天,杨永松因为双腿长期泡在雨水之中,也泡得肿胀酸痛。

他找来木棍当拐杖,可每走一步,都如同在走刀山油锅。红军的战士们一路埋葬战友的遗体,他脚难受、走得慢。害怕自己被丢下,只能咬牙跟在部队的后面。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15)

终于,他们走到了吴起镇。杨永松跟着大部队,走了两万五千里的道路,途经11个省份,渡过了种种难关,终于挺了下来。

随后,抗日战争爆发了。杨永松在八路军115师的685团做书记。他跟着部队来到了抗日的前线,并参与了平型关战役,见证了平型关的大捷。

别的将领说起功绩,都是指挥过什么什么部队啊,打了什么什么仗啊。但是杨永松没有,他只是按照党中央的安排,做着文职类的工作。

1942年10月,杨永松被调去了党校进行学习。他明白,这是组织准备重用自己了。果不其然,就在杨永松学成归来之后,他就跟在徐向前的身边担任科长。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16)

两年半之后,因为杨永松工作兢兢业业,因此以候补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至关重要的会议——中共七大。

而到了解放战争的末期,1949年3月,杨永松来到了四野,负责先进兵种战车师的政委工作。

当开国大典在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召开的时候,杨永松的战车师,成为了天安门广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53年,杨永松得到升任,来到华北军区担任装甲兵政治部的主任。而在1955年授勋仪式上,杨永松被授予了少将的军衔!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17)

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贡献尽一生之后,杨永松在1981年正式退休。他完成了党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完成了对中国人民尽职尽责的伟大任务。

离休之后,杨永松就如同多数爱国将领一样,每日读书看报,关心着家国大事。在1955年授勋的所有将帅之中,杨永松的年纪是相对较小的。

就在2022年的9月1日,已过百岁高龄的杨永松,在北京的病床上与世长辞。至此,在1955年授勋仪式中授勋的1048名将帅全部离世。

仅剩下的四名开国少将,均为1960年以后,国家增补晋升的开国少将。而如今他们的岁数,有三位都已超过百岁。唯一一位没超过百岁的,今年也已经99岁。

开国元帅和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杨永松病逝)(18)

杨永松

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一个国家从落魄走向复兴的见证人。如今,他们的逝世令我们感到惋惜。但逝世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没有人记住他们曾经来过。

所以,他们的事迹才值得传颂,为的,便是要让后人铭记他们的贡献和故事。谨向逝世的杨永松老将军致以崇高的敬意。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留言自己身边的革命故事,并多多转发点赞支持。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百度百科:杨永松

梅州籍的长征老红军杨永松 - 中国知网

湘江战役:中央红军长征的悲壮史诗--党史频道-人民网

解读长征(11):红军长征先后翻越了哪些雪山?--党史频道-人民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