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话常用口头语(语言老)

天津话常用口头语(语言老)(1)

【老】lǎo ①亲属中排行最末的,如“老儿子、老兄弟、老闺女、老姑、老舅、老姨”等。②形容数量极大。“这场大地震,砸死的人老了去了。”

【老帮子】lǎo bāngzi 对老年人的蔑称,含久经敲打之意。“老先生经多识广,是木鱼儿漂大海——闯荡江湖的老梆(帮)子了!”

【老伯】lǎobāi 最小的叔父。面称、背称均可。

【老不死的】láo bùsǐde ① 对老年人的开玩笑时的昵称。“老不死的,您已然十年没露面啦。”②对老年人的詈称。“这个老不死的,又来挑事儿了。”

【老绷】lǎobeng ①老练,稳重。“别看他二十五六岁,说话办事倍儿老绷。”②显得比实际年龄大。“啊?他才三十多岁,怎么长得这么老绷!”③成熟。“这个葫芦还嫩点儿,等再老绷点儿再摘。”“胳膊上的纱布先别解,等伤口老绷老绷结了痂再解。”

【老癟】lǎobiě 指塌鼻梁或鞋拔子脸,瘪瘪嘴。“一个鹰勾鼻子,一个老癟,老哥俩儿匀匀就好了。”

【老鼻子】lǎo bízi 指数量极大,极多。“天津图书馆的藏书,可老鼻子了!”“为办这档子事儿,那钱花得老鼻子啦!”

【老道】lǎodào 道士、道人。“臭棋老道”的省称。“就这棋艺,送你俩字:老道!”

【老吊】lǎodāo 吊车,即起重机,分为塔吊、龙门吊、吊车等。“码头岸边,大小不一的老吊,一字排开。”也作“老叼”。

【老赶】lǎogǎn ①没见过世面的人。“我不会跳舞,没吃过西餐,也不懂茶道,就是个老赶啊!”②外行。“对计算机,我可是老赶,一窍不通!”③对乡下人的蔑称。“伙计、掌柜的再一看这人怯头怯脑的,像个老赶。”

【老疙瘩】lǎogādɑ 指家中最小的孩子,一般作乳名使用,但孩子成年后一般不再使用,尤其不在面称中或正式场合使用。“刘顺是家里的老疙瘩。”

【老古板儿】lǎo gǔbǎnr 比喻思想陈旧、生活习惯守旧的人。“他思想顽固,是个老古板。”

【老鸹】lǎogua 乌鸦。

【老公母俩】lǎo gōngmulia指老年夫妻。“这老公母俩一辈子没分开过,谁也离不开谁。”

【老喝】lǎohè 天津人将“蜻蜓”称为“老喝”,其种类有:花狸豹、轱辘钱儿、大老青、红辣椒、黑鬼儿、黑老婆儿等。最常见的还是黄老喝。“白天在马路上粘老喝,晚上逮蛐蛐。”

【老虎搭拉】lǎohǔ dɑla 旧时端午节,儿童佩戴的用零碎绸布头缝制的五颜六色、小巧玲珑的系列饰物,包括粽子、柿子、辣子、蒜头、葫芦、簸箕、荷包、小老虎等,用红线联缀,末端为多色布穗子。“端午节孩子们佩戴老虎搭拉,象征着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蜈蚣、蟾蜍)。”

【老虎豆儿】lǎohǔdòur 民间小吃,蚕豆泡发后切口,晾干后用油炸脆。成品切口处豆瓣儿张开,形似虎口,故名。“煮五香果仁儿、炸老虎豆儿是天津人最喜爱的佐酒小菜。”也称“兰花豆儿”。

【老家贼】lǎojiāzéi麻雀。“立冬过了,老家贼见肥,站在当院晾衣服绳上。”也作“家雀儿”。

【老客儿】lǎokèr旧称来市内大商号趸货的外地批发商。“原先估衣街、针市街一带,是南方老客儿聚集的地方。”

【老来俏】lǎoláiqiào 爱打扮的老年妇女。“王大妈参加了老来俏时装队。”

【老妈儿】lǎomār旧时指己婚年长的女佣人,稍年轻的则叫“小老妈儿”。“大宅门用老妈儿就到大吉里老妈店(女佣介绍所)去雇,一來二去的人们就管大吉里叫老妈店了。”

【老帽儿】lǎomàor 指没见过世面而又冒傻气的人。

【老么】lǎomo 副词:很,非常。“礼堂里有老么多的人。”“游行队伍老么长的。”“晚上老么些人都到广场乘凉。”

【老眉喀叱眼】lǎomei kāci yǎn 形容年老而面貌变丑。

【老末】lǎomiē 在最后的。将“末mò”读为miē,属于方言俗读。“我在家里排行老末。”“预赛小组第三,决赛落个老末。”

【老爱】lǎonài 老年人对配偶的称谓。“爱”源于“爱人”,指配偶,解放后流行。“俩孩子都结了婚,我和老爱也都退休了。”

【老蔫儿】lǎoniānr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人。“班组里的活宝故意引逗老蔫儿说话,并想法把这位老兄逗乐了。”

【老娘】lǎoniang 旧称接生婆。“从前没有医院,孕妇临产都请老娘到家里接生。”

【老娘】lǎoniáng 文化层次不高的已婚中老年妇女的自称(含自负意)。“少来这套!老娘见过的多啦!”“好啊!你们告老娘的黑状!”

【老娘儿们儿】lǎo niángrmenr ①指已婚女子。“爷们儿上班去了,几个老娘们儿在院里聊天儿。”②指成年妇女,含贬义。“这里没有你们老娘们儿的事儿,都边儿呆着去!”“咱堂堂正正男子汉,打死了也不办老娘儿们事!”

【老婆舌头】lǎopē sétóu爱说长道短的人,特指妇女。

【老起根儿】lǎo qígēnr先前、最初。“这片地方老起根儿都是苇塘。”也作“老其根儿”。

【老钱儿】lǎoqiánr铜钱。“用俩老钱儿和几根鸡毛就能做毽儿。”

【老钱包儿】lǎo qiánbāor 吝啬鬼。“他不舍得吃不舍得喝,是单位有名的老钱包儿。”

【老少爷们儿】lǎosào yémenr 泛指成年男子。“让他们吃也没有多大肚量,不像本乡本土的老少爷们儿。”

【老收婆子】lǎo sōupózī ①指吃剩饭剩菜的老妇人,多用于自称。“剩下的菜我都吃了吧,咱成了老收婆子了。”②指舍不得扔东西的人。

【老呔儿】lǎotǎir旧时对唐山、滦县一带人的戏称。与称呼江西人为“老表”,称呼山西人为“老西儿”一样,多属玩笑,不含特别的贬损意。后用以指称乡下人。“老呔儿进城,一身条绒。脚蹬洒鞋,腰系麻绳。看场球赛,不知输赢。找不着厕所,旮旯也行。”又作“老唐儿”。

【老太太】lǎo tàitai 曾祖母。

【老太爷】lǎo tàiyé 曾祖父。

【老头儿钻被窝儿】lǎotóur zuān bèiwōr脚下一滑,仰面摔倒的样子。“脚跟一使劲,人又往后仰,险些来个老头钻被窝。”“刚一出门,就让地上的冰滑了个老头儿钻被窝儿。”

【老头儿乐】lǎotóurlè ①指大云儿靴头儿,一种厚棉鞋。“路上的积雪足有八寸厚,脚一踩,老头乐顿时就没了影。”②指很面的老窝瓜或甜瓜。“这种老窝瓜俗称老头乐,熬粥时放上点儿,又甜又面又省牙。”“菜瓜不行,咬不动。老爷子爱吃这种又面又甜的老头乐。”

【老晚儿】lǎowǎnr 长时间。“你怎么才回家?他等你老晚儿的了。”

【老西儿】lǎoxīr 称呼山西人。“跟老西儿学的,您尝尝这刀削面做得怎么样?”

【老喜丧】lǎoxǐsāng 为九十岁以上高寿老人办的丧事。人们认为高寿仙逝,是难得的福气,故应不悲而喜。“‘老喜丧’属于劝慰语,深含哲理,但绝不能因丧亲而喜形于色。”

【老小孩儿】lǎoxiaohair 有些高龄老人性情易怒,晚辈子孙应多加体谅,多加安慰照料。“老太太脾气不好,老小孩儿了,你们别惹她生气!”

【老兴】lǎoxing 面容显得比实际年龄老。“他留胡子显得老兴,其实才四十多岁。”

【老些】lǎoxiē 很多。“腊八粥里撂了老些糖,怎么还不够甜呢?”

【老妖精】lǎoyāojīng 指爱打扮的老妇人。“哈哈!还给我穿红袄戴红花,这不成了老妖精了!”

【老爻】lǎoyáo算卦术语。撒三个铜钱占卜,三个一样的称之变爻,又名老爻,还得再撒一次以确定方向。老爻属于变化不定的爻辞,不足为凭,不为定论。后指无用的,不必多虑的。“说别的都是老爻,每月准发工资才是真格的。”“咱老百姓就是干活吃饭,别的都是老爻。”也作“老谣”。

【老谣】lǎo yáo 指谣言,流言蜚语。“网上流传的事儿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你甭信那些老谣。”“楞说一匹马长出两脑袋,这不是老谣吗?”

【老一垡儿】lǎo yi fár 老一辈或上一个年龄段的。“他投奔了老一垡儿的袍带混混儿苗六爷。”

【老爷们儿】lǎo yémenr 指成年男子。“老爷们儿说话就得一是一二是二,绝不能含糊!”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lǎolao bùténg, jiùjiu búnài ① 指在家中无人关爱。“当下落到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这地步,家里不容,外头挨挤落,真够委屈您的。”②比喻遭冷落,不受待见。“当年在班里,我就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极不起眼的一员。”

转自:今晚印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