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个道台是什么(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存在的时间离现代较近,留下的各种历史资料比较完整且比较好考证,因此我们对清朝的很多人或事多少都知道一些,比如顺治出家,康熙擒鳌拜,九子夺嫡等事件,一直在民间为老百姓们所津津乐道,这些故事更是在近现代被改编成小说广泛传播。

清朝十个道台是什么(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1)

但对于清朝的官阶品秩,我们常人除了知道都督、巡抚、将军这些位高权重的官阶之外,对于其他的几乎便一无所知,尤其是“道台”这个官职,我们可能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但它究竟是几品官阶?有何职权?我们不得而知。本篇文章,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神秘的“道台”。

“道台”从何而来

清朝的“道台”即道员,是介于省、府之间的地方官员,初设置的时候官阶不定,直到乾隆时期,才正式规定道员一律为正四品。“台”是一种尊称,清朝的各部门一把手的称呼基本上都是在职务后加一个“台”字以表尊敬和权威,官方命名中并没有这种说法,但下级部门都约定俗成如此称呼,例如制台、抚台、潘台、臬台、学台等,而且在本职上能加“台”字的都是实权人物,绝对的一把手。

清朝十个道台是什么(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2)

道员主要分为两类,或有专责,或作为布政使、按察使副使。专责道员是负责某道的主管,比如负责粮食储存或监督粮食情况的,就简称为粮道;管理河道或河道工程的,就简称为河道。其他还有海关道、茶马道、驿传道等,都是根据所专门负责的事务来称呼的。专责有时

也由地方同等官员兼任,但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地方官员的助手存在。

清朝十个道台是什么(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3)

分守道、分巡道与专责道员不同,分守道是布政副使,相较于分训道权力较大,可以直接掌管一至多个地方的钱谷,虽然刚开始时往往都是”临时”的,随时随地都可能会被派遣到全国各地,后来随着清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临时性的弊端显露出来,于是临时性就适应需求转变为固定性,后来随着实际的需要,有时候会给分守道加上兵备衔,而职位一旦与兵权挂钩,那就意味着职位的权力从实质上有了跨越性的提升。

清朝十个道台是什么(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4)

分巡道是按察副使,是按察使下副使、佥事演变的结果,初始只设管辖一府,后来有的统辖全省或者分辖三四府之地,与分守道一样,分巡道也由原来的临时性渐渐变为固定性的地方官职。分守道主管地方钱粮,分巡道主管地方刑名,久之二者又加兵备衔,主管也渐趋一致,乾隆、嘉庆时期又准其密折封奏,就是可以绕过上级部门直接给皇帝上奏折奏事!

清朝十个道台是什么(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5)

而同为四品的知府却并不具备这样的权限,因此道员权势日重,实际权力超越于地方长官之上,可以与总督、巡抚相提并论。甚至有人视道台为省级以下,府级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但在官方正式的行政系统中,道台完全不具备地方官府的性质,它只不过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生职务。

清朝十个道台是什么(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6)

位低权重

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为“省、府、县”三级,一省的最高长官是总督和巡抚,总督是正二品,巡抚是从二品,都是中央直接派遣的封疆大吏,权位不可谓不重,但是官阶只有四品的道台却几乎可以与这些封疆大吏平起平坐,历史类电视剧《李卫当官》中有这样一段,主管盐道的道台一声令下,全省的盐业经营者就只能乖乖停业整顿,当时的李卫是浙江巡抚,妥妥的封疆大吏,但他却拿这个道台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磕头道歉。

清朝十个道台是什么(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7)

清朝的时候官府是对食盐完全垄断的,浙江是重要的食盐产区,而食盐又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但整个浙江的食盐不归李卫这个浙江巡抚管,而是归盐道管,更重要的是,道台是有直接密折封奏的权力的,如果李卫一个不小心被盐道奏上一本,那他的仕途估计就完了,因此李卫才对盐道如此恭敬,而且这是当时的常态,并不是特殊现象。

清朝十个道台是什么(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8)

道台这官阶看似不起眼,但在地方上却有着绝对的实权,不仅可以直接参与省级单位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这个官职管理着很多关乎生死的资源,比如盐茶、粮草、漕运等,说白了就是管着财政,而且还是一家独大没有竞争者,手中有钱办起事来自然就心中不慌,道台所管的这些业务都是国家专管的,也因此道台的权力很是稳固,地方很难左右他的权力。

清朝十个道台是什么(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9)

道台手中有钱,又有实权,随着清朝历史的推进,后来的皇帝们更加看重道台的作用,有时候皇帝还会命令道台暗中监察他的上级,并允许其密折封奏,有皇帝在背后撑腰,地方大员哪敢得罪道台。所以道台虽然只有四品官职,但是他的权力完全不低于二品的总督、巡抚,可谓是位低权重。

清朝十个道台是什么(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10)

不可替代的作用

道台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清朝中晚期极其盛行捐官制度,就是官方官府为了筹钱出卖一些官员职位,道台往往是捐官的人最喜欢的官秩,这也是捐官所能达到的天花板官阶,捐官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获取不同的官阶,如果实力非常强劲的,就捐个盐道、粮道,实力

差一点的,就捐个河道,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到后来道台的权力有大有小,人员也越来越良莠不齐,捐官制度中很多人浑水摸鱼,日积月累之下地方管理混乱无序,很多道台只为了捞钱而工作,清王朝的统治也在这样的情况下江河日下,最终覆灭。

清朝十个道台是什么(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11)

结语:道台刚开始作为地方行政上下级部门之间的黏合剂,把各个地方串联在一起,将上级交办的事情妥帖完成,让行政效率得到提高,毕竟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也因此他们得到皇帝的赏识,才使得其自身的工作性质得到从临时性到固定性的转变,道台就像是一张网中的结点,如果没有了这个结点,整张网便会裂开,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官职,弥补了清朝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断档”,是封建王朝管理制度的一种完善,虽然有利有弊,但它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