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

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1)

文:钰迪丨主播:钰迪

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2)

清明

有些书是用来阅读的,有些书就是为了治愈。《漫长的告别》是当之无愧的后者。

人性最本质两个特点是自私和好奇。侦探悬疑小说,可以带着现实中不能满足的自私欲望,获得足够好奇的窥探和心灵失衡的校准。

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3)

美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在一战二战期间,最容易提到的桥墩式作家是菲茨杰拉德、海明威。但活得特立独行又毫不在乎名誉的钱德勒,和他那硬邦邦的理想主义却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他的文字像匕首又像烈酒,每一页小说都有闪电在跳舞。

钱德勒《漫长的告别》,在村上春树心中是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的排名。每遇到困境村上就会翻出来读。而如果在一个天气阴霾又情绪低落的下午,问我还想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估计也会脱口而出,再读一遍《漫长的告别》吧。

并不是我还好奇那些离奇的死亡和痛楚的分离,而是我如此想念书中的每一个人,想念到忘记它只是一本60多年前的小说。

读《漫长的告别》有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它像VR技术一样把你吸进故事中的时代和阶层,你的情绪体验是立体真实、又呼之欲出的。小说中的人不是在书里,而是坐在你对面。好像可以闻到午后烟雾缭绕中那杯螺丝起子的酒香,看到那个半只脚踏进酒吧就足够让人们为之倾倒的美人,听着那个长长的回廊里特里越走越远的脚步声,还能感受到马洛心里每次都死去一点点的那句长长的再见。

他塑造的每个人物,好像都曾经在你的生活中出现过,又好像你根本是和那个雅痞侦探马洛一起,经历了这场人生中最漫长的告别。

“我生性浪漫,所以为了一些算不上理由的理由,做着别人都不理解又冒险的事,当我觉得无趣,抽身而出时,也没有感到特别的惆怅。”这是自说自话的马洛,如果我会画画,那么我一定会把黄昏酒吧刚刚开门,就已经叼着烟卷准备宿醉的马洛,跃然笔端。

马洛,不同于阿加莎笔下波洛那种贵族精神的黑色幽默,也不是日系侦探的细腻冷静。马洛就是一个屌丝,但是屌丝中的极品,他是帅的、有女人无法拒绝的一种魅力,他不修边幅、脾气暴躁,语言精辟深刻也犀利讽刺。他是一个私家侦探,用它的话说,他们干这行就是为“麻烦”而生的,他太清楚这个世界的虚伪与丑陋,太了解那些包裹在话术夹层中的真实意图,但他恰恰是一个太嫌麻烦的人,所以他总是不加修饰和思索的说真话。他没有欲望,所以反倒什么也不怕。

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4)

“人们感到无聊,因为孤独、悔恨或恐惧感到绝望、愤怒、残忍、狂热,哭得浑身发抖。

一个不比其他城市更糟的城市,

一个富裕、繁荣、充满自尊的城市,

一个失望,挫败,充满空虚的城市,

完全取决于你的位置和你的个人成就。

我没有,我不在乎。”

这是马洛对自我和社会关系的精准界定。小说也由此展开两条推进的线索,一个是财富的累积往往伴随快乐的衰减;第二,欲望的清减可以提升对生活的觉知和心灵的丰润。

/ Part 01

太有钱的人,都不太敢再奢求能有一份好心情。不是更好的活着,而是如何才能活着。

太有钱的人,就好像喝过酒的世界,一切的危险和快乐都会被放大很多。

当身价过亿的特里想要彻底戒酒的时候,马洛残忍又精妙地说:“没有酒精的世界是另一个世界,色彩会没那么绚烂,声音没那么嘈杂,你必须习惯才行,还有你以前的熟人可能会有点生疏,大部分人你甚至都喜欢不起来,当然了,他们也不会太喜欢你。”

特里的出现,是马洛准备说再见的漫长的开始。特里是烂醉如泥的,马洛是清醒透彻的,一个住在比弗利顶级别墅,一个在月桂峡谷旁边的普通公寓。虽然开始就没在一个世界的人,却因为无法言明的一种感觉彼此成为了不讨厌,还可以随时约酒的朋友。

特里是马洛的性格补集。他同样帅气,但是他对人极其礼貌,儒雅,虚弱,充满忧伤和无尽的秘密,虽然有很多钱,但在穷光蛋马洛面前,他依然无法体面且自尊的活一次。

他俩的相识是在特里喝醉被人遗弃在豪华跑车边的深夜,马洛把他扛回自己的家。才得知那个扔下他开豪车扬长而去的漂亮女人就是特里的妻子。

后来他们隔三差五喝一种叫螺丝起子的酒。马洛虽然对这个男人有很多好奇,但是也遵守着男人在酒精世界相处的底线和原则,不多问,也不多说。一直让特里的话带球跑,他知道他和亿万富翁哈兰·波特的小女儿西尔维娅结婚了,但是他们的婚姻就像耗费巨资的大制作电影,啥也不缺,只是缺个故事。

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5)

用特里的话:“我们那个圈子,快不快乐并不重要,因为大家钱多的从不需要考虑工作和开支,但是他们总得找点什么事做,他们从未体验过真正的快乐。除了别人的老婆,他们也不特别想要什么东西。”

这个醉汉特里身上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深深吸引着马洛,白发、伤疤、清澈的嗓音或者彬彬有礼的举止?总之认为没有理由的相见,却一次次以合理又戏剧的方式出现了。

故事微妙的发展和开始,却是从马洛和特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告别拉开序幕的。

凌晨五点,特里惶恐失态的拿着一把枪,哆哆嗦嗦站在了睡眼惺忪的马洛家门口。请求马洛送自己乘飞机赶紧离开洛杉矶。他说妻子西尔维娅醉死在了家里的客房,他想趁早上女仆发现尸体之前,赶紧逃离。

马洛虽然从特里语无伦次的描述中,并未完全理出头绪,但是多年私家侦探的直觉让他相信西尔维娅的死,和特里无关。所以他没有报警,甚至都没怎么犹豫,他替特里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急速送他去了机场。

后来马洛为了保特里的性命,被关进警察局,遭受了各种侮辱和严刑。没多久马洛收到特里自杀的讯息,而且还有一封自白书和一张少有人见过的5000美元大钞。特里和马洛解释,为了更多人能好好活着,自杀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6)

马洛不惜一切要为特里洗冤。他因此卷入了层层更深更浓稠的迷雾中。这时候女主角艾琳,光鲜亮丽的一个美梦,走进了他和特里最初相识的酒吧。

艾琳是作家韦德的妻子,一个让男人垂涎不已的尤物。她干净美丽,像一片阳光下行走的多面棱镜,反衬着阶层断面的各种肮脏嘴脸。

她请马洛调查自己酗酒失踪的丈夫。但其实是刻意设下的局,让马洛逐渐走进这个复杂离奇的漩涡中央。艾琳以为,身在其中的马洛,又是特里的朋友,或许就不会也不忍把自己的罪孽看的那么清楚。

但马洛是聪明又犀利的,他虽然也和大多数男人一样对艾琳迷恋至深,但是好看女人身上的危险,让他警觉的保持着适度的暧昧。后来他慢慢理出其中环环相扣的暗线和圈套。

艾琳曾经和特里秘密结婚,而他现在的丈夫韦德,又是特里死去的妻子西尔维娅的众多情人之一。

女人之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很难彻底结束,而且往往两败俱伤。

是艾琳杀死了西尔维娅,并伪造了自己丈夫韦德的自杀。

马洛作为一个离罪恶圆心最近的人,没有迷失,反而更加认清所有奢华背后的勾当。在随便一个衣香鬓影、宾客络绎的晚风里,那些倾泻而出的昂贵整洁的衣衫,大部分都在兜售一颗不快乐的心和不可告人的秘密。

连认真说过再见的特里,其实也根本没死。他只是用这样的方式暗中保全了艾琳,但艾琳最后还是自杀了。

太有钱的人,向来是不快乐的;如此有钱又艳压群芳的女人,连好好活着都是奢侈的。

如果说马洛对艾琳的再见,让他的内心死去了一部分,那么艾琳对世界的告别,反倒是她对特里最纯粹的爱的永生。

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7)

这份爱,让艾琳多年痛苦的死去活来,又最终在杀害情敌和丈夫的过程中,一点点杀死自己。所以艾琳在最后说:

“他理当年纪轻轻死在挪威,成为我献给死神的恋人。他回来成了赌徒的朋友、富家婊子的丈夫、被宠坏的毁掉的男人,过去可能还当过骗子之类。光阴使一切变得卑贱、破败、满是缺陷。生命的悲剧,不在于美丽的事物过早衰亡,而在于它们变得苍老和鄙俗。这种事不会发生我身上。再见 。”

/ Part 02

我说过最艰难的一句再见,是我看得到你,你却再也不在我心里

读这篇小说,总有无数次觉得小说中的语句,像一只只从远方伸出的朋友的手,它捧起那些你自己都曾经遗忘的,或感动或痛苦或酸楚的瞬间,然后把内心遗留的褶皱一点点熨平,把心灵失衡腐锈的天平一次次扶正,把那些挂在脸颊无人接住的泪水一遍遍擦干。

看马洛这样的硬汉对抗权力与权势,去追求真相和正义,对比那些与恶徒同流合污的警察、满手铜臭的巨富、空虚无聊的上层,是另外一种黑暗又凝重的热血感。之前读侦探小说,总是特别想知道结局,但这次只想感受那些血液在血管中来回碰撞的声响。

特里和艾琳的爱情悲剧,却让局外人马洛深陷其中。

这部文学作品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以侦探小说的笔触,平地起棱立面,从一个更高的视野和格局对现实主义精神做了最锋利尖刻的批判。马洛最后对特里的再见,也是对这个早已不可爱不善良的世界的真诚告别。

他批判人类的贪婪、道德的堕落:

“我们这个时代见识了公德和私德的令人震惊的退步。人们的生活遭受品质缺乏的戕害,你不可能期待他们拥有品质。”

他对新闻界的批评:

“财产上亿的人在仆佣、保镖、律师和驯良的经理人才的保护下过着奇特的生活。他们应该也吃饭,睡觉,理发,穿衣服。可是你永远无法确定,你读到或听到的相关消息已经被一群公关人才加工过了,他们拿高薪,替主子创造并维持一种单纯、干净、讲究如消毒针头那样好用的形象不一定要是真的,只要跟大众已知的事实一致就行了,而大众已知的事实屈指可数。”

他描写人的命运无常:

“我性格软弱,没胆识也没雄心。我抓住铜戒指不放手,诧异地发现那不是黄金。我这种人一辈子会有一个光辉时刻,秋千架上完美的一荡。然后余生就全花在尽量不从人行道掉进臭水沟上了。”

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8)

马洛不是福尔摩斯,他没有华生这样的朋友,书中所有的男人都没能成为他的朋友。他不是富翁的朋友,不是警察的朋友,也不是记者和小说家的朋友,在这个“犯罪只是万能美元肮脏的一面的世界里”,他是孤独正义又让人肃然起敬的。

我们内心的某一个部分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被抓挠起来,有种强烈的希望,可以活出他的洒脱与霸气,但是大多数人最终是没有勇气挣脱社会套在你身上的枷锁的。枷锁的周边有功名利禄的诱惑,枷锁的里面还有繁杂亲情的缠绕。我们很难逃离一种既定的命运,就连稀疏认真的反抗本身也成了命运的一部分。

小说塑造的马洛所处的好莱坞黄金时代,会给很多人一种幻觉。你可以很快出人头地并跃居上流,你可以在和金钱享乐的摸爬滚打中,依然独善其身。

但这一切都是幻觉,一旦你尝到了富有和权势的甜头,你就很难再忘记那种感觉。就算你时时刻刻要担心自己在人行道飞驰会突然跌落阴沟,也好过天天在马路上按部就班的散步,焦灼不安地企望自己可以从此与众不同。

马洛是一个卑微又热血的硬汉,一个道德上的理想主义者;特里是一个富有又博爱的公子,一个道德上的失败主义者。马洛是一个充满乐观情绪的悲观主义者,而特里是一个悲观色彩至上的乐观主义者。

马洛相信他不曾杀人,因为他的“好风范,好品格”,但是他也终于认清了这个曾经的朋友:“你有些方面很好,但也有些地方不对劲。你有你的标准,你按这些标准生活,但它们都是个人标准,无关任何形式的伦理和顾虑。你天性不坏,但你无论和匪徒黑道还是和正人君子待在一起都同样开心,只要黑道的英语足够流利、餐桌礼仪算是过得去就行。也许是战争把你变成了这样,但也可能你生来如此。”

在金钱世界里,很少有人能逃脱物质诱惑。但钱德勒居然越写越干净,与一切,说告别。让“批判性”越来越尖锐,越来越强烈。

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9)

读这个1953年的小说,像是看一部老电影,一遍遍重温的可能不是情节,只是那些年在情节上鼓出的花苞,虽然有点旧,但依然带着香。

那些你拼命想证明给别人看的功成名就,有多少是你内心真正渴望和想要的呢?

“你深深打动过我,用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和这儿那儿的安静酒吧里安安静静喝几杯酒。感情还在的时候真是不错。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我已经和你说过再见了,那时候说再见还有意义。那时候说的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

这是马洛听着回廊里远去的特里的脚步,在内心最后一次和他们的回忆告别。

每次看到这个结局,我内心总会涌出一地的温情和忧伤。我却总是一遍遍忘记这个故事是如何开始的。

清明将近,我们已经走到春天的里面了,这是一个不想说再见又不得不说再见的季节。

【本期话题】你最看重的人的品质有哪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作者及主播简介

钰迪:国家级资深电视主持人,一级播音员,高级工程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本科,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研究生。曾在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连载24节气文章。

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10)

音频制作:上官文露声音工作室—昊泽

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11)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阅读是我们离美最近的时刻

本期插图

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村上春树必读十大经典(村上春树读了12遍的经典神作)(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