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

云南省普洱市妇联积极开展“转作风、大调研、大走访、察妇情、办实事”活动,探索推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 维权”四级网格化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模式,推进妇联改革破难,各级妇联纷纷将服务重心、力量向基层下移、向社会治理末梢延伸,拓展了服务功能,有效推动了妇女工作的创新发展,通过网格组织覆盖妇联工作更具向心力,妇女儿童和广大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取得新实效。

科学建“网”,打造妇联维权新平台

为夯实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工作基础,压实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责任,市妇联制定印发了《普洱市妇联“网格化 维权”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实施方案》,统筹建立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四级维权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市妇联网格员包县(区),县(区)妇联网格员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妇联网格员包村(社区),村(社区)妇联网格员包组、包户、包人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将全市留守、残疾、贫困、流动等困境妇女儿童及失独、单亲、矛盾多等重点家庭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目前,全市设立一级网格责任区10个,二级网格责任区103个,三级网格责任区1069个,四级网格责任区15099个,共安排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员14600余人,形成了片区包保到人、责任压实到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格员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构建了全覆盖的网格化、单元化维权服务体系。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1)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2)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3)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4)

制度管“网”,探索妇联维权新机制

市妇联制定了《普洱市妇联系统“网格化 维权”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责任清单》,分别明确了四级网格员工作责任清单,明确了开展工作督促指导、法律法规宣传培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帮助重点人群及重点家庭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等工作的量化指标。制定了《普洱市妇联“转作风 大调研 大走访 察妇情 办实事”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妇联全面深入走访妇女群众和家庭,了解掌握妇女状况与需求,推动解决妇女群众和基层妇联工作中的问题,进一步密切机关妇联干部与妇女群众的联系;真心实意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切实从源头推动解决妇女儿童“急难愁盼”问题。与市检察院联合制定了《关于建立共同推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并签订协议书,建立了妇联组织与检察机关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对口联系、人员交流、培训研讨、联席会议、线索移送反馈、保护救助、办案协作、源头预防、工作督查”9项公益诉讼配合协作机制,为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加上了一把“安全锁”。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5)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6)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7)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8)

服务进“网”,激发妇联维权新活力

全市各级妇联以《“十四五”时期普洱市深化妇联系统改革实施方案》为总牵引,结合当前开展的“转作风、大调研、大走访、察妇情、办实事”活动,以“大走访”为着力点,以“办实事”为落脚点,按照网格化责任区划分,广泛深入到网格责任区开展“三访四察五送”活动,深入走访妇女儿童、走访家庭、走访企业,对辖区内留守儿童、孤儿、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和独居留守老年妇女等群体进行拉网式全覆盖走访排查,排查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了解企业特别是女性领办企业经营状况和用工需求;察妇女儿童受教育及妇女就业创业情况、察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察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情况、察妇联实事项目推进落实情况,形成了上下同心、上下同力,一竿子插到底,实打实走基层,面对面听民生,真诚察妇情、听民意的良好氛围,推进了妇联实事项目落到基层、落到实处。目前,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共走访家庭18.26万户,走访留守妇女儿童5800余人次,流动妇女儿童2000余人次,孤儿226人次,精神障碍者1700余人次,残疾人1.9万余人次,独居、流动、留守老年妇女700余人次,单亲、失亲、矛盾多等重点家庭2500余户,走访企业100余家,并逐级建立了重点人群及重点家庭台账资料。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9)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10)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11)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12)

关爱联“网”,凝聚妇联维权新力量

全市各级妇联着眼妇女儿童和家庭现实需求,按照网格化责任区划分,积极开展“五送”活动。一是充分利用春节、“三八”妇女节等节日,联合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等部门,深入村组、学校、企业、家庭开展送法律活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向妇女群众宣传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引导妇女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提高基层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妇联系统共开展送法律活动200余场次,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2000余人次;二是积极联合教体、民政、人社等部门深入村组、学校、企业、家庭开展送政策活动,为妇女群众解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等各级党委政府涉及民生项目、产业发展、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等政策性通知、条例、意见、方案,推动妇女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应用,通过巾帼宣讲团、志愿服务队等宣传宣讲开展送政策活动1000余场次,覆盖5.7万余人,为3000余名妇女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三是积极联合工会、共青团、民政等部门开展送关爱活动,创新实施“春蕾计划母亲健康快车爱心包”等妇女儿童公益慈善品牌项目,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及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关爱救助帮扶,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妇女、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通过春节、“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开展看望慰问等送关爱活动200余场次,为特殊妇女儿童群体提供关爱救助等服务3000余人次;四是积极联合农科、人社等部门围绕城乡妇女在新领域、新业态的发展意愿,组织开展家政服务、餐饮烹任、电子商务等精准培训服务,提升妇女综合素质和水平,开展送技能活动10余场次,为200余名妇女提供创业就业咨询等服务;五是积极联合卫健等部门开展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疫情防控等健康知识宣传,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同时,积极争取拓宽农村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覆盖面,加强妇女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理念和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母婴安全“月亮”宣讲队等宣传宣讲开展送健康活动1400余场次,覆盖9万余人,为5000余名妇女儿童提供健康知识咨询等服务。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13)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14)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15)

立法保障流动儿童(云南省普洱市网格化)(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