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为什么在湖南投江而死(屈原为何要投汨罗江自杀)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人们不由得又想起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来。

屈原为什么在湖南投江而死(屈原为何要投汨罗江自杀)(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一这些都是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屈原留下的光辉诗句。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忠君爱国,忧国忧民,一生都在与邪恶势力做不屈不挠的斗争。然而,当时楚王信任奸佞小人,屈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迫害。最后,楚都被攻破,屈原自沉汨罗江,谱写了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可歌可泣的诗篇。历史上一向认为屈原是殉国,然而关于其死因,后世除了这一看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看法,所以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原因也就成了一个让世人争论不休的谜。

屈原为什么在湖南投江而死(屈原为何要投汨罗江自杀)(2)

清代的王夫之认为屈原自沉是为殉国。屈原哀叹自己的国都被攻破,国家被灭亡,人民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昏庸腐朽的顷襄王又不能抵御强秦。眼看着自己的国家即将被灭掉,屈原无比的痛苦,于是便自己投进了汨罗江以殉国难。现代人郭沫若也坚持并发展了这种说法他说,“屈原活到了六十多岁,他的流窜生活已经过了好久,然而他终究是自杀了。自杀的动机,单纯用失意来说明,是无法说通的。屈原是一位理性很强的人,而又热爱祖国,从这些推断说明,他的自杀应该有更严肃的动机。顷襄王二十一年的国难,是很严重的。那时,不仅郢都灭了,还失掉了洞庭、王渚、扛南。顷襄王君臣朝东北避难,在陈城勉强地维持了下来。故在当年,楚国几乎遭到了灭亡。朝南方逃的屈原,接连受到迫害。一定是看到了国家的破碎已无可挽救,故才终于自杀了。

而姜亮夫等人则认为屈原之所以自杀是为了自己光明磊落的道德理想。诗人在自己的绝命词《怀沙》中庄严地说:“世界混沌没有人了解我,人心不能说啊。知道死亡是不能躲避的,因此希望不要吝惜它。明白地告诉君子,我将成为他们这一类人"正是在这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黑暗世界中,屈原才愤而投江,捍卫自己的高洁。不仅仅如此,坚持屈原自杀为“洁身"的人还强调,尽管屈原不是因为白起攻破楚郢都而“殉国难",但他是激愤于昏君佞臣的不识忠良、祸国殃民才愤而投江的。这样的死,不是怯懦,也不是想要逃脱责任,而是以死来表明自己对邪恶势力的抗议。虽然他的死同样是出于对楚国前途和命运的担忧,但从最实质的意义上讲,他是为了自己的道德理想而死。

屈原为什么在湖南投江而死(屈原为何要投汨罗江自杀)(3)

第三种说法是认为屈原在奸佞横行的楚国受到严重的迫害,不断被流放,但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从来不曾泯灭。他没有办法使楚王觉悟,只好投水而死,希望以自己的死来唤起楚王的觉悟。这就是有些人的“尸谏"的看法。

屈原为什么在湖南投江而死(屈原为何要投汨罗江自杀)(4)

当时楚怀王已死掉,顷襄王继位后变本加厉。屈原一直主张联合齐国抵抗秦国。但是这个时候的顷襄王早己忘记国土沦丧、父亲被骗客死异国的国耻家仇、反而与齐国断交,认秦国为好友;内部则骄奢淫逸,任凭奸佞弄权就这样,全国上下内无良臣守备,百姓离心,外有虎狼之秦国,楚国已经面临着亡国的大祸。满怀救国济民之志的诗人受谗言而遭受罢黜和放逐,欲报国而无门。顷襄王最后一次放逐屈原时,屈原感到自己的报国之梦已经完全绝灭。诗人身心交瘁,他怒斥了楚王的昏聩,并写下了“不毕辞以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的诗句。决心以死谏来震醒无能的昏君。

屈原为什么在湖南投江而死(屈原为何要投汨罗江自杀)(5)

还有一种说法是,屈原投江是心理倾向及政治人格等方面的因素,他的投江自杀是一种“殉道”的行为,也就是对理想的坚持。

屈原为什么在湖南投江而死(屈原为何要投汨罗江自杀)(6)

伟大的诗人投江自尽了,留给后世的是无尽的叹息。今天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纪念这位具有伟大情操的人物,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屈原投江的原因,无论屈原投江之谜何时能够揭开,这位高尚诗人永远都是不朽的,亦将继续鼓舞更多的后人。

屈原为什么在湖南投江而死(屈原为何要投汨罗江自杀)(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