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子孙后代为何历八代而不衰(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

同治三年(1864)六月,曾国藩带着湘军攻下天京后,抓捕想要趁乱逃走的忠王李秀成。

作为太平天国的忠王,他在被捕后,不仅没有视死如归,反而卑躬屈膝,写出一份有关太平天国的供词。

李秀成被杀后,曾国藩将修改过的供词复制多份呈交,原件则秘而不宣。

直到1963年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才惊诧史学界,那么李秀成在供词中都说了啥?

曾国藩子孙后代为何历八代而不衰(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1)

被捕

1864年7月23日清晨,曾国荃正在睡梦中,突然他听到手底下的人嚷嚷:“抓到李秀成了!”

睡意朦胧的他来不及换衣服,便急匆匆赶来。

太平天国运动一直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多次派兵“围剿”,如今终于抓到一个重要人物,难怪曾国荃会如此着急。

为了防止李秀成挣扎,四个体格健硕的人束缚他的身体,让他跪在大堂中间。

曾国荃换好衣服后,端坐在大堂上,大喝一声:“李秀成,从实招来!”

李秀成面对审判,没有一丝惊慌,也不置可否。

曾国荃摆出如此威严的阵仗,却没有任何回应,他觉得自己的面子都丢光了。

曾国藩子孙后代为何历八代而不衰(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2)

怒气冲冲的他拿起尖锐物品对李秀成狠狠扎了下去,没过一会,李秀成的身上多出许多伤口,血流不止。

李秀成挺起身体,大声说:“曾国荃,你我只是立场不同,又非仇敌,为何要对我下此狠手?”

曾国荃的军师赵烈文担心他盛怒下会当场杀死李秀成,不好对朝廷交代。

他附着在曾国荃耳朵旁边悄悄说道:“将军,李秀成是大人物,不能随意处置。”

听完这话,曾国荃不仅没有消气,还更加生气:“这种贼人,留下来有何用处?难道还要送到北京吗?”

他下令让心腹对李秀成动用酷刑,看着他痛苦不堪的表情,曾国荃才心满意足。

看两人水火不容的样子,赵烈文也无可奈何。

书写供词

五天后,曾国藩来到南京。

曾国藩子孙后代为何历八代而不衰(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3)

他当晚对李秀成进行审讯,和曾国荃不同,他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容。

当看到身陷囹圄的李秀成,他感慨一声,然后用同情的语气说:“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秀成吗?我敬重你是一个英雄好汉,只是可惜造化弄人!”

李秀成没想到在敌方阵营还能遇到一位懂他的人,心中那股倔强的气势也消去一大半。

曾国藩为了拉近两人的关系,让人解除对李秀成的禁锢,还给他更换环境好一点的牢房,找医生为他治病。

被感化的李秀成决定写一份投降的供词。

这份供词他很用心,也很认真,在措辞上他斟酌再三,呕心沥血写了十天,才最终完成六万字的供词。

他以为被俘虏后,会受到侮辱、刑罚,还会落到尸骨无存的下场,但他没想到曾国藩会如此和善。

曾国藩子孙后代为何历八代而不衰(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4)

正是这种礼遇和理解,让他愿意投降。

在这份供词中,字里行间都在歌颂曾氏兄弟,说他们有一颗救助世人的心,让人敬佩。

在提到曾国藩的湘军时,他也阿谀奉承,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非凡,战斗能力强。

但是他又不想贬低自己和太平天国,在供词里为了凸显他天资聪颖,又不断诋毁除湘军外的军队。

他以为这样做能换来一线生机,没想到对手是清朝最有政治阅历、最擅长人性、又经历不凡的曾国藩。

曾国藩稍微一思考,便能察觉到李秀成的别有用心,最终决定李秀成的生死。

可怜李秀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一番阿谀奉承会换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他竟然会愚蠢到劝曾国藩另立山头,做皇帝。

曾国藩子孙后代为何历八代而不衰(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5)

皇帝忌惮曾国藩和湘军已久,一直在寻找时机削弱,李秀成的这份供词等同于给皇帝递上一把杀人的刀。

曾国藩很看重这份供词,只要李秀成那边一完成,他便会立刻修改。

原本六万字的供词被他删改得只剩下两万多字,被删改的大多是劝他做皇帝,夸赞湘军,诋毁满洲八旗和清朝其余军队的话。

一开始,曾国藩决定把李秀成送到皇帝手中,由他来决定李秀成的生死。

当看完供词后,他临时改变主意,决定尽快处死。

8月7日清晨,曾国藩让人处死了李秀成,还把他的头颅装在一个小木笼中,沿街示众。

原稿则被交给他的长子曾纪泽,一直秘密收藏在藏书楼中,与世隔绝。

曾国藩子孙后代为何历八代而不衰(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6)

直到1963年,曾国藩后人曾约农把这份手稿刊印成书后,原稿才重见天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