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诗二十首(杨万里夜宿山寺写下一首诗)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现存诗作四千二百首,有“一代诗宗”的美誉其诗以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而著称但是一些诗作,仍然需要细读,才能看出其背后的深意譬如,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宿灵鹫禅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杨万里诗二十首?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杨万里诗二十首(杨万里夜宿山寺写下一首诗)

杨万里诗二十首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现存诗作四千二百首,有“一代诗宗”的美誉。其诗以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而著称。但是一些诗作,仍然需要细读,才能看出其背后的深意。譬如,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宿灵鹫禅寺》。

《宿灵鹫禅寺》是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是杨万里于淳熙六年(1179年),自常州西归故乡吉水途中,投宿于永丰灵鹫禅寺时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便是借事寓意,以物比人。看似描写夜宿山寺时,所听到的山泉,实际上是借此讽刺了当朝的一些官员,可谓入木三分。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杨万里的这首《宿灵鹫禅寺》: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首句“初疑夜雨忽朝晴”,意思是说,杨万里夜宿山寺时,听到屋外有水声,一开始以为是夜里下雨,但到了次日早晨起来,却发现夜里根本没有下雨。这里的“疑”字,用得极其巧妙,它不仅暗示了杨万里对“夜雨”的判断是出于猜测,还为下文解释缘由埋下了伏笔。同时“夜雨”和“朝晴”,句内对仗也极其工整。

次句“乃是山泉终夜鸣”,则是杨万里解释了自己之所以产生“夜雨”判断的缘由。即原来夜里听到的声音,是急湍而下的山泉发出的声音,它终夜响个不停,恰似雨声。结合这两句诗来看,可能是杨万里夜宿山寺,在睡意朦胧中产生了这种判断。而这种判断,它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第三句“流到前溪无半语”,意思是说,杨万里顺着山泉下山,发现它流入山下溪水后,便没有了在山里那种因曲折而产生的潺潺作响声。至于为何流入溪水后,就变得静寂无声,自然是因为溪水宽阔且深。从这句诗,其实已然能够得知,所处环境的变化,同一种事物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最后一句“在山做得许多声”,即山泉在山里所产生的那些声音。然而这句诗却是这首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讽刺了那些做官前指点江山、高谈阔论的人,一旦进了朝堂,掌握了权力,便尸位素餐、了无建树了。把自己的抱负和当初的忧国忧民也都抛于脑后了。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其诗意便与杨万里这首诗相近。所以“在山”、“出山”也就比喻在野、在朝了。无疑杨万里这首诗,初看平平淡淡,细读却令人叫绝。它所讽刺的那些见风使舵、没有官德的人,可以说是遍布了整个封建社会,具有历史的普遍性意义。

综观杨万里的这首诗,虽然它并不出名,但是其深意,却是值得发人深省的。并且杨万里能够从大自然普通的山泉中,剖析到具有哲理性的意蕴,这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