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王者现状(榕树下现在的青铜)

榕树下,这个最早的原创文学网站,现在已经很不起眼。

我知道有这么家文学网站时,它还是数字文学里头的王者,可惜啊,步入新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后的今天,算是彻底沦落为一枚小青铜。

我努力的回想了下,在我的记忆里似乎也就在零几年那会,网上不时的还会有人点下榕树下的名,至于现在嘛,你可还记得它吗?

就拿新一代的网络小说读者来说,还有几个听说过这个网站呢?二十个读者里头怕是找不出一个来。

百年前的王者现状(榕树下现在的青铜)(1)

榕树下主页

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推荐大家伙去榕树下看小说,男的在这个网站也找不到小说看,清一色的女频文,又哪能看的进去。

主要还是我这人比较无聊,在了解了一些关于网络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些事后,个人觉得有些地方比较有意思,就想在这里写下来,当梳理下知识储备。

同时呢,也还有个小目的吧,分享给大家伙一起看看,算一同了解下网络小说史上的一些过往。

这里呢,我主要也只是讲讲榕树下这家网络小说平台,在那个时候它是怎么从无到有,再到崛起的。

百年前的王者现状(榕树下现在的青铜)(2)

那是在1997年的年底,差几天时间就是元旦节。在这一天,有一个名叫朱威廉的美籍华人在上海创建了一个名为榕树下的个人网站,这便是榕树下华语原创小说网的前身。

为什么得说是前身呢,因为那时候网站还是以个人主页的形式运作的,而不是以一家公司的形式在运作。这点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有点相似。

到两年后,朱威廉发现文学网站似乎也大有可为,他这才注册了一家以榕树下为名的公司。

得这时候起,榕树下才算得上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或说专业性比较强的文学网站了。

从这网站建立的时间点可看出,朱威廉是在把文学艺术从纸面搬网上,并去有目的的创立专业性的文学网站,他算是最早的那一批创业者。

百年前的王者现状(榕树下现在的青铜)(3)

作为第一个敢于吃螃蟹者,只要是没有被毒死,那么接下的路自然就比后来者占有先发优势。

这点很重要,人们往往会很容易的去想起第一个是谁,但对第二个入行者未必还会去细心留意。这就和你还能记得小学班长是谁,却抓破脑袋也想不起谁是语文课代表一样。

当然了,创业的成功与否,除时机需要把握好以外,创始的个人能力也占据一个很重要的比重。

过去,人们在榕树下这个文学网站的崛起与没落的讨论时,也很少有去涉及到创始人的话题。所以,在这里我多讲几句榕树下创始人的事。

翻看了一些有关榕树下创始人朱威廉的一些资料,你会发现,在那个时期竟然会有一个美国人会只身来跑到中国发展,这是一件很令人意外的事情。

尤其是他从事的还是有关互联网这一个新生行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互联网其实都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美国。不过现在是两个中心,我们中国和美国,

从这点看出,朱威廉这个人很有闯劲,是骨子里很有冒险精神的家伙。

而他的从业经历来看,同时也还是一个很有头脑的创业者。

百年前的王者现状(榕树下现在的青铜)(4)

一个有闯劲,也有头脑,同时还有点创业精神的家伙,能够搞出榕树下这么一家小说网站,并很快发展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一家文学网站,似乎也就不再那么让人难以理解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身为美国人,又在美国长大的朱威廉,他深谙美国资本操作的那一套。

榕树下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要想受到资本的青睐,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是得会宣传,最有效的宣传是什么,是得有故事可讲。

2000年,榕树下小说网站上连载了一本名叫《生命的留言》的小说,一时间被人们所热议。

这本小说为什么能火起来,是因为小说引起读者们对生命的思考吗?我认为不全是这个原因。

在当你知道这本小说的背后是一个癌症患者所写后,你对这部小说的印象肯定变得不同,你对小说的理解也会立马就变得不一样。

这本小说还是一本小说吗,不,它更多的是人对生命的一种文艺解读。

而这,便是榕树下的创始人,朱威廉为他的文学网站找的故事之一。

百年前的王者现状(榕树下现在的青铜)(5)

这里,我不去讨论拿这种事做宣传是否道德,操作的好,常人也很难感觉得到这里头有商业的痕迹。

事实上,那个时期,也不会有人会去讨论一个美籍华人是否道德。

从这件事后的结果可以看出,被无数媒体报道出来以后,榕树下这个小说网站从此出名了。

在那时候,绝大多数的年轻文学爱好者想写小说,会首选榕树下这个平台,这有点像今天无数网络小说写手会首先考虑去起点一样。

像韩寒、郭敬明和安妮宝贝等一些比较知名作者,榕树下都有过他们的名字。

而在那些投资者眼里,这个小说网站从此有了更多的卖点,这个网站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价值在提升。

要一切发展顺利,并照朱威廉给榕树下设定的发展路线走,用不了多久这家小说平台也就可以上市了。

而国内第一家文学上市公司的记录也因此就要提前最少十年。

百年前的王者现状(榕树下现在的青铜)(6)

只可惜,意外总会出现在预想之外,也可以说是朱威廉这个创始人时运不济吧。就在2001年的这时间点,整个互联网泡沫被无可避免的挤破了,无数互联网创业者一夜间回到解放前。

已经上市的互联公司市值大减,还没有上市的,例如榕树下这样的新创公司,上市道路更是遥遥无期。

不仅上市看不到希望,在投资者眼里,互联网公司也不再那么吸引人,甚至有些投资者开始对这个新生行业避而远之。

这也就是为什么,到2002年后,榕树下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文学平台会易主。是朱威廉最后以一千万美元价格将网站卖掉的原因。

百年前的王者现状(榕树下现在的青铜)(7)

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

说到底,朱威廉这个人虽然是榕树下的创始人,但其本人其实并不看好网络文学的发展。

理由是他是美国人,连作为当时互联网行业中心的美国,可还没有一个成功的文学网站诞生。

他之所以会去建立这么个文学网站,不过是看到了互联网行业在不断的在制造创富神话,其目的也只是希望榕树下能够借助互联网行业的那股创业风潮顺利上市,然后捞一笔走人。

这一点也可以从他在看到整个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干净的卖掉了榕树下的所有股份这看出。

且他在卖掉网站后,也没有继续在网文这个圈子里混,而是去做了职业经理人,然后在别的领域继续创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