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进入凤岗(碧桂园入场联手接管)

碧桂园进入凤岗(碧桂园入场联手接管)(1)

北京老牌高端商场赛特购物中心,未来改造方案出炉。9月5日,赛特集团和碧桂园文商旅集团正式签订“北京赛特·碧乐城”项目的合作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北京赛特碧乐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将对赛特购物中心后续改造及运营进行全盘管理。根据现场介绍,未来的“北京赛特·碧乐城”将以高端定位,引入多家北京乃至全国首家店,结合艺术、体验等多业态,打造多元化的购物中心。

“赛特·碧乐城”落成

公开未来改造方向,赛特依旧维持高端定位。根据发布会现场介绍,北京赛特购物中心将于明年上半年开始改造,明年下半年完成改造。改造后的赛特购物中心将更名为“赛特·碧乐城”,该项目定位为高端购物中心,将打破原有的百货模式,重新整合现有业态,引入全新品牌,并融入一些体验、艺术类业态,涵盖国际时尚、美容护肤、潮玩数码、特色美食、精品商超、品质配套等。

新项目将由赛特集团与碧桂园文商旅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北京赛特碧乐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对新项目后续改造及运营进行全盘管理。

碧桂园进入凤岗(碧桂园入场联手接管)(2)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赛特·碧乐城”将强调艺术性,并打造为地标建筑。具体动作来看,会在改造过程中把艺术融入空间设计,注重购物场景的打造。在现有的空间内,打造特色主题文化体验项目,例如,不定期举办潮流艺术展览、时尚新品发布等互动活动,同时,还将融入科技,声光电的应用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希望再一次打造成为长安街商业名片地标项目。

据了解,“赛特·碧乐城”改造落成,将是碧桂园文商旅高端商业产品线“碧乐城”的一次重要亮相。未来两三年内,“碧乐城”也将会在广州、杭州等国内一二线城市陆续呈现。

碧桂园进入凤岗(碧桂园入场联手接管)(3)

传统百货压力大

同时,北京商报记者走访赛特购物中心看到,虽然赛特依旧正常营业,但每个楼层的消费者都屈指可数。一层中庭位置多处摆放货架,形同大卖场模式;男、女装服饰均以国内品牌为主,虽然面临闭店改造压力,但各个商家的优惠活动并不多。同时,位于商场负一层的超市区域和星巴克相比楼上区域稍多点人气,但依旧有一种营业员比顾客还多的既视感。

碧桂园进入凤岗(碧桂园入场联手接管)(4)

此外,赛特购物中心的外立面也已经老旧,早已看不出昔日的高端定位。记者在走访过程中碰见了一位张姓的消费者,“听说赛特要闭店了,其实内心还有点复杂,这里毕竟承载了多少人当年的梦想。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商业竞争压力确实很大,希望通过改造后的赛特可以重新焕发当年的光彩”,张先生表示。

碧桂园进入凤岗(碧桂园入场联手接管)(5)

北商研究院特约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赛特购物中心装修和品牌上逐渐老化,这是所有传统百货店都存在的问题,随着商场的没落,随之而来的就是品牌商和消费者的逐渐远离,尤其是长安街沿线的这些传统百货。近年来,赛特的体验性消费缺失,加之缺少适合年轻人的时尚品牌,所以导致吸客能力下降。

碧桂园进入凤岗(碧桂园入场联手接管)(6)

碧桂园进入凤岗(碧桂园入场联手接管)(7)

赛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邦表示,赛特购物中心于1992年12月正式营业,历经27年的变化,赛特购物中心从经营模式、建筑结构及硬件设备等各方面都已呈现陈旧老化的状态,加之市场结构的变化,线上线下的消费竞争日益激烈,从而导致赛特购物中心近些年一直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不能让“赛特”两个字就这样被市场遗忘,集团内部开始优化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企业组织架构,完成人才的疏解,先后在2017年底完成了对赛特饭店的大规模升级改造,打响了赛特复苏的第一枪,随后在2019年6月30日随着租赁期限的截止,赛特集团正式结束了与原承租方的租赁合作,收回了自己的主动权。

碧桂园进入凤岗(碧桂园入场联手接管)(8)

引进品牌是双方门槛

商业定位顺应发展规律,但想要完全实现难度也较大。“赛特新定位相对符合该区域的商业发展,但实施的难度较大,这也取决于运营团队的能力“,赖阳表示,如项目方想要引入多家首家店,发展首店经济,整体方向虽然正确,但真正能否引入还需要等整体项目亮相才可得知,毕竟引入品牌和品牌进驻是一个双向选择,都需要符合彼此的门槛。此外,赖阳表示,该区域虽然不是大型商业区,但地理位置优越,附近有大量的写字楼商务区,高品质的消费需求还是比较强。

汉博商业研究院表示,目前商业项目其实就两种,一种就是大型商业,另一种为小型配套商业,只有这两种才能活下去。赛特购物中心的位置是具有绝对的先天优势,所以文旅、艺术方向更适合此项目。同时,该项目还应该打造目的性业态多一点,零售类业态相对少一些,改造过程中还需要体现项目的城市级意义,引进一些城市级的业态品牌。例如位于赛特购物中心对面的贵友百货,将会从老旧百合改造变为共享办公,实现该区域的商务属性。

此外,汉博商业研究院表示,近期以来,北京注重发展夜经济、首店经济,作为长安街沿线的地标项目,需要让引入的品牌体验出首都文化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晓然 刘卓澜/文并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