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敬畏之心(常存敬畏之心)

作者:王杰为人要常存敬畏之心敬畏源自内心,是对某种事物存敬重和畏惧之心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敬畏之心始终没有停止过孔子讲君子要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可以不信,但要敬畏它;对道德高尚的人,你要敬畏他;圣人之言,代表的是一种人生哲理和人生智慧,你要敬畏它,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最重要的敬畏之心?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最重要的敬畏之心(常存敬畏之心)

最重要的敬畏之心

作者:王杰

为人要常存敬畏之心。敬畏源自内心,是对某种事物存敬重和畏惧之心。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敬畏之心始终没有停止过。孔子讲君子要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可以不信,但要敬畏它;对道德高尚的人,你要敬畏他;圣人之言,代表的是一种人生哲理和人生智慧,你要敬畏它。

十六国时期,征东大将军石勒攻下了幽州州城蓟县之后,不仅处死了一心想做皇帝的王浚,还将一万降兵全部屠杀。一时间,蓟县人心惶惶,许多王浚的手下纷纷跑到石勒的营门前请罪,向其敬献的财宝更是数不胜数。而在这期间,只有一个人不为所动,那就是尚书裴宪。石勒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派人将裴宪召来,问他:“王浚在幽州暴虐无道,人神共愤。我杀了他,是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那些官员不是来为我庆祝,就是向我请罪,请求原谅,而只有你始终不肯前来,是因为什么呀,难道你和王浚同流合污?”

裴宪听完之后神色坦然:“您来到蓟县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肆屠戮,既然您不想以仁义教化天下,而一定要选择以酷刑来治理幽州。那么,被你杀死也就是我的本分了,为什么还要请求原谅呢?”说完,裴宪连参拜的礼节都没有,就转身向外走去。

后来,石勒下令清查王浚及其部下的家产,发现他们每个人家中都有一笔不义之财,唯独裴宪家中只有近百本书和一些食盐、谷米。从那以后,石勒对裴宪十分敬畏,对他提出的意见也是认真考虑,开始以仁义治国。而在裴宪等人的帮助下,石勒成为后赵的开国皇帝,开创了当时北方最为强大的国家。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从小便能受到敬畏的教育,那么他长大后,当官的话也会成为一个好的官员,为商的话也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普通人的话也能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法纪,还要做到畏权、畏财色。“畏权”,就是要慎用权力,敬畏法规制度,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权力一旦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畏财色”,就是要远离诱惑、远离不义之财,要清正廉洁,不要利令智昏,欲壑难填,有多少人就是倒在了财色的脚下。

所以,官员一定要过好“权力关”,要在权力面前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平常心;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要让权力运行阳光透明,充满公平与正义。(王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