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粥最好卖的是哪几种(同福碗粥一年卖出5个亿)

作者 | 悠悠

来源 | 创业投资家

「正文」

创业向来不易,每个成功的品牌、企业背后都凝聚了创始人无尽的汗水与泪水。

但好在最后,他们都取得了成功,而这其中大器晚成的企业家尤为不易,突破年龄的束缚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他们是普通人“逆袭”的范本,被文人墨客吹捧着,也被叱咤风云的大佬们眼红着。

这些创业史不长,年龄却又较大的企业家,身上都不外乎这三个共同点,即:看得准方向,挥洒得起汗水还有稳如泰山般的毅力。

而今天这位主角,正是符合这三种特征,又对得起“大器晚成”这个词儿的大人物,他就是同福碗粥创始人——刘山国。

营养粥最好卖的是哪几种(同福碗粥一年卖出5个亿)(1)

▲图源:网络

01:退伍后下海,拿准方向往前看
  • 1980年,在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率先发起农村土地改革,农民收入大幅提升;
  • 在四川宁江机床厂,人均工资已达80多元,在当地一枝独秀;
  • 而在缺失地理优势的温州,成立了工商所,开始号召小商贩领取营业执照,率先吹响民营经济号角;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全国各地在这一年里,因地适宜地展开了形式多样的经商模式。

而此时,恰逢24岁的刘山国退伍走进社会。

年富力强的他,嗅到了商机,毅然选择跟上时代风潮,向个体户大军涌进。

是年,刘山国凑齐500元,本着“靠义取利,以利报义”的理念自主创业,在河北省石家庄的“天桥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开始摆地摊卖小百货。

改革开放初期,消费品市场供应普遍严重短缺,而交通便捷、客流集中的“天桥市场”却能提供不少快消品,来往的买家络绎不绝。

每个摊位都是红红火火的,小市场摇身一变,成为了能与义乌相提并论的“南三条市场”。刘山国也靠着这个小本买卖,赚取了第一桶金,并在1993年,创办了河北同福食品。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开始全面提速,但由于粮食生产与需求不能平衡,年产4.5亿吨数值在庞大的消费群体面前犹如杯水车薪。

此时做食品业需要面临的最大困难莫过于生产成本高、原材料不足等问题。

在这样的条件下,饮料行业反而走在了前面,刘山国抓住机遇,成为最早将碳酸易拉罐生产线引入北方市场之人,并将”天惠”牌碳酸饮料做成华北、东北地区名牌产品。

待到2005年,粮食生产总值开始实现恢复性增长,刘山国将战略眼光放到了碗粥产品上,创造性地提出碗粥的构想,此时的他已经49岁了,但热情不减当年。

也正是这个创新型构想,才真正改变了他的一生。

刘山国如脱缰野马一般,带领着自己的企业开启了一段耀眼辉煌的创业史。

营养粥最好卖的是哪几种(同福碗粥一年卖出5个亿)(2)

02:挥洒汗水,谱写营销传奇

在同福碗粥问世之前,易拉罐八宝粥已经提前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十分简单。

经过市场调研,刘山国发现“中国这么多年始终是罐装八宝粥一统天下的局面,其购买需求一般都来自礼品需要。”

在刘山国心里,粥品不应该只是礼品,它应该发挥其作为快消品的作用,扩大消费者对粥品的食用需求,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为此,同福食品开始斥资研发新包装,大打名牌战,寻求差异化的生存方式,与当时的竞品娃哈哈、银鹭、达利园等同类产品相抗衡。

1、研发易撕膜碗粥,将品类与品牌相链接

经过三年时间的研究,2008年同福碗粥顺利推出易撕膜碗粥,投放市场,打破了当时罐装八宝粥包装单一化的局面。

作为碗粥的开山鼻祖,刘山国并没有将这个新品独立划分,而是借势宣传,将同福品牌的影响力与碗装八宝粥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自此,同福 碗粥的首创形象映入大众眼帘。

这样一来,不仅避免了同行的恶意效仿,还进一步树立了粥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全新定位。

2、寻找跨界代言人,锁定代言战略合作模式

2009年,刘山国将影响力反作用回策略的转变,并开始向碗粥行业纵深领域进军:

首先,同福集团将公司总部搬迁至长三角大城市安徽芜湖。

当即解决就业岗位3000多个,成为安徽省第一家参加央视招标并一举成功的企业。

随后刘山国开始邀请各界“明星”做代言,搞宣传。

在那个年代,互联网技术还不算普及,广告的传播途径通常只有三种方式:电视、静动态式广告牌与报纸。

其中,电视媒体渠道最为抢手,刘山国抓住机遇“高举高打”,从2011年开始邀请著名主持人倪萍、一线明星蒋勤勤等知名人物进行广告代言:

“人间有真味,同福一碗粥”的广告语一度深入人心。

而后,还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担任同福碗粥的企业总顾问,此举也给当时正经历“食品安全”风波的消费者们,喂了一颗定心丸。

3、树立“粥文化”,让产品讲故事

“一流企业做文化、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为了将粥文化普及开来,2010年刘山国带领同福集团斥巨资建成全国首家“中国粥文化博物馆”,还联合行业专家编纂了100多万字的《中华粥品大典》,加强品牌建设,让同福碗粥走出中国,走进世界。

春风得意马蹄疾,刘山国和同福碗粥终于迎来了事业的上升期。

  • 2013年同福碗粥实现营收4.81亿元,净利润高达4335万元;
  • 2014年营业收入4.95亿元,净利润2044万元;
  • 2015年营业收入5.59亿元,净利润4272万元;
  • ......

当然,同福集团的发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效益也是短暂的。

产品品牌的树立,包装的更迭带给了同福碗粥短期红利却不能避免传统食品业同质化严重、竞争日趋激烈等问题,刘山国感受到了新的压力。

他明白,碗粥市场的蓝海“侵入者”正在倍增,企业犹如龙舟竞渡,百舸争流。

“推陈出新”,迫在眉睫。

营养粥最好卖的是哪几种(同福碗粥一年卖出5个亿)(3)

▲图源:同福碗粥官网

03:坚持推陈出新,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在追求“推陈出新”的目标上,同福碗粥似乎更注重“出新”任务。

“十二五”期间,同福以建立“六位一体”新模式为契机,投资20多亿元,建成了一条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控、质量安全可追溯的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现代工业园区。

2014年初,同福碗粥革新传播渠道,将宣传旗帜插在了新媒体这个长杆上,并加入电竞行业,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领域上大放光彩。

2015年,同福碗粥在新三板上市,成为中国唯一一家专注于碗粥行业的上市公司。

为了更好的推进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同福碗粥立足药食同源的原理。

陆续研发出了儿童粥、糖尿病人粥、健胃粥、美容养颜粥、产后营养粥、三高人群粥等多种药膳粥,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提供精准到位的服务。

持续“出新”的目标,成为了企业创新成长的驱动力,加上与电商化的配合,同福碗粥最终顺利走上了多渠道传播与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但在21世纪这个多变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几乎无法预测谁将会成为你的对手。

正如快餐行业与外卖时代的到来,让跨界打劫成为“潮流”,快消品市场在不同程度上缩水。

同福碗粥也成为了“受害者”之一,外加同福集团因厂区集中,不具备大规模铺货能力,导致运费持续上升,企业不得不更新战略布局。

而今,粥品品类在市场上仍占一席之地,但同福集团想在食品行业持续发展,并不是件易事。

在这片红海之中,刘山国与同福碗粥必须坚持保障国民食品安全、不断升级产业、调整企业结构,才能让同福碗粥重返巅峰,再现辉煌,成为不可攻破的独角兽。

参考资料:

《从 “基本粥” 到 “碗粥”, 同福努力打造中国粥品王国》来源:食品饮料招商网

《刘山国:安徽同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来源:徽商网

《同福碗粥:碗粥第一品牌 未来成长空间巨大》来源:证券时报网

《刘山国-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来源:中国杂粮粥交易网

《同福八宝粥品牌董事长刘山国:一碗粥托起天下大爱》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作者简介:悠悠,资深商业财经观察员,提供深度新锐的商界观点,关注行业投资机遇,评析经典案例与人物,为创业者服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