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的历史评价(曹刿的远谋你看懂了吗)

【原文】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的历史评价(曹刿的远谋你看懂了吗)(1)

齐国派兵攻打鲁国,鲁庄公仓促应战,曹刿担心那些大官没有好的意见提供给庄公,要亲自去见鲁庄公,同乡的小伙伴劝他有朝大官在他们会想办法的,曹刿说他们没有远谋坚持去觐见庄公,见到庄公曹刿直接问了庄公准备拿什么去应战,可有什么依靠或过硬的条件,庄公就说:衣食住行有好的从不独享,都会分给别人,祭祀用的牛羊牲口,从来都如数给够,取信于神明。曹刿连连摇头否定,告诉庄公这些都还不够,给身边的人提供华衣美食和取信神明都只是小恩小惠和小的虔诚影响不了战局,鲁庄公又讲自己为百姓断案,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会做到合情合理,为民请命的事做了不少。曹刿告诉他民心所向这才是起兵迎战的一个依靠,就跟着庄公去了战场。

曹刿的历史评价(曹刿的远谋你看懂了吗)(2)

到了战场,鲁庄公准备击鼓来鼓舞士气时,曹刿告诉庄公再等等,等到齐国击完三次鼓之后,才告诉庄公可以击鼓了,果然,齐军大败,鲁庄公刚要追击,被曹刿拦下,仔细查看后才告诉庄公可以追了,鲁军一举将齐军逐出鲁国。攻克齐军之后,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原因,曹刿讲到,作战,将士需要是勇气、士气,第一次击鼓后,将士们的士气已经大涨做好了激战的准备,第二次击鼓,将士们的士气已经泄去不少,等到第三次再击鼓,将士们已经完全没有了士气,等的太久只剩焦躁了,哪还有士气作战,这时我们才开始击鼓将士的士气高涨,怎么会输呢。还有,齐国是大国,兵强马壮,战场情况难以预测,万一有兵力埋伏在追击的路上呢,要看一看他们撤退时是不是有人指挥,我观察过了他们撤退时杂乱无章,旗杆都倒了,那就是真的撤军无疑了,这样就可以放心追击了。

曹刿的历史评价(曹刿的远谋你看懂了吗)(3)

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经典的以弱胜强的案例。我们这个故事就以对话的形式,围绕曹刿和鲁庄公就是否可以正面迎战,什么时候可以乘胜追击展开的论辩和分析。全文围绕远谋展开,谋定而后动,观察入微,一举成功。“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是一个很好的应敌之法,可以活学活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