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高技能人才扎根基层为国争光(我市技能人才缘何取得佳绩)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争做高技能人才扎根基层为国争光?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争做高技能人才扎根基层为国争光(我市技能人才缘何取得佳绩)

争做高技能人才扎根基层为国争光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

“比赛结束!”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数控铣工赛区倒计时表盘时间归零,参赛者纷纷上交“试卷”——一个个比手掌稍大的铝合金加工件。一汽集团研发总院高级技师、参赛者李继东瞅了一眼表,11时30分,时间掐得刚刚好。为了参加8月31日至9月1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技能中国行2022——走进吉林”暨吉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他苦练技能近两个月时间。

在吉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车工赛项选手全神贯注比拼技能。 张扬 摄

“比赛结束!”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数控铣工赛区倒计时表盘时间归零,参赛者纷纷上交“试卷”——一个个比手掌稍大的铝合金加工件。一汽集团研发总院高级技师、参赛者李继东瞅了一眼表,11时30分,时间掐得刚刚好。为了参加8月31日至9月1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技能中国行2022——走进吉林”暨吉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他苦练技能近两个月时间。

数控车工、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家政服务员、吉菜……选手们在比拼中屏气凝神,只为呈现出最佳竞技状态。

“这道菜名叫《一叶浮萍》,是我根据杭帮菜技法,运用东北特有的松茸、鱼类打造的一道创新吉菜。用料、汤汁比例及色泽、口感经过反复试验才达到了最佳状态。”8月31日下午,在8号馆进行的吉菜赛项中,经过180分钟、3个比赛模块的角逐,参赛选手韩光绪交上了自选菜系作品《一叶浮萍》。刀功、勺功,塔菜、拔丝菜,虽然从事厨师行业20多年,但面对首届省赛,韩光绪一点儿不含糊。“对于吉菜行业发展来说,我们还有许多锻炼和提升的空间,通过此次大赛的交流学习,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技能人才涌现,助力吉菜真正走出去。”

作为极具吉林地域特色的本土赛项,吉菜赛项的亮相可谓备受关注。赛项裁判组组长刘斌告诉记者,裁判组将从刀功、实操、自选3个模块综合考量选手的技法和创新能力,“我们想通过首届省赛,选拔出省内烹饪行业的高精尖技能人才,未来与国赛、世赛充分接轨。”

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大国工匠”李万君一出现在赛场,立即吸引了在场技能人才的注意力。“李师傅是我的榜样,一直激励着我‘以技报国’。”中车长客维修电工、电子技术赛项参赛者刘涛如是说。原来,李万君在首届省赛上有个新职务——焊工赛项总裁判长,“这次比赛规模大、级别高、技术含量更高,很多选手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练兵。通过大赛的切磋,便于年轻人找到并补齐短板,未来,在行业中更好地发挥技术攻关能动性,助推吉林振兴。”

据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杨彬介绍,本次参赛的60名选手、30名裁判员,是从我市458名报名参赛选手、210名裁判员中优中选优确定的。在首届省赛上,长春选手满额参赛30个赛项,与来自全省12个代表队的584名选手同台竞技,充分展示了我市技能人才的风采。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我市选手喜获21块金牌、22块银牌、18块铜牌,高居各代表团积分榜第一位。各竞赛单人赛前3名、双人赛前两组获奖选手及项目指导教师,将被授予“吉林省技术能手”称号,并晋升相应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

长春选手缘何能取得佳绩?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人社部门着力开展高技能人才评选活动,将高技能领军人才纳入人才库,对标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推荐候选人。目前,共评选出“长春技能大奖”17名,“长春技术能手”20名,推荐产生5名高技能人才获得“中华技能大奖”,70多名技能人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涌现出李万君、李凯军、齐嵩宇等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鼓舞了更多一线人才坚守岗位、专注技能。

目前,我市已有24家企业备案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机制,共可评价100余个职业(工种),只要拿到技能等级证书即可享受政府技能提升补贴,大大激发了人才活力。特别是紧密结合我市“一个万亿级”和“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所需技能人才,市人社局在全国范围内首推“一企一策”培训政策,鼓励企业填补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专业培训空白,真正实现员工长技能、培训有成效、企业见效益。截至去年年底,我市技能人才总量已达117.3万人,包括高技能人才32.84万人,每年有4万名企业职工和院校师生参加各类竞赛,营造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

本文来自【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