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

来源丛台文广旅局

嬴政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出生,具体日期有待考证。嬴政的出生地在当时的邯郸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1)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2)

温明殿遗迹文物碑文

嬴政是当时的秦国王孙,异人的孩子,而异人,则是后来的秦庄襄公。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3)

温明殿碑文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4)

秦异人是秦孝文王安国君之子,根据记载安国君有子二十多人,姬妾更是无数,而异人和他的母亲,都不是其中受宠的那一个。于是在秦国面临赵国威胁的时候,秦异人这个不受宠的儿子送往到了赵国的邯郸作为质子。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5)

赵都邯郸故城平面图

在当时秦、赵两国关系已经严重恶化,不时发生战争,两国之间关系的恶化,也决定了秦异人在邯郸的遭遇。他出行的时候没有车马,连日用的财物都没有,生活很困窘,人也十分失意。

异人在赵国的遭遇引起了一个人兴趣,卫国的商人吕不韦。这是一个有远见的商人,他在邯郸做生意的时候,知道了异人的情况,认为他“奇货可居”,于是用重金见到安国君的宠妃华阳夫人,让异人认其为母,改名为子楚。 子楚见到吕不韦的姬妾赵姬,临幸之后生下了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6)

战国时期国家分布图

“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载,上古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皋陶的第十四世孙造父生活于周朝,因为善于驯马和驾车,深深得到周穆王的宠爱,后来因为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带穆王回京,穆王就赐给他赵城(现时山西洪桐)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代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赵姓。

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

本以为秦始皇和邯郸的渊源,只有出生地这一项,没想到秦始皇与赵国的祖先也是同源。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7)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国派王齮围攻赵邯郸,情况非常紧急,赵国想杀死子楚。子楚与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才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得以顺利回国。

赵国又想杀子楚的妻子和儿子赵政,因为赵姬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才得以藏匿起来,因此母子二人才活了下来。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

华阳夫人乘此机会,劝秦王立子楚为太子。秦孝文王听从了华阳夫人的话,于是立子楚为太子。此时赵国也把子楚的夫人赵姬及还有赵姬的儿子赵政送回到秦国,此时的赵政才得以回到秦国。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8)

秦宫复原图

安国君继秦王位守孝一年后,加冕才三天就突发疾病去世了,子楚继位,为秦庄襄王。庄襄王尊奉华阳夫人为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称为夏太后。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庄襄王去世,享年三十五岁。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秦王嬴政即位时由于年少,尊吕不韦为仲父,国政皆由吕不韦把持。

始皇帝八年(前239年),秦王嬴政年已21岁即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9)

秦始皇像

当初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后见秦王嬴政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便把自己的门客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胡须、眉毛就献给太后,供其淫乐。

秦王嬴政渐长,嫪毐他们说太后寝宫风水不好,应搬离这里。秦王嬴政准许,于是他们搬到雍县的离宫,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嫪毐也以秦王嬴政假父自居。

当时嫪毐在太后的帮助下被封为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嫪毐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 是秦国中仅次于吕不韦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始皇帝八年(前239年),王弟长安君成蟜率领大军攻打赵国,中途谋反,秦军攻占屯留后,成蟜的部下皆因连坐被斩首处死,屯留的百姓被流放到临洮。成蟜投降赵国后,被赵悼襄王封于饶。

始皇帝九年(前238年),秦王嬴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王嬴政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10)

李斯像

始皇帝十年(前237年),秦王嬴政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吕不韦知他与秦王的关系无法挽回,饮毒酒自杀。其后,虽然秦王嬴政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还是重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11)

秦始皇继位时,秦国已吞并了巴、蜀、汉中,西南越过宛城到达郢都,设置了南郡;北面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并且吞灭了二周,在其故地设置三川郡。秦王嬴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始皇帝十一年(前236年),赵、燕两国发生战争。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12)

长平之战地图

赵国出兵攻燕,而秦国以救燕为名派王翦等将出兵分别夹攻赵国,先后攻取了赵的阏与、轑阳(南阳西北)、河间(河北省献县东南)、安阳(河北阳原县东南)等邑,漳水流域已为秦所占有。始皇帝十三年(前234年),秦国又大举向赵国进攻,以所取的赵地建立雁门郡和云中郡。

始皇帝十六年(前231年),魏国被迫把部分土地献秦,韩国亦被迫把南阳地献给了秦。秦派内史腾做南阳假守。 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于韩地建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13)

秦国铜马车

这时赵国发生大旱灾。秦将王翦率领士兵直下井陉(河北省井陉县西),秦将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散布流言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替李牧、司马尚,并且杀死李牧。

始皇帝十八年(前229年),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俘虏赵王。赵公子嘉率领其宗族数百人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秦国在赵都邯郸一带建立邯郸郡。

始皇帝二十年(前227年),秦始皇派大将王翦、辛胜攻燕国。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14)

秦国虎符

燕、代两国发兵抵抗,被秦军败于易水以西。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到辽东。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喜听从代王嘉的计策,杀太子丹,把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求和。

始皇帝二十一年(前226年),韩国都城发生叛乱,秦国出兵平定韩的叛乱,乘机处死韩王安。

始皇帝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始皇派将军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开封市),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大梁城坏,魏王出降,魏国灭亡。秦始皇就在魏的东部地区建立砀郡。同年,秦始皇派李信、蒙武带20万大军攻楚。李信攻楚的平舆(平舆县北),蒙武攻楚的寝(安徽临泉县),取得初步胜利。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15)

秦始皇兵马俑

秦楚两军在城父邑(今安徽省亳州东南城父集)相遇,楚乘秦军不备发起反攻,大败秦军。后秦始皇派王翦带60万大军出征,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州东南),迫使楚将项燕自杀。接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秦于楚地设九江郡(安徽寿县)、长沙郡(湖南长沙市)。

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国之君,设置会稽郡,楚国灭亡。秦始皇在灭楚的同时,不断地向东扩展,陆续设郡,并攻取齐地,设置薛郡(山东曲阜)。同年,秦始皇派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灭亡燕国。接着又回师攻代,虏代王嘉,建立代郡(河北蔚县西南)和辽东郡(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灭了齐国,在齐旧地建立了齐郡(山东淄博市东北)和琅邪郡(山东胶南县西南夏河城)。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16)

秦国从始皇帝十六年(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继而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开始平定南方百越。从此,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进入了君主的帝国时代。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17)

战国时期流行货币,刀币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后,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乃称皇帝。并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秦帝国的土地所有制基本上仍维持西周的“王有”土地制,而变“王有”为“国有”。

秦始皇于始皇帝三十一年(前216年)命令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又实行即使是平民,只要有军功也可授予土地及爵位。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18)

秦代半两钱

虽然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施行了“授田制”,农民的土地名义上是国家所有、私人耕种,但此举让全国百姓实际占有了原来“王有”的土地,不久之后便演变成了农民和官员们都可以自由地买卖田地,所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终便利了私有土地的发展。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初分全国为36郡, 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大增至46郡,定咸阳(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为首都。

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19)

赵国甘丹币

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

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徒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者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一些平民也同时被迫迁徙,叫做“迁虏”,做开矿、开盐井等苦役。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将蒙恬夺九原河南,设置34县,建立九原郡(治所在内蒙古包头市西北)。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20)

秦朝陶量

统一六国后,商鞅变法时极力反对的各方面的学派、人才都纷纷来到秦国服务。人才数量的增长,也让秦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地提升。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21)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在沙丘宫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22)

沙丘平台遗址

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鲍鱼装在车上,鲍鱼的味道掩盖了尸体的腐臭味,迷惑了大家。

回到咸阳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到了赵高手中。赵高阴谋得逞以后,开始对身边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赵高升任丞相,由于他可以出入宫禁,特称“中丞相”。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23)

秦二世铜权拓本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吕不韦列传》、《史记·李斯列传》等;《赵正书》(参见《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有记载。秦二世的继位,就此为秦朝埋下了一枚种子。雄霸天下的大秦帝国,从此开始了走向灭亡的道路。

纵观秦始皇的一生,无论是出生、成长,还是成功,始终无法脱离赵国的影子。祖宗与赵国同源,出生在赵国,人生中青少年的阶段是在赵国成长,成为秦王后,依旧要面对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直至他将赵国的都城变成了邯郸郡。无论愿意与否,赵国在秦始皇的生命中都是浓墨重彩且无法忽视的一笔。

邯郸战国的城墙在哪里(走近邯郸串城街)(24)

《史记·始皇本纪》

不知道那个少年嬴政在邯郸曾经经历过什么,也许是人们的冷眼,也许是他人的侮辱与责骂,也许在冰冷的质子生涯中也会有一丝丝的温暖,也许更多的是来自人们异样的眼光。

无论如何,随着赵国邯郸被攻陷的那一天,所有曾在这座城市中发生的故事就都已不见。曾经的那个少年,也从备受欺辱的质子摇身一变成了千古一帝。不由得让人感慨,命运总是这样弄人。

参考文献

《史记·秦始皇本纪》汉朝 司马迁

《集解引》南朝 裴骃

《贞观政要》唐朝 吴兢

《秦汉史》田余庆

《太岁系统差异形成考》雷宝 詹石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