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为啥有癌变可能(甲状腺结节癌变)

“鸡蛋的碘含量很高,早知道就不吃鸡蛋了!”医生的诊室内,一位女子哭丧着脸。

据了解,钱女士家住深圳,今年35岁,早在三年前查出了甲状腺结节,当时没有满足恶性的指征,医生的建议是每年随访。但是那个时候家里的二孩刚出生不久,她忙得晕头转向,根本顾不得上医院检查,就这样过了三年。

直到最近,她发现脖子上的甲状腺结节变大了,才到医院检查,拍了片子,检查结果提示甲状腺结节4b,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甲状腺恶性肿瘤。得知检查结果后,钱女士回想起自己每天早上都吃一个鸡蛋,怀疑是鸡蛋碘含量太高刺激甲状腺结节恶变。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甲状腺癌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的数据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约在18.6%左右,也就是说差不多5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查出甲状腺结节,难道鸡蛋真的会促进甲状腺结节的恶变吗?查出甲状腺结节究竟应该怎么办?

一、体检查出来的甲状腺结节,会不会恶变?

据流传病学研究显示,在高分辨超声可以筛查出约19%—68%的甲状腺结节。其中,成年人有7%~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结节,即甲状腺癌。其余大部分都是良性,良性的甲状腺结节一般是不会恶变的,恶性的结节长出来就有恶变倾向,只是通过初步检查难以判断。

甲状腺结节为啥有癌变可能(甲状腺结节癌变)(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王卫庆团队一项的研究发现,甲状腺癌更倾向于从正常甲状腺发展而来,而不是过去大家所认为的从良性结节进一步演变。从遗传进化的角度上看,良性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两者并不相关。

王卫庆主任表示,由于目前甲状腺结节主要依赖于B超,必要时才进行细针穿刺检查,且有24.3%的良性结节也具有特殊的突变基因,就目前的诊断技术而言,仍有相当数量的结节难以鉴别良性和恶性。所以查出甲状腺结节,如何正确处理很重要。

二、查出甲状腺结节应该怎么办?

随着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日益增加,由于担心结节有恶变的可能,不少人都会选择“一刀切”省事。遇到结节,真的就需要开刀吗?

江西医学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学组委员江西省中医院何礼荣医师表示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时,应先做好这两步:

1、判断性质

B超可以区分大部分结节的良恶性,如果不能肯定是良性还是恶性,就有可能需要在B超引导下穿刺,取少部分结节的组织,化验明确结节的性质。

甲状腺结节为啥有癌变可能(甲状腺结节癌变)(2)

2、观察VS手术

判断性质后,对于良性的结节,直径小于5mm可以定期复查,直径大于5mm,则考虑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如果是恶性结节,直径小于10mm,没有淋巴结肿大,可做消融治疗,直接大于10mm或者有淋巴结转移,则需要手术治疗。

三、甲状腺结节恶变,身体有声音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武晓泓主任医师表示,良性与恶性结节一般有各自的进化的路线,而恶性结节在增长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节生长迅速

恶性结节一般生长周期快,在短时间可迅速增长,且直径大多超过2cm

2、忽然呼吸困难

患者突然出现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情况,很可能是恶性肿瘤压迫气管或咽喉等导致。

甲状腺结节为啥有癌变可能(甲状腺结节癌变)(3)

3、脖子肿大

在排除炎症因素的情况下,患者出现了颈部淋巴结肿大,外表看起来就像“粗脖子”,很可能就是甲状腺癌。

四、查出甲状腺结节,能吃鸡蛋吗?

鸡蛋中的碘含量为22.5ug/100g,具有一定补碘的功效,有患者担心经常摄入鸡蛋会不会刺激结节增大、恶变。

对此,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普外二科陈哲主治医生表示,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表明碘摄入过量会导致甲状腺癌,碘摄入过多过少都可能使结节患病率升高,所以只要适当补充碘并无坏处。注意不要长期、大量进食碘含量较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就可以了。

甲状腺结节为啥有癌变可能(甲状腺结节癌变)(4)

但如果合并有甲亢的甲状腺患者,就要尽量限制碘的摄入了。由于甲状腺自身调节机制紊乱,碘的摄入会促进调节失衡,进而加重疾病。这类患者建议选择无碘盐、少吃腌渍食品,避免食用高碘食物。

当然了,发现患有甲状腺结节后,不管何种类型,都建议控制含激素高的食物,或会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的食物的摄入,可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

甲状腺结节并不等于是甲状腺癌,在进一步确定性质前,患者无需过度恐慌。第一步应先明确性质,再考虑是否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后,也需要配合饮食控制,过于忌口,同样也会促使结节病变。#家庭健康守护官#

参考资料:

[1]《怕癌变结节都手术?瑞金医院:甲状腺癌非良性结节演变而来》.新民晚报.2017-06-12

[2]《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怎么办?》.江西省中医院.2021-12-06

[3]《甲状腺结节良性、恶性如何辨?这八种特征可助判断》.人民网科普.2018-12-2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