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

从人民广场出发,一路向北,密集的高楼逐渐消失,城乡结合的气息愈发浓郁。行驶约莫40分钟后,便能抵达石太路2855号。

看见正对着一片稻田的深色木制谷仓门,不要犹豫,进去就是“老巴黎”。

老巴黎,即老巴黎西洋家具,主要售卖欧洲古董家具和复古家居装饰品。翻看点评网站,它位于家具家居热门榜前五名;生活方式潮流应用里,一众博主、网友发布了关于它的探店帖子。有人说,它是魔都复古家具馆“天花板”,还有人说,它是沪郊版“唐顿庄园”。大家共同的感受是,大老远跑到来,期待值拉满,进门后觉得:确实值。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1)

名气渐响,人气渐旺,店主韦美阳却有些焦虑。“感谢大家的关注,但来的人太多,逐渐超出了我们的接待能力,很担心会影响顾客的选购体验。”

三年来,韦美阳“躲”在宝山罗店的这个小院潜心整理收藏、布置陈设,像对待艺术品一样,慢慢将其打磨成现在的模样。下一步怎么走,他仍在思考,但有一点很确定:比起走马观花的网红打卡点,老巴黎真正想成为的是有着共同热爱之人的汇聚、交流地。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2)

在上海“安家”

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记者来到小院,韦美阳已经等候在那里。他留着中长发、穿着衬衫牛仔裤、蹬着一双皮靴,脸上挂着笑容,像一位潇洒的牛仔。

看了不少老巴黎探店分享贴,大多数网友的人物照、景物照都在强调这里高级、精致的氛围感,让人不免产生联想,店主大概会是个从头到脚都“武装”得十分时髦的潮人吧。然而并没有。

连同这片空间的气质,也并非全是网图展现出来的那种华贵与距离感。从室内走到室外,从这个角落走到那个角落,这片曾是区属奶牛养殖场的土地经过三年改造,呈现出一种随性而不随便、松弛而不松散的美感和故事感,让人想要放慢脚步、悉心探索。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3)

用韦美阳的话说,购买家具、家居饰品本就是为了生活,他所追求的就是“让人舒服、能获得审美愉悦的空间”。这个过程充满乐趣,也不无挑战。

1980年出生的韦美阳并非艺术专业出身,大学学的是机电一体化,毕业后本在杭州工作。2007年,他偶然间在北京结识了长期从事古董家具买卖的老外合伙人,几杯酒下肚,双方言谈甚欢,决定一起尝试经营。不久后,满满一集装箱的家具便从荷兰漂洋过海而来。

“当时觉得这些家具都很有历史、很古朴,可怎么销售是真的不懂,只能慢慢琢磨。”没有实体门店展示,又想让人尽量感受古董家具的美,严谨的韦美阳想到了制作产品宣传册的方式,认认真真地给一集装箱的货拍了一堆照片。画册有了,顾客去哪找?他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市场前景广阔的上海。可是,手里只有画册,实物在杭州的仓库,顾客并不买账。一连几个月,韦美阳一单都没做成,一度萌生了退意。

转机发生在2008年5月。他带着两卡车家具,报名参加了当年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西方古典家具及艺术品展览会,展位面积38平方米。头两天,卖出去两件。最后一天,一位顾客转了一圈,看了看标价,把剩下的家具全部打包买走。尽管最后核算下来,展位费、搭建费远超家具售卖收入,但这条路总算是走通了。韦美阳也正式入了行。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4)

之后几年,韦美阳通过“家具之乡”浙江东阳老乡的帮助和介绍,在家具城租了铺位,加上年年参加展会,逐渐积累了一批客人,老巴黎在圈内开始有了名气。由于城市更新和市政工程建设的原因,老巴黎随家具市场搬迁了几次,没少折腾,这让韦美阳下定决心,要给这些古董家具找个安稳的“家”。

上演“空间魔法”

石太路2855号,较为宽敞的内院空间,错落排列的几栋小楼,还有场地正中央狭长的奶牛棚,让韦美阳看到了在此打造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古董家具仓的可能性。

2019年10月1日,开工装修。次年五一,搬场完毕。老巴黎开启了新阶段,一些令人流连忘返的“空间魔法”也在此上演。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5)

穿过景观花坛和贴着复古车牌的木栅栏,走向3号厅,两张大长桌和气派的壁炉、沙发、橱柜组合,让人仿佛走进一间古堡的会客区。典雅的吊灯、台灯、烛台和满墙的风景画,彰显着主人的品位。站在中央,调整拍摄角度,朝不同方向按下快门,都是浓缩的风景。而这只是开始。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6)

沿着木栈道穿过大草坪走向最为狭长的5号主展厅,还有更多惊喜。大厅内东西向的走道和南北向的隔断,将那里分隔成十来间“群英荟萃”的“样板房”,营造出卧室、客厅、餐厅、书房的实景氛围。每间“样板房”都有不同主题风格,法国洛可可、西班牙哥特式、英国庄园风、20世纪包豪斯风、新艺术风等风格各异的家具唱主角,配上瓷器、银器、瓷盘、挂钟等装饰,让人舍不得挪开脚。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7)

后方的6号和8号厅,前者走欧洲仓储式售卖风,藏着许多工业气息浓厚的大件;后者走精品古董店风,精致的橱柜内摆放着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家居小物。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8)

认真逛完上述几个展厅,难免有些眼花缭乱,甚至口干舌燥,人们可以穿过小庭院绕回进门看到的2号厅。轻轻用手拨开西部牛仔式自回木门,乍一看像个酒吧,老式唱片机、老式桌式足球、蒸汽朋克风的高脚桌椅和满墙酒柜,还有花纹地砖、挂满各种镜框的墙面、精致的直角背沙发,搭配轻松的爵士乐做背景,浓浓的欧陆风情扑面而来。实际上,这是个不对外营业、专供客人小憩喝咖啡的咖吧,兼具收银功能。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9)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10)

和大多店铺不一样的是,在老巴黎,基本上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店员。其他地方,只要是开着门的展厅,来者可以凭兴趣随便走、随便逛,自己扫物件标签上的二维码询价,看上什么再找店员沟通买单。这也是为何许多人觉得,来这里就好像到了一间古董家具博物馆一般,给人沉浸式体验和自由探寻的快乐。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11)

凭借出色的家具、家居饰品和精妙的陈列布置,开业以来,老巴黎进一步打响了名气。除固定客源外,还吸引了一些影视剧组如《危险关系》《流金岁月》前来取景或租赁古董家具作为布景道具。不少开在市区,主打复古生活方式的潮流服装店、理发店也是老巴黎的常客。

很难想象,4000平方米的展厅面积,都是韦美阳自己带着店员一点点打磨出来的。“就像是厨师做菜一般,脑海里思索着原始食材清单,随后开动脑筋做搭配,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调整,做出一道道口味丰富的菜品。”有时候,顾客买走了“样板间”的某件物品,空出了一块,他便要想方设法“查漏补缺”,保持整体空间的和谐美感。还有的时候,顾客参观把玩时小小地移动了物品的位置,他也会在每日巡店时捕捉这些细节偏差,及时将其调整到最佳位置。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12)

某种程度而言,老巴黎卖的是家具,却又不只是家具。“陈列要做的是尽可能完整地展现古董家具的美,这件事急不得。”韦美阳说。

“世外桃源”,然后呢

虽是理工男,但韦美阳很擅长和不同人打交道,并且打心底里喜欢和形形色色的人聊天。

“干了这行后,我一直都在学习,和客人聊天的过程也是吸收新知识、提升的过程。”韦美阳介绍,顾客之中“藏龙卧虎”,即便从事着不同职业,但出于对古董家具和老物件的爱好,他们都会深入研究,解说起来滔滔不绝,专业词汇运用得十分自如。有位退休老伯喜欢老式钟表,每每老巴黎收来新物件,他都会第一时间来看,研究其背后的工艺。有位爷叔做汽车配件生意,却对海派家具情有独钟,这些年老巴黎收了不少风格、年代不同的物件,爷叔也能讲得头头是道。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13)

进货也是一种学习。去欧洲时,韦美阳和合伙人不会事先安排好密密麻麻的行程,而是慢节奏地边走、边看,边聊、边发现。到了古董店,不会立即“扫货”,先买杯咖啡,和店主坐下来聊天。聊生活日常,聊风土人情,语言不完全通也没关系,直接上手比画,倒也能明白对方的意思。聊开心了,交了朋友,最后再花半小时选货,生意就做成了。

除了参加一些行业展会,他们也会去当地人常去的周末集市和跳蚤市场,或是参与一些小型拍卖活动,跟着举牌。在韦美阳看来,欧洲古董家具行业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高大上”,许多地方有着浓厚的后院拍卖、二手交易氛围,一些珍贵的母本和孤品,有时就是在这些地方与自己不期而遇。“看到喜欢的就买下,没有也没关系,就当长长眼界,也挺好。”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14)

艺术场馆也是必去之地。有一次在英国伦敦,当地人向韦美阳介绍了华莱士家具博物馆。在博物馆云集的伦敦,它算是一个小众冷门之地,但走进去一看,韦美阳立马知道自己去对地方了。那里建于1897年,本是四代赫特福德侯爵家的私人收藏,后由其后人全部捐赠,开放给人们参观。大大小小25间展厅内收藏了5000多件家具、绘画、瓷器等作品。更令韦美阳感慨的是,参观时,他还遇到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静静写生。这种美学教育的氛围深深触动了他。

“大家大老远过来也不容易,比起成为网红店,我更希望老巴黎能成为一个交流平台,将这些热爱文化、艺术、古董家具的大朋友、小朋友聚集起来,让彼此都能有所收获。”结合小院的乡舍特点,老巴黎也想尝试在室内空间开展剧情实景体验,在户外空间举办小型旧物跳蚤市场。

唐顿庄园全景(沪郊版唐顿庄园)(15)

此前也有网友提出,这片隐于上海的“世外桃源”,周边还有不少集卡停车场、堆场和加工厂,有些“煞风景”。从这里走出去,也没有其他邻近的文化和商业设施可以继续逛,颇为遗憾。

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变。罗店镇镇长郁梦娴告诉记者,沪太路东侧、石太路北侧沿线,占地面积约130亩,原为四方村、义品村一些破旧厂房、仓库、堆场,周边生态环境较差,配套设施落后。为提升罗店在上海的文化休闲消费影响力,罗店镇拟通过整体规划,统一改建、统一运营管理,引入知名文化类、体育类、休闲消费类主力业态,建设上海北部知名的“慢生活文化村”。老巴黎所在,恰好位于其中,未来也将成为“慢生活文化村”的亮眼一站,与周边业态形成联动,将更多人吸引过来、留在这里。

栏目主编:周楠 题图来源:吴越 摄

内文图片均吴越摄

来源:作者:吴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