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

龙行天下,飞龙在天。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传说中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国人逢年过节都要舞龙灯、祭龙王、赛龙舟,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吉祥安康。

  【金】完颜亮《咏龙诗》

  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

  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1)

每年的元宵节期间,连城姑田客家村民都要举行游大龙的民俗活动,数百节的大龙腾挪起伏在乡村街巷田野小径,大龙见首不见尾,场面蔚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2012年,姑田大龙长度达771.9米,创下了吉尼斯纪录,“姑田大龙甲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龙”。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一一2022年,连续三年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优秀民俗民间项目。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2)

据当地群众说,“姑田游大龙”源起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姑田下堡村邓屋的世祖邓应公,出任广东潮州府检校,后定居潮州。他的胞弟邓恭公的儿子到潮州探望大伯,看到潮州有人舞龙,兴趣不已。就拜当地制龙师傅为师,并将其画成图样带回姑田仿制,不久“姑田龙”便在邓屋出现。第二年正月十四日晚,“龙”游下堡、中堡、厚洋等村,村民们欢天喜地,放鞭炮迎接。当时的“龙”很小也很短,只有20多节。后来经过多次改进,到清乾隆年间,龙的样式日臻完善,并沿袭至今。现在的龙头高达2.4米,长7米,直径0.8米,且龙口大张,内含一个直径0.6米~0.7米的龙珠。龙腰每节高达2.2米,直径0.7米,长4.3米。龙尾高达2.4米,长6米,直径0.8米。每节龙都要5、6个青壮年轮流抬举才能游动,仅龙头就必须由3个人擎着、1个人前面引路、4个人用绳子从四边拉住平衡,才能平稳前行。清至民国期间,最多时姑田有12条大龙,形成了中堡村的龙“长得好”、华垅村的龙“高得好”、下堡村的龙“画得好”、城兜村的龙“抬得好”的鲜明特色。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3)

制龙

大龙制作包含备龙板、备筋骨、扎龙头、扎龙腰、扎龙蛋、扎龙尾,接着是糊裱、画龙、剪贴、题字、装灯、备龙棍、备插袋、配褙带等。而且用的正好是姑田当地自制的宣纸连史纸,这种纸轫性好,透水性足,宜于写字绘画。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4)

游龙

游龙流程十分复杂,从查龙路到祭龙、点睛,从接龙、游龙到盘龙、烧龙等,以及乐队伴奏、铳炮锣鼓,一道一道,尽显客家风俗。每年的下半年就开始筹划游龙之事,家家户户都自发地参与。正月一到男人们忙于砍竹、抬竹、扎龙,妇女们则煮浆糊、煮点心,有的还参与糊裱剪纸。游龙结束时,家家户户放喜炮,主妇们备好丰盛的“龙酒”,全家大小及前来看龙、帮忙擎龙的亲朋好友,团团围坐一起互贺新年。游龙也成为乡里乡亲团结的纽带,擎龙一般都是几姓合擎一条龙的,如同兄弟家人一样。特别是中堡村的华、江二姓,每年游龙上交下接,如是江姓出龙,游龙头、龙尾一行人必须持铳、香、纸、炮,两对大龙烛,到华姓总祠去烧香、放铳、放炮,表示敬意;若华姓出龙,礼尚往来照例是一样的。游龙当日下午,在鞭炮轰鸣,锣鼓喧天中,数千名当地中青年男人擎着大龙,在长长的彩旗队、铳队、龙头灯、大鼓铜钟的带领下,蜿蜒于中堡、上堡、下堡等村落和山间田野,穿行于大街小巷,腾挪起伏,活灵活现。沿途的游客趋之若骛,不顾泥泞的田野左右相随,而家家门口前燃松明、点香烛、摆果茶、放爆竹,敬龙接龙。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5)

化龙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政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姑田游大龙”这一客家传统民俗也得以优化,变成龙文化的体育比赛。游龙的长度减少,家家户户更为注重在各自负责的龙身上的题字和绘画上下功夫。他们开始比赛谁家题字更好看;谁家的诗词更优美;谁家的剪纸更精致;谁家的龙身更漂亮,让游龙变成了文化体育竞赛。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6)

“姑田游大龙”传承和弘扬了客家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提升了精神文明,而且还培养民间艺术人才,更是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凡到正月十五元宵夜,姑田乡村,大龙翔游,看客云集。二百多节、千米长的大龙,蜿蜒于乡间村野,穿行于大街小巷,腾挪起伏,活灵活现。一路上男女老少趋之若鹜,前后左右紧紧相随,游龙队伍浩浩荡荡达数里之长,热闹非常。所到之处,家家门前燃松明、点香烛、摆果茶、放爆竹,迎接“龙游大地,喜到人间”。姑田人就特别喜欢游龙,春节如果没龙的话,就觉得很冷清,这个成为了他们的传统习惯。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7)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8)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9)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10)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11)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12)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13)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14)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15)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16)

龙南世界客家第一村(客家第一龙一一姑田大龙)(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