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家公开课(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朱华)

朱华

教育名家公开课(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朱华)(1)

朱华,陕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铜川市耀州区名教师,现于照金红军小学支教。多次承担陕西省“国培计划”、铜川市“名师大篷车”等送教任务,参与省市级教学能手、“优课”大赛等评审工作。

背景分析

“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当中,目前最困扰老师们的问题就是:教学形式单一,师生互动少。线上教学课堂对话十分单一,师生之间失去了眼神的交流,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实现二次备课,学生有问题或有好的想法不能及时表达和反馈。因此,我尝试采用了“预学驱动”,课前设计“预学任务”助力在线教学,通过钉钉“家校本”DING发布,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生完成“预学任务”后在线提交。由于有了这个反馈环节,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有备而来”,进入在线直播教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们的难点疑点进行教学,破解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线教学中又缺乏了教师的实时监督与提醒,注意力集中性和稳定性就更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针对于此,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加注重情境的创设,环环紧扣,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在情境中理解感悟,在实践中习得语言。

【教材解析】

《大象的耳朵》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大象耷拉着大耳朵出门去,一路上遇到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他们看到大象耷拉着的大耳朵,都很疑惑,认为大象的耳朵出了问题。大象听了很不安,想办法让耳朵竖了起来,没想到竖起来之后有了一系列的烦恼,于是大象又把耳朵放下来了,烦恼也随之消失了。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主张加大课学生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我们的语文课堂如何向课外阅读延伸,如何培养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教会他们读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大象的耳朵》这一课时我的出发点是有心栽花,力求做到语文知识和阅读指导的兼顾,教学中引入了图片识字、字理知识、运用工具书、抓住学生兴趣点进行合理扩张推荐阅读等环节,潜移默化中推动课堂延伸,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找寻学习的乐趣,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童话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二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孩子们常常会被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童话有兴趣,我们在童话教学中就应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在线教学策略的运用,注重创设情景,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资源利用】

教学平台:钉钉(家校本 DING 在线直播 连麦互动)

资源准备:学生准备字典;

教学准备:简笔画;课本插图;字理知识;生活场景联想;补充文本空白;工具书字典;PPT课件;律动音乐《大象,大象》等。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形声字、查字典以及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认读“似、耷、咦”等9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抓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根据故事内容提示,想象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会对大象说什么,怎么说?在情境中迁移运用问句。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热身,导入学习】

1、游戏:我来画,你来猜

教师通过直播现场演示简笔画,画出兔子、小羊、大象,学生猜图。

仔细看看,大象的耳朵看上去和小兔、小羊不大一样啊,它的耳朵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大象的耳朵》。

2、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简笔画游戏调动了学生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二:初读故事 疏通字词】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注自然段序号。完成后在直播群Call“6”。 (由于有了“预学”准备,此环节非常顺利)

2、学习“竿、痛、烦、舞”四个生字

(1)出示带有四个生字的长句子,请学生自己读。

教育名家公开课(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朱华)(2)

(2)指名连麦读。

(3)交流识字方法(语音或打字直播群内交流)。

痛:外面是病字头,表示和身体病痛有关。里面是甬,表示读音。

竿:出示“竹竿”图片,竹竿是竹子做成的,所以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个干,表示它的读音。这两个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它的字形来理解它的字意。

舞:出示“舞”的艺术字,“舞”字就像一个人在跳舞!

烦:页本义指头,一个大脑袋,左边是个火,大脑袋都冒火了,你说烦不烦啊?

【设计意图:此环节延伸链接引入图片、分析形声字特点、字理知识进行随文识字的教学,体会感悟汉字的艺术美。】

3.学习多音字

(1)出示句子:

教育名家公开课(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朱华)(3)

学生自己读句子,引导发现这两个句子里有多音字。

(2)掌握多音字“扇、似”的用法。

扇:表示一样东西,读第四声。表示一个动作,读第一声。

通过组词的方法,掌握多音字“似”。

【设计意图:此环节注重学法延伸,学习归纳多音字的识记方法——“据意定音法”、“记少余多法”。】

4.学习耷拉

(1)出示第一段。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拜访字典先生①

你知道耷拉是什么意思?让我们一起拜访字典先生。

(查到的同学群内发送页码及答案)

跟耷拉相反,耳朵应该怎么样?

我会填: 耷拉 竖起 (直播群内语音、文字交流)

小兔的耳朵______来。

大象的耳朵______着。

【设计意图:延伸实践,巩固训练查字典,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阅读习惯。】

【三:品读感悟 体会烦恼】

1、师生合作读文,感知烦恼

大象耷拉着耳朵出门去,却遇到了烦恼。边读边思考:它的烦恼是什么? 指名连麦交流。

2、默读勾画,寻找问句

默读2—8自然段,思考:大象遇到了谁?小动物看到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疑问,找一找用“____”画出来。(直播群内语音、文字交流发现)

3、交流反馈:

(1)大象遇到了谁?(遇到了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小动物都问了大象什么?

学生回答,直播群出示小兔和小羊问的句子。

(2)拜访字典先生②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

这里“咦”什么意思? 我们再来拜访字典先生吧

(群内交流:叹词,表示惊讶。)

讨论:怎样读出“惊讶”的语气来?

读“咦”时声音响一点,微微往上一扬,疑惑的语气就有了。

小兔问大象时,会是什么表情呢?

指名连麦发言,其他同学直播群语音或文字交流。

(预设:觉得奇怪,瞪大充满惊奇的眼睛,满脸疑惑,皱着眉头……)

(3)小兔和小羊为什么都这么问大象呢?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小动物的耳朵,感受他们的耳朵都有各自的特点。

4、说话训练: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会对大象说什么?

教育名家公开课(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朱华)(4)

思考:文中为什么没有写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会对大象说的话?

【设计意图:继续巩固训练使用工具书,初识叹词。迁移运用,想象其他三种小动物见到大象会问些什么。】

5、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1)在线指导朗读

小兔和小羊向大象提出了问题,大象心里很不安,它自言自语地说问自己——出示该问句。

指名连麦互动,朗读句子,指导学生读好自己问自己的话:读得轻一点,像是喃喃自语。

6、教师范读2-8段。

小结:大家都说大象的耳朵有病,大象很烦恼,它想把耳朵——竖起来。大象是怎么把耳朵竖起来的呢?结果怎么样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延伸生活,理解“自言自语”,读好句子。】

【四:延伸阅读 快乐律动】

1、作业小超市:

①合作表演:和爸爸妈妈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②延伸学习:查找资料,了解其他动物的耳朵有什么特点。

2、推荐阅读:《奇妙的动物世界》 《愤怒的泥彩猴》

3、快乐律动:《大象,大象》

学习这么久,让我们一起站起来活动活动吧!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兴趣,延伸学习,充分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对动物世界感兴趣就选择《奇妙的动物世界》,对童话故事有兴趣就阅读《愤怒的泥彩猴》。最后,在欢快的律动中结束学习。】

【教学反思及自我评价】

上课伊始,我首先利用“我来画,你来猜”的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虽然是在线教学,课堂上我依然较为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如:圈点勾画、边读边思考、 比较、联想等,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倡导学生查用工具书,自行解决疑难问题。教学中精心设计,有心栽花,以课堂为核心进行适宜的延伸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的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潜力的内因条件,构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因而我们需要根据课文的特点,以文本为抓手,找准切入点,据文延伸,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努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线上教学是新形势、新机遇,也是新挑战,新征程,让我们一起探索。在这特殊时期,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情怀和汗水辛勤培育、陪伴每一个孩子,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附:课前预学单】

教育名家公开课(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朱华)(5)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