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以前的历史(湖南永州道县----古称道州)

道县以前的历史(湖南永州道县----古称道州)(1)

道县隶属湖南省永州市,,别名道州,雅称“莲城”。位于湖南省南部,西与广西全州县、灌阳县为邻。总面积2448平方千米,总人口83万。道县被评为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龙舟之乡,入选湖南省旅游资源重点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和中国脐橙之乡。

一、历史沿革

1、西汉置营浦县,属零陵郡,治所在今县城东郊东门乡。三国吴孙皓时属营阳郡。西晋初复属零陵郡。东晋属营阳郡。南朝梁属永阳郡,并为郡治。

2、隋改永阳郡为永阳县;省营浦县入永阳县,治今县西,属零陵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营道县,并为营州治;五年为南营州治。贞观八年(634年)改南营州为道州。天宝初改营道县为宏道县,迁治今县城并为江华郡治。乾元初为道州治。3、宋复名营道县。元为道州路治。明洪武初为道州府治;洪武九年(1376年)省营道县入道州,属永州府。

4、1913年改道州为道县。1914年属衡阳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永州专区,1950年属零陵专区,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属衡阳专区,1962年仍属零陵专区,1968年属零陵地区,1995年属永州市。

二、地名来历

“道”在汉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汉书·地理志》解释为“有蛮夷曰道”或者“县主蛮夷曰道”。清道光《永州府志》:道州“以营道山得名”。

三、风景名胜

道县以前的历史(湖南永州道县----古称道州)(2)

1、玉蟾岩遗址。位于湖南道县寿雁镇玉蟾岩,俗称“蛤蟆洞”,又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1993年、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先后两次对这个遗址进行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棒器、动物骨头残骸、种子,栽培水稻的谷壳标本和陶器。玉蟾岩遗址被评为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县以前的历史(湖南永州道县----古称道州)(3)

2、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南岭山地中部,都庞岭山脉东侧,道州、江永境内,保存着比较完整的南岭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保护价值高。

道县以前的历史(湖南永州道县----古称道州)(4)

3、湘源温泉生态景区。位于道州东南部原湘锡矿矿区,总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冬温夏凉,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气候特色明显,是一处集避暑、休闲、观光、探险、狩猎于一体的山地型生态风景区。

道县以前的历史(湖南永州道县----古称道州)(5)

4、濂溪故里。是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故里,位于道县清塘镇楼田村,距县城10公里,景区内主要有周敦颐诞生故居、濂溪祠、道山、道岩、圣脉泉、圣脉矿水厂、濂溪风光、濂溪河等景点。

道县以前的历史(湖南永州道县----古称道州)(6)

5、月岩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道县西部的国有月岩林场,总面积3936.70公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道县以前的历史(湖南永州道县----古称道州)(7)

6、两河口风光。位于潇水上游,祥霖铺镇境内,因永明河与沱水在此相汇而得名。两河口具有江南水乡独特的风韵,由大小24个河洲组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