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妈妈咪呀(7年之后妈妈咪呀)

自12月14日以来,“再次出发”的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已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十余场,赢得了京城观众的热情拥簇。不论是演员在剧中唱罢精彩唱段,还是谢幕时那段经典的返场表演,全场的掌声和欢呼声总是那么诚挚,这种热烈的气氛,让人感觉仿佛场内有许多观众都看了不止一次,大家对《妈妈咪呀!》的每一个场景、每一首歌曲好像更是期待已久。的确,《妈妈咪呀!》中文版与国内观众的缘分,早在2011年就得到了充足的奠定;在当时略显空白的音乐剧大环境下,这部“说中文”的《妈妈咪呀!》从一开始就以外方“一级授权”的全版权复制模式,为国内音乐剧行业确立了高标准的制作要求,也由此创立了与世界一流音乐剧对话的可能性。

时光飞逝,7年来的中国音乐剧市场似乎早已发生了裂变式的成长和变化,伴随着各类音乐剧作品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悄然归来的《妈妈咪呀!》中文版依然散发着一道温柔又坚定的光芒,翻看社交网络上的各路观后感,诸如“超乎想象”、“超出期待”的留言也是层出不穷。的确,在2018岁末拥抱来自《妈妈咪呀!》中文版的惊喜,自然是一种丰满又充盈的幸福,不过这其中的有趣问题仍然让我们感到好奇:所以,在表演开始之前,我们对这一季《妈妈咪呀!》的“想象”和“期待”究竟是什么?

●疑问1:“这样的故事,跟中国人的气韵能搭上吗?”

18年妈妈咪呀(7年之后妈妈咪呀)(1)

自1999年英文原版首演以来,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妈妈咪呀!》之所以能够常演不衰,很大程度上是来自锐不可当的音乐魅力,贯穿全剧的22首ABBA金曲让这部剧变得熠熠生辉,而清晰流畅的故事无疑也让它加分很多。在《妈妈咪呀!》的舞台上,20岁的苏菲想要借助自己的婚礼找到未曾谋面的父亲,于是看过母亲唐娜的日记之后,给三位男士都发去了邀请函,于是一场伴随着婚礼的认亲之旅正式欢乐开场。

短短两行字的剧情梗概,只能为观众提供最简单的元素展现,而充满善意的关切和隐忧,往往也会不经意地慢慢浮现出来:“这个故事能对中国人的胃口吗?我们好像不是这样的性格和习惯呀”……然而,就在剧场灯光变暗、大幕拉起的瞬间,国内观众又全都会着了迷似的投入这个欢乐阳光的场景,貌似荒诞实则真实自然的情节走向,处处可见的风趣和悬念,以及最终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都让大家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曲折动人的故事。毕竟,《妈妈咪呀!》予以观众的亲切与轻松,从来都不是“浅薄”的同义词,与之相反,它不但油然描摹出多种爽快利落的人生态度,更巧妙传达了女性独立意识、金钱与自由的关系、中年危机疗愈以及如何处理旧爱等等课题;于是,《妈妈咪呀!》中文版不但带给观众开怀爽朗的乌托邦式的快乐,更让他们因为那些温柔的触碰、动心的细节而感怀不已。

● 疑问2:“作为舶来品的音乐剧,中国人能演好吗?”

18年妈妈咪呀(7年之后妈妈咪呀)(2)

作为纯粹的“进口产品”,尽管中国音乐剧一直在砥砺前行、业内一次又一次喊出“中国音乐剧的春天来了”,但这条路从来都不是春意盎然、高歌猛进的坦途。虽然音乐剧有较大的商业性与普适性,相对其他艺术而言,实际上在国内有着具备更大传播优势的潜质;不过,受众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依然对音乐剧目的观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而蕴含其中的“地域歧视”和“欣赏门槛”,也是从业者心照不宣的真实感受。当我们将关注点落到《妈妈咪呀!》中文版上,这样的问题可能就会更加鲜明了一点。比如面对剧中如此密集,又极具煽动力和感染效果的群舞场景,类似“中国人这样跳舞会不会比较‘尬’?”、“中国演员出演这种风格的音乐剧剧,是不是还是有点违和?”的疑惑,就总是很难轻易消失。

然而,稳稳立足于“一级授权”水准的严格排演,让《妈妈咪呀!》再一次与中文、中国班底、中国观众水乳交融。不论是往季演出,还是正在上演的全新演季,《妈妈咪呀!》中文版的整体演员水平都非常在线,无论角色是“大”是“小”,无论站位是“明”是“暗”,所有演员都能在登台的瞬间上足发条,张力十足的表演让台下的观众感受着浑然天成般的能量,而一组组鲜活的气韵,更让整台戏的节奏永远都是那么到位。

其实,当你切实成为一名《妈妈咪呀!》中文版的现场观众时,不论是那些叫着外国名字的“中国角色”,还是那座一片湛蓝的希腊小岛,好像从来都不曾陌生,更不显任何突兀;因为开放向上的精神、尽情投入的喜悦、自由畅达的快意……让这一切都显得流利而自然、充实又明媚。

● 疑问3:“7年前就演过数百场的中文版音乐剧,再次出发还会有新意吗?”

18年妈妈咪呀(7年之后妈妈咪呀)(3)

显然,这是个很容易抛出的疑虑,也是个很容易被消解的困惑。在中文版制作人田元看来,新一季《妈妈咪呀!》可以说是中国音乐剧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这既源于该剧对“英国品质,中国铸就”的一贯坚持,以及对《妈妈咪呀!》“优质的戏剧内容,好听的歌曲,令人印象深刻的现场体验”这三大先天品质的坚定信心。

7年之后,《妈妈咪呀!》中文版的演出场地,从当年的世纪剧院转战到如今的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而它所彰显出的“中国音乐剧产业在这些年间取得的鲜明成长”,更从来都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空话。在外方更为细致的管理和“充满各种限定”的情况下,这一季《妈妈咪呀!》继续深耕世界顶尖的音乐剧制作管理方法及质量管控体系,所有部门都遵照标准、交足功课。于是,当我们身临《妈妈咪呀!》的演出现场,就会发现无论是灯光、音响、服装、换场这些技术层面,还是演员的唱腔、肢体及表演,以及整体节奏的把控,都呈现出一种“全面升级”似的熟练、精确、从容;而这些较之往季的“更上一层楼”,又是如此绵密和微妙,即便观众一时难以说清内里的子丑寅卯,但却发自内心地认同本季演出水准的稳中有升——7年前的剧场余音,终于在2018年冬天得到了最为悠长的回响。

毫无疑问,《妈妈咪呀!》中文版是真正的艺术,既有“化作无形”的纯熟技巧,也有如赤子般坦诚的舞台初心。它在天桥艺术中心的每一场演出,其实都意味着前进一步。就像走在一条路上,我们可以轻松地看到路尽头的塔尖,而当我们确信能够看到尽头之时,又总会有延伸的部分不能一眼看穿。但是,《妈妈咪呀!》中文版总能让我们感到欣慰,因为它始终步履不停、笃定前进;在给观众带去一如既往的亮点和暖意的同时,如润物细无声一般地缩短中国音乐剧产业与梦想前景之间的距离。

《妈妈咪呀!》北京站巡演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将于1月5日结束。别因为误会和偏见,错过这次跨年狂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