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产能过剩(盛虹丙烯腈产能达到78万吨)

丙烯腈产能过剩(盛虹丙烯腈产能达到78万吨)(1)

据盛虹集团官微消息,2021年12月29日,盛虹集团旗下斯尔邦石化二期丙烷产业链项目再传捷报,26万吨/年丙烯腈(Ⅲ)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

丙烯腈产能过剩(盛虹丙烯腈产能达到78万吨)(2)

丙烯腈产能将达104万吨

该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丙烷脱氢工艺,丙烯产能达到70万吨/年,并规划在下游配套建设两套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两套9万吨/年MMA装置及一套21万吨/年SAR(废酸再生)装置,可实现物料的高效内部转化和绿色低碳循环,并将与斯尔邦一期醇基多联产项目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

项目于2020年3月启动建设,分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建设1套7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1套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1套9万吨/年MMA装置等主体生产装置及附属配配套设施;

第二阶段建设1套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1套9万吨/年MMA装置、1套21万吨/年SAR装置等主体生产装置及附属配套设施。

自2016年首套装置投产以来,斯尔邦作为国内丙烯腈行业的核心供应商,目前保障了我国碳纤维生产企业50%以上的原料供应。当前,斯尔邦丙烯腈产能达到78万吨/年,跃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三,降低进口率25%,对于发展风电等清洁能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丙烷产业链项目全面投产后,斯尔邦石化的丙烯生产工艺路线将进一步丰富,丙烯腈整体产能规模将达到104万吨/年,成为盛虹集团“三大百万吨级产业项目”规划中首个全面落地项目,对后续“延链”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354万吨!民营占比将达50%

丙烯腈是国家发展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碳纤维、ABS树脂/塑料、丁腈橡胶、腈纶等。

近年来,中国丙烯腈发展较为稳定。中国丙烯腈生产工厂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东地区,而西北地区只有兰州石化一套装置。之前丙烯腈工厂基本都是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体系,这些丙烯腈生产企业设计合理,上下游一体化装置(丙烯-丙烯腈-腈纶、ABS等)为原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和运输等带来方便。但随着炼化一体化产业的兴起,民营丙烯腈工厂逐渐增多。

丙烯腈产能过剩(盛虹丙烯腈产能达到78万吨)(3)

图片来源:找塑料

而从2021年后续的新增产能投放计划来看,利华益26万吨、天辰齐翔13万吨均位于山东省,江苏斯尔邦三期26万吨位于江苏省。此外,2021年已投产及拟投产的产能中,除山东科鲁尔二期以外均属于民营企业,若2021年的拟在建计划全部投产,则民营企业的产能占比将达到50%以上。国有企业的产能占比逐步萎缩,丙烯腈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预期继续增强。

ABS仍是需求主要增长点

丙烯腈主要用于生产ABS、腈纶和丙烯酰胺等产品。未来ABS仍是支撑丙烯腈需求的主要增长点。

另一主要下游腈纶近几年产能未有增加,行业缺少高附加值及差别化的产品,受到涤纶和粘胶等产品的冲击影响较大。近几年,丙烯腈的其他下游逐步得到人们关注。碳纤维方面,2021年1月,上海石化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开工,精功科技完成首条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国产化,预示着国内碳纤维行业逐步成熟,有望成为丙烯腈下游新的黑马。与此同时,2020年爆发的疫情使得医用手套需求激增,丁腈胶乳行业也得以大发展,但由于整体产能较小,对丙烯腈的需求贡献整体不大。

需求托举不强

而从2021年丙烯腈主要下游的扩能情况来看,截至目前,三大下游中仅有ABS新增漳州奇美45万吨的新产能,对丙烯腈的消费量增长有限。而小众应用领域中,丁腈胶乳的产能扩张节奏持续。丁腈胶乳行业成为2021年丙烯腈下游中消费量预期增长最快的领域。

ABS市场2021年一度表现亮眼,但这种良好势头在四季度随着产能增加而终结。截至目前,部分国产高端ABS价格已跌至年内新低,而低端料也逐步向年初低价靠拢,难以在需求面给丙烯腈以支撑。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潘劲松表示,虽然ABS产能也同步释放,但幅度远低于上游原料,因此对丙烯腈托举作用不强。

此外,从终端需求来看,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网红小家电、5G网络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令芯片需求量不断增长。但由于疫情,加之人工短缺,全球多个芯片工厂出现阶段性减停产,令全球缺芯局势蔓延。受此影响,部分汽车、家电企业一度采取减停产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BS下游企业的开工水平,ABS行业需求增速受限,对上游丙烯腈等原料形成反噬。

而下游除了ABS行业进入产能释放期外,其他行业需求难有大幅增加,丙烯腈消费量很难突破300万吨/年,预计供应将呈过剩状态,市场议价能力减弱,2022年市场难言乐观。

行业供需格局再生变?

综合而言,近期国际原油走势强劲,丙烯腈原料存在利好,带动丙烯腈短期小幅上行。长期来看,国内丙烯腈产能将出现大幅增长,而未来来自ABS、碳纤维及丁腈胶乳的需求有望提升。

展望2022年,丙烯腈行业中仍有吉化(揭阳)等装置预期投产,而下游ABS产能扩张节奏预期加快,累积新增产能预期将达到300万吨以上,对丙烯腈消耗量预期明显增加,届时丙烯腈行业的供需格局将再度发生明显改变。

由于ABS的新产能多集中于2022年下半年投产,丙烯腈成本面及基本面对价格的影响程度将进一步加深,2022年丙烯腈整体价格的运行区间或不及2021年。

2021~2023年中国将新增249万吨/年丙烯腈装置,多套装置集中在2021年投产,且不少装置是炼化一体配套装置,投产的可能性比较大。下游仅ABS发展迅速,其大规模投产在2022年完成,在供需错配下,丙烯腈市场2021年供过于求的局面在2022年将逐渐缓解。未来三年期间不排除部分私营企业或者无配套上下游装置的企业,搁浅丙烯腈投产计划。随着丙烯腈市场逐渐从供应不足向供应过剩转变,未来丙烯腈出口量将逐年增长,形成规模。

而未来丙烯产业链内部竞争将更为激烈,市场竞争格局将由单产品市场竞争演变为产品和产品链一体化的市场竞争,在成本面上对丙烯腈市场难以形成有力支撑。

来源:盛虹官微、金联创化工、卓创化工、化工在线、中国化工信息杂志、斯尔邦石化、中国石油和化工大数据、中化新网等,由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编辑整理

更多内容丨尽在《中国纺织》杂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