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少年杀母的真实故事(14岁的天才少年杀害自己6岁的亲妹妹)

在生二胎这件事上,尊重孩子,让孩子参与,是为了让孩子放下心防,而不是意味着,孩子有最终否决的权利。

二胎家庭的问题有多少?

小时候家里穷,炖的汤第一碗肯定是给弟弟的。

吃饺子的时候,弟弟满满一大碗都是饺子,而我碗里只有半碗糍粑。吃一块粉蒸肉还被嘲笑胖还吃,全家都在笑。

弟弟考上大学办了喜酒,而我没有。

弟弟上大学是爸爸亲自送的,而我没有......这些细枝末节的事,声声刺耳的话,刻在脑子里永远也忘不了。

这些故事的背后,是一个个沉甸甸的童年。

因为父母的偏心,他们甚至一辈子都走不出自卑的阴影。

12岁少年杀母的真实故事(14岁的天才少年杀害自己6岁的亲妹妹)(1)

《隐秘的角落》里,14岁的朱朝阳,就是一个渴求父爱的孩子。

学习上,他是让人羡慕的“数学天才”,即使一个人在家也会认真写作业,成绩一直是全年级第一。

生活中,他也是让人省心的“好孩子”,进门换拖鞋,出门带垃圾,妈妈不在自己照顾自己。

但即使他再懂事、再优秀,却仍然得不到父亲的关注和喜爱。

重组家庭后的父亲,对小女儿百般疼爱,对大儿子却处处敷衍。

儿子考了全校第一,他从牌友的夸奖中才知道。

朱朝阳的衣服都洗得泛白了,鞋子也旧了, 被牌友揶揄“你都不给你儿子买衣服吗?”

他才假惺惺地说今天就是带儿子去买东西的。

但在商场里,他都不知道儿子的脚穿多少码。

现任妻子王瑶和6岁的女儿朱晶晶一来,他便立刻将儿子撂在一边,要带女儿去买新裙子。

独自留在店内的朱朝阳,看着他们幸福的背影,满眼都是尴尬和不适,父亲却丝毫没有察觉。

12岁少年杀母的真实故事(14岁的天才少年杀害自己6岁的亲妹妹)(2)

有一句话说:

“好的亲子关系,一定是没有阻碍和掩饰的,孩子可以无所顾忌地展现他的喜怒哀乐,不用害怕被指责,不用担心被否定。”

很明显,朱朝阳和他的父亲不属于这一种。

同父异母的妹妹故意踩脏了爸爸刚给朱朝阳买的新鞋子,他心里愤怒,却假装隐忍。

因为“我不想让爸爸觉得我不懂事”。

在朱朝阳心里,只要自己乖一点,爸爸就能多爱他一点。

他努力装乖巧、争第一,都只是想取悦父亲。

但事实上,父亲偶尔给他的一点点疼爱,都带着敷衍。

说好了给他过生日,半途就走了;明知王瑶和女儿对他冷嘲热讽,却放任不管。

这种一碗水没端平的爱,渐渐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父亲的偏心,让朱朝阳对妹妹心生嫉恨。

父亲对妹妹的袒护和纵容,让朱朝阳起了杀心。

“没有妹妹,爸爸就只会爱我一个人了。”

最终,当朱晶晶面临危险时,朱朝阳选择了视而不见,甚至狠心将她推下楼活活摔死。

其实很多家庭中,兄弟反目,姐妹成仇,并不是真的有什么不共戴天的仇恨,而是因为父母的不公正。

12岁少年杀母的真实故事(14岁的天才少年杀害自己6岁的亲妹妹)(3)

有句话说,父母偏心,比不爱更伤人。

就像朱朝阳一样,见过父亲是如何爱妹妹,才悲哀地发现,原来父亲不是不会爱,只是不会爱自己而已。

“儿女众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方能家宅宁静。

兄弟姐妹是要谦让,但不能总让一方让,时间长了,父母和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都会有嫌隙。”

———《知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