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

夏日的“水城春”康养旅游景区内,放眼尽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茶林和美丽恬静的田园风光,微风拂来,茶香氤氲、沁人心脾。来自重庆、成都等地避暑团队的游客们换上白族同胞服装后,挎着竹篮,走进茶园通过茶叶采摘体验、白族小镇游览、参加篝火晚会和户外娱乐等活动,沉浸在“19度的夏天,360度的激情”中,感受“康养水城”的夏之清凉。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1)

“水城春”康养旅游景区。图源:天眼新闻

十年前,国发〔2012〕2号文件提出“培育‘凉都六盘水’等一批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曾经“一业独大”的六盘水,逐渐摆脱了对传统资源路径的依赖。随着贵州省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六盘水的召开,六盘水的旅游业发展得以破冰启航。这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在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上,蹄疾步稳,焕发生机。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2)

美丽牂牁。王立扬 摄

十年来,六盘水顺利完成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的华丽转身,六盘水的凉,成为深入城市骨髓、带有城市特色的一种凉,提高了“中国凉都·六盘水”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此时的旅游业已成为六盘水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这里真是太凉快了,‘中国凉都’果然名不虚传,我们准备在这里多玩一段时间再回去。”来自重庆的赵先生和妻子廖女士到六盘水已经有十多天了,每年七、八月份是重庆最热的时候,今年他们早早就决定了要到六盘水来自驾游避暑,在自驾群里听大家说有些景区早晚有点冷,为此,他们还准备了厚外套、羽绒服等。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3)

水城古镇。(资料图)

凉都夏季的凉爽,来自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六盘水地处贵州西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沿,乌蒙山北麓,地跨北纬25°至26°,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特点,为六盘水的四季清凉提供了必要的海拔高度与气候环境。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4)

水城河畔。(资料图)

六盘水因具有“凉爽、舒适、滋润、清新和紫外线辐射适中”的独特气候特点,早在2005年8月就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六盘水,将“凉”当做城市文化名片,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每年盛夏之时,六盘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和“凉都国际夏季马拉松赛”已成为六盘水城市形象的“当家”品牌,成为300多万六盘水人民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和赛事。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5)

凉都国际夏季马拉松赛。(资料图)

“邂逅一场雪,恋上一座城!”“走,坐上高铁游凉都!”这既是来凉都旅游的游客发出的感叹,又是本地民众的心声,更是六盘水市大力推动体旅融合发展的结果。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6)

玉舍国有林场。

十年前,玉舍国有林场在一块空地上建起一条雪道,这是贵州省首个高山滑雪场,“那时滑雪服也就一两百套,配套设施和教练都没有。”玉舍雪山滑雪场总经理戴东辉说,滑雪场仅仅依靠向游客租借滑雪服来维持运营。

作为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六盘水以“凉”字破题,突破了“滑雪不过山海关”传统思维,迎来了体旅融合的“新风口”,令冰雪旅游“出圈”。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7)

冬季滑雪赛。(资料图)

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六盘水抓住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契机,创造性将六盘水“冷资源”变为“热资源”,建成“林海雪原”玉舍雪山滑雪场、“冰雪童话”梅花山国际滑雪场和“云上雪野”乌蒙滑雪场3个北纬26度以南、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天然滑雪场,填补了贵州冬季旅游的空白。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8)

玉舍滑雪场。姚咏 摄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9)

梅花山国际滑雪场。(资料图)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10)

乌蒙滑雪场。(资料图)

“这些年我们每年寒假都带着孩子来六盘水滑雪,除此之外,还可以享受这里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身边的不少朋友看到我们每次来游玩的照片和视频,纷纷到这里来度假!”武汉游客张云开心地跟记者分享。

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再到“南国冰雪城”,六盘水的“冷资源”逐渐变成了“热经济”,冬季旅游市场日渐成熟和繁荣,产业规模基本形成,冰雪旅游成为了六盘水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如今,三大滑雪场总规模约63.77万平方米,平均海拔2400米,每日能同时容纳约1.5万人滑雪,日最大接待量预计3万人左右。

在白雪皑皑中叱咤驰骋后,再来泡一泡高山温泉,更是惬意。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11)

廻龙溪温泉。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12)

刘官胜境温泉。

地热资源丰富的六盘水,有的是热气氤氲的温泉。六枝龙井温泉、廻龙溪温泉、盘州胜境温泉、盘州娘娘山温泉、水城百车河温泉、钟山恩华温泉……每一处都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一处都能让您在热气蒸腾中享受“冰火两重天”的体验。冰与火的诗画填补了这条风景线上“冬”的空白,成为最独特的风景。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13)

凤池。郭君海 摄

走进市中心城区的凤池,空气清新、流水潺潺,一叶轻舟从微波荡漾的湖面缓缓而出,曲径通幽的小道上,杨柳依依、鲜花怒放。湖边栖息着白鹭、红嘴蓝鹊、赤麻鸭等鸟类,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好不惬意。

“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一凉都”。蓝天白云、青山葱翠,鸟语花香、绿水绕城,中国凉都·六盘水,一步一景、全城皆景。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14)

瑶池。(资料图)

一座座公园、一处处绿地、一个个湖面、一只只小鸟与城市相伴交融,一幅“城在景中,景在城中”水墨画卷越绘越美、越绣越有魅力。

近年来,怀揣“中国凉都”金字牌,又打造“南国冰雪城”新名片的六盘水,按照“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的理念,谋划全域旅游,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上谋突破,旅游产业发展出现质的飞跃,对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也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凉都·六盘水的山川人文之美。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15)

韭菜坪。李林 摄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16)

乌蒙大草原。李群友 摄

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市为目标,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围绕休闲、运动、康养、度假等主题,挖掘优势旅游资源,重点开发打造纳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的妥乐古银杏、牂牁江、乌蒙大草原、野玉海、韭菜坪、百车河、哒啦仙谷等一批特色旅游景区,实现由单个景点观光向打造旅游片区的转变。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17)

妥乐秋惹游人醉。(资料图)

充分利用旅游业关联度高、行业带动性强的优势,积极探索“旅游 文化”“旅游 体育”“旅游 农业”“旅游 工业”等发展模式,打造旅游产业新业态。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18)

凉都体育中心。孙大方 摄

同时,进一步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把景区、景点、线路整体规划,有机串联、全域开发,促进旅游产业化迈上新台阶,带动更多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仅“十三五”期间,全市旅游业就带动9.8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19)

盘州市新民梯田。蒋泽 摄

通过连续举办七届全市旅发大会,打造出A 级景区 54 个,其中 4A 级景区 13 个,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 9 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五星级旅游饭店实现零突破。盘州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钟山区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验收,六枝特区、水城区申请省级验收。

“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全球避暑名城”“中国健康城市”“美丽中国·十大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休闲城市”……一个个桂冠背后折射着全市旅游业质的飞跃。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20)

哒啦仙谷。姚祥林 摄

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全域旅游风帆劲)(21)

凉都城区。(资料图)

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

六盘水的旅游发展蓝图并不止于此,今后还将继续围绕“旅游 ”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康养和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把“多产业融合”作为创新业态、丰富产品、深化联动的关键,赋能六盘水旅游风驰电掣,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流连忘返。

徐鷃 六盘水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熙妍 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