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孝有三是哪三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民间,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对年轻人结婚后不急着要小孩的,往往会用一句老俗话告诫他们,这句话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不孝有三,除了在“无后为大”这件事外,另外两个不孝是什么事,你知道吗?

人不孝有三是哪三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

今天我们就聊聊古人认为最不孝的三件事,都是什么。

我们知道古时候人们的家族观念很强,传宗接代,为了家族开枝散叶,是每一个家族中的男性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能不能为家庭,为家族增添人丁,尤其是男孩,就成了人们衡量这个人是否孝顺父母,是否重视家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人不孝有三是哪三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2)

所以“不娶不生,绝祖先祀”,被古人视为最大的不孝,所谓不娶不生,也就是不娶媳妇,不生孩子,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丁克一族”,现代社会持有这种观念的人不在少数,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古代封建社会中,人们无法接受啊,他们认为男人一旦成年,必须要结婚生子,由于受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影响,生了女孩都不行,必须生个儿子才算是延续了家族的香火,儿子生的越多,就预示着家族人丁兴旺,才是对父母长辈最大的孝顺,否则就是忤逆不孝。

人不孝有三是哪三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3)

第二种不孝顺的事是“家穷亲老,不为禄仕”。意思就是说,家中生活贫穷,父母年事已高,但是仍然窝在家中,不去想办法挣钱养家,或者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人不孝有三是哪三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4)

其实这就是我们讲的传统意义上的孝道,“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父母年纪大了,没有了力气再去养活我们,这个时候,我们理应扛起家庭的重担,上赡养父母,下抚育子女。就连羊羔都懂得跪乳,乌鸦尚知返哺,何况人呢。再说了赡养父母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一个传统美德,民间关于孝顺父母的“二十四孝”更是广为流传,所以在古人眼中除了为家族延续香火,开枝散叶外,“孝顺父母”位居第二,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孝顺的一个重要标准。

人不孝有三是哪三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5)

第三,无论父母是否正确,只要父母说了,就坚决按父母说的去做,这种做法也被古人视为“不孝”。

人不孝有三是哪三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6)

这种做法被古人称为“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就是说不管父母长辈的决定是否正确,一味地曲从,不加思索,也就是对长辈的“盲从”。如果父母的决定一旦是个错误的,事情的结果将会把父母置于一个不仁不义的地步,这种后果就是做子女的盲从造成的,所以古人也把这种行为归为“不孝”的范畴。

人不孝有三是哪三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7)

中国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孝顺父母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人的美德,虽然历经岁月变迁,人们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儿育女也不像以前那么重男轻女了,但是“孝顺父母”依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每个人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毕竟“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不能仅仅停留在嘴上,这是需要真真切切,脚踏实地的行动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