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老财强娶民女为妾(单身汉求秃尾巴老李)

看民间故事,了解民间传统民俗文化。欢迎各位网友,民间文学、民间故事爱好者关注《墙根故事》。——本故事源于民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地主老财强娶民女为妾(单身汉求秃尾巴老李)(1)

乌龙山(山东日照岚山区中楼镇境内)后有个清水河,河边有个河峪村,每年夏天炎热人们便到河涯沙滩上乘凉。男女老少坐了一河涯,每次都是听柳老嬷嬷讲故事,她讲的故事呀:叫人听了喜得肚子疼,终生难忘。这不七十年前柳老嬷嬷讲的故事,至今还印在柳兴昌老人的脑子里。

这晚天气晴朗,满天星星映在清水河里,人们跷首以待等着柳老嬷嬷讲故事。柳老嬷嬷在河边洗手,又洗了把脸,便站起来往回走。大家瞅着她。只听柳老嬷嬷说:“您知这河为什么叫清水河吧!”大家说不知。老嬷嬷来劲了,说:“这是大清朝给改的,原来叫柳子河,姓柳的住这吗?柳家为什么人旺,那是秃尾巴老李给咱柳家祖上当的媒人,还惊动了月老、南极仙翁、土地老爷和土地奶奶,你说能不旺吗?说着说着一腚排在了沙滩上。

众人不语,想听柳老嬷嬷讲乌龙山上貔狐子故事,谁知她却讲了个使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她说:“听说这件事发生在大清乾隆年间。”此时老嬷嬷问所有人,“你们说大清是什么意思?乾隆又会是什么意思?”大家说不知。“不知道我就和你说。大清是外来的土匪,他们逼死了明朝皇帝崇祯,他们坐了皇帝管着咱们,不叫咱们喝茶叶水,都得喝清水,黑衣服不叫黑衣服叫清衣服,绿草不叫绿草叫青草,还完了帐叫清帐,头发不叫头发叫青絲,好官不叫好官叫清官,凉快不叫凉快叫清凉,练嗓子不叫练嗓子叫清嗓子,……反正什么事不说清是不行的,因为是清朝吗。乾隆这个皇帝比谁都厉害,他向你要钱,你要不给他,他拿着铁钳子,钳你的喉咙所以才叫乾隆。”虽是按他的思路胡说一气,可大伙听的却是津津有味,就爱听他胡侃。说说咱祖上的事吧!

早先咱村柳家就娘俩过日子,儿子是娘的橛子,男人没有了,儿子是娘的希望,十有八九不会再嫁。如果生的是姑娘,情况会不同。如果你不嫁人,婆家人会把你赶走的。因而这个寡妇就决心把这柳家后代拉扯成人,虽受了些苦,风里来雨里去的儿子都二十岁了,因为穷也没划拉上个媳妇。人长得不错,脾气也好,一个穷字到三十也没见媒人上门。那时媒人都是贪,没钱她不给说媳妇。此时母亲年过六十,儿子的婚事一直挂在心,常为儿子的事流泪。

儿子看在眼里,只是好言劝慰,说到伤心处抱头痛哭。这事惊动了邻舍,都来劝慰。有邻居说:“何不叫儿子上乌龙山求秃尾巴龙老李帮忙,一准能行。不是有求必应吗。”为娘的只好叫儿子去试试吧。儿子不好意思,老娘就嘱咐他别害羞,并给准备了牲供和纸锞,专等五月十三日秃尾巴龙老李回来时去求他。

这天,儿子按时来到龙潭下,正好秃尾巴龙来的时间不长,正在休息,忽听有人向他祷告:“我是河峪村某人,年已三十未结婚,自幼丧父,母亲已60岁了,为我的事愁坏了身子,俺娘俩恳求龙王帮帮我这苦命的人,好歹给找上个对象……”说到伤心处,热泪流出来,滴到龙潭里去了,引发了老李的同情心。祷告完毕,儿子瞌了三个响头,老李只觉得龙潭筛筛而颤,这又激发出老李的同情心。

三个响头用力过猛磕破了,鲜血又滴在了龙潭里。老李看在眼里,这柳家小子还真虔诚,顿时慈悲、同情、怜悯之心变成决心,一定帮他的忙,完成他的心愿。是的,老李是有求必应,但替人找媳妇可是头一回遇上这事。

咱不说老李,单说那人祷告完毕,自觉心中石头落下去了,轻松了许多,由于劳累不知不觉中趴在龙潭边睡着了。迷糊中只听老李说:“你的事我一定帮忙,回家告诉你母亲,等着接媳妇吧!”醒来时,竟是南柯一梦。他高兴地回到家,将梦中之事说与母亲听,娘俩赶快向乌龙山方向拜了三拜,便耐心等佳音。

这里秃尾巴龙老李可就犯了愁,我的任务是为民司雨,能办的好事都办了,但是说媒当红娘是赶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此时的老李真是老婆娘趴在屋脊上,有劲使不上。不办,对不起天下人送的“有求必应”四字。办吧,很为难。好在秃尾巴龙老李聪明,一会就想出办法来了。

求人呀,去求月老呀,月老是管这事的,找他准成。于是驾起祥云,一会便来到月球上。见月老正和南极仙翁在下棋,那个聚精会神劲,老李进来都未察觉。老李咳嗽一声,二人抬起头,见老李在面前,多少有些意外。月老说:“老李呀,你不在龙宫逍遥,不远万里来到本宫这是为什么?”“我是受人之托,有事小弟道行浅薄帮不上忙,因此到这里求你。”月老说:“你也太谦虚了,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你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力劈昆仑,就连水淹九州也是易如反掌,什么事难住了老弟?”“有人求我说媒。”

月老问:“何方人士,姓字名谁?”老李如实相告,月老一听打了个寒战,就对南极仙翁说:“哎呀!我光贪和你下棋,使人家耽误了五年幸福,咱怎么去补偿人家?”南极仙翁说:“咱不是才下了五个时辰棋,还没决出胜负呢,怎么就耽误了五年呢?”月老说:“老兄你忘了,天上一时下界二年呀,咱二人得加倍赔偿人家。”南极仙翁说:“我赔他二人每人增加阳寿十年。”月老说:“我赠他们红线一根,祝他们一生幸福,儿女满堂,代代兴旺。”老李替未来的夫妇谢过二老,又驾起祥云回到了乌龙山。这次紧张而来、高兴而回,做事千千万万,从没办个这回事,现在办成了,虽然劳累但也值得。

秃尾巴龙老李稍稍休息后,便来到土地庙,见一幅对联:上联是“庙内无僧风扫地,”下联是“台上无烛月为灯”,横批是“穷神一双”。于是就喊:“土地在家吗?”土地爷一听立即从小庙里出来,赶忙跪下:“不知龙王驾到,有失远迎,请龙王恕罪。”老李说:“起来吧!咱是老邻居了,又是家乡神,不要如此多礼。实说吧!有件事麻烦老兄。”土地说:“请到庙里坐下再说。”

进了小庙,真够寒酸的呀,小土炕上连席子都没有,土地婆正坐在炕沿上缝补衣服,见龙王到了,立即下炕施礼。老李说:“免礼罢,老邻老居地那来这么多礼节,我是求您俩办件事的。”土地爷两口子忙说:“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只要办到的保证办好。”老李说:“你俩发财的机会来了”。土地爷说:“有什么财发,小神只管黎民户口,还有什么外快可发呀!“有的,有的,你俩可将门上对联改掉。”“只要发了财一定改,一定改。”“好吧!”秃尾巴老李说,“今日来是替河峪村柳某来求您俩给他说媒。”

土地爷说:“俺办,这是个好事呀,可说媒得用月老的红线才成。只要有了红线,媒成之后,即使奉献百万,也全归了月老,给俺俩点回扣就行了。”老李说:“这你别担心,红线我已替你讨来了,不管多少钱,全归您俩。条件是,人要美丽、年龄相当。”土地爷一听高兴了,立即取出辖地户口簿,一目数行地查起来三十岁待嫁的闺女来。

老李一旁看得出神,心想:别看这个小老儿外貌平常,一目十行的学才可不简单呀。但翻的这样快,能查清吗?便对土地说:“你这么潦草,能查准吗?”土地说:“我查户口叫你看看,表示认真地样子,其实每家每户,男女老幼,年龄、婚否都装在我肚子里。如果没这本事管什么户口。实话对你说吧:这地方人鬼,为了躲土匪,16岁就出嫁,哪有挨到三十的大闺女。”老李说:“只要般配,寡妇也行。”土地说:“某村某人年三十,人才出众,上年丈夫死了,没有孩子,公婆怕惹出丑事,逼她嫁出,去掉这个负担。”听到这里老李取出红线交给了土地。土地高兴,想着这次媒成能发大财脱贫,去掉穷神这个名。

当夜,土地婆手执红线直奔某村小寡妇家,将红绳一扔,只见那红绳一下就把寡妇拴住了,然后托了一个梦,告诉他明天有媒人来跟她走就是了。又对这家公婆托了梦。这家各有各的想法,梦中这事皆大欢喜。土地婆又手牵红线另一头到河峪男方家,用手一兜又将男的拴住了。土地婆又托梦给他娘俩,叫明天头午迎亲,说这秃尾巴龙托土地神给办的,现老李已回了黑龙江,你要答谢就到土地庙去吧!”又去某村托梦给一个年轻媒婆,说明天到某村说合某寡妇,并领到某村成亲。

这媒婆年轻美丽,人送外号三快:腿快、嘴快、办事快。油嘴滑舌,什么事经她一说便成了,不用第二趟。特别说二道门子寡妇再嫁,那是她的拿手戏,她得了这个梦后,一夜失眠。第二天一早,换身单衣,简单地梳理了一下。你看她不抹发油黑黑透亮,不点烟脂嘴唇红。只见她三步并作两步走,两步并作一步量。媒婆一进门,那翁婆先开口了:“你是为我家媳妇提媒的吧?”“是的。”“你怎么知道的?”“是土地婆托梦叫来的。”

媳妇收拾好东西拜别而去,这家二老不免有些心酸。这媒媳二人大步流星,时间不长便来到了男家,还未到门口,老远就看见有娘俩在门口等候。心想这便是了。到了门口,儿子将这二人来上下打量。心想,这两个人一样漂亮,到底哪个是呢。人家媒婆是干哈吃的,一眼就看出了其奥妙:“你不必看我,我,你是没有份的。”直把那个男的说脸红了,羞得低下了头。自觉有生以来头一次有这味。正慌乱间,媒婆已将媳妇推了过来说:“这才是你媳妇,快领回家吧!”进得门来,二人双双跪下给老母亲磕头,直把老妈妈喜得合不拢嘴。

这真是八方皆大欢喜,老李头一功。三日这天青年带了许多纸锞和供品来谢土地爷。土地爷早把改好的对联贴上了。只见上联:庙小神微财运大;下联:个矮貌丑文才高,横批是:富极一方。从此土地爷脱了贫,成了福神。​

本民间文学作品由《墙根故事》团队主创人员宋成泰、刘明照、陈金鹏等整理创作的原创民间文学作品。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欢迎关注“墙根故事”,莒国文化,源远流长,精彩故事,与您分享。编后:欢迎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和见解,同时也欢迎分享您身边的精彩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