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区第二小学骨干教师示范课(呕心化春雨倾情向未来)

近日,2022年度合肥市第五届师德先进个人遴选认定结果公布,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第二实验小学沈家莉老师荣获2022年度合肥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半截粉笔,写不尽爱生如子;一根教鞭,勾勒出人生春秋。

在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第二实验小学这片教育热土上,有这么一个人,她执着地倾注满腔热情、辛勤地奉献无悔的青春,在付出与收获中,践行着“师者初心”,她就是沈家莉。

她的故事充满了艰辛,但她的故事也充满了力量。

从教25年来,沈家莉一直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兼职班主任工作、工会委员。2010年爱人重病,孩子年幼,她工作、家庭一肩挑;2013年爱人离世,她强忍悲痛,坚守岗位。她高标准要求自己,用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高度负责的执着追求,成为同事、领导、家长口中的“好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奉献的精神,播撒爱的种子。

港城区第二小学骨干教师示范课(呕心化春雨倾情向未来)(1)

一个信念:栉风沐雨 忘我耕耘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沈家莉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关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

在日常教学中,沈家莉不是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她总能带着饱满的教学精神,俯下身子,用自己的真诚去点燃学生心里的火花,用自己的教学激情和教育智慧去唤醒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因此,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浓厚,她的两个班数学成绩在年级中总是名列前茅。当同事问起她的秘诀时,她总是笑着说,跟孩子们交朋友,用“心”和“行”去和他们“打成一片”。正如她一直奉行的教育格言: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引领孩子!

一直以来,沈家莉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用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

小峤是她班上的一名转学生,父亲离世,母亲是聋哑人,为了让她受到更好的教育,他的舅舅把他从老家接到合肥读书。刚入学时,孩子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不太适应,不爱与同学交流,成天懵懵懂懂,经常不是忘记带课本就是忘记带学习用具,舅舅很焦虑。

沈家莉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心里别提多担心了,她多次上门开展走心式家访活动;和家长促膝交谈孩子在学校表现情况,共同商讨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多次安慰家长:“不要着急,孩子需要适应新环境,慢慢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小峤很聪明,尤其在学习数学方面领悟性很高,便常常在课堂上寻找机会鼓励他发言,而他的每一次发言,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慢慢地,小峤变得积极阳光了。 此外,她还经常自掏腰包给小峤购买学习用品;利用午休时间给他补课、辅导作业。她总是及时耐心给予小峤舅舅答疑解惑孩子的教育问题;她总是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解家长之所忧,打造一个有温度的教育!

涵涵(化名)是沈家莉所带班级的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五年级下学期时,孩子父母突然离异,给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涵涵同学思想情绪极不稳定,经常上课无精打采,课后不写作业,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为了缓解孩子情绪等问题,沈老师果断决定担当临时妈妈角色,及时弥补家庭缺位;耐心细致陪伴孩子聊天、运动、读书和学习等;给予慈母般的关怀和温暖,帮助孩子从厌学的边缘拉了回来,让家长感激不尽。

沈老师温柔地一次次替孩子擦拭眼泪,并不断地鼓励孩子“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冲着这份信任,涵涵同学又重拾信心,最终没有辜负沈老师的期望,六年级毕业考的数学成绩又重回了巅峰。毕业时,涵涵同学噙泪与她拥抱,就像在与一个陪伴六年的母亲告别一般,充满了不舍与感激。

师恩难忘,毕业多年后,涵涵在《江淮晨报》“亲爱的老师,我想对您说”教师节专刊中真情表白:或许她可能不知道,她的一句鼓励和肯定带给我莫大的动力。感谢沈老师六年来对我的鼓励和教育,为我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就了今天这个优秀的我,谢谢您!我亲爱的老师!

港城区第二小学骨干教师示范课(呕心化春雨倾情向未来)(2)

一句承诺:赓续初心 无私奉献

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5月,沈家莉的爱人检查出胃癌,爱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在爱人生病的几年中,她工作、家庭一肩挑,在单位时,时刻担心爱人的安危,在家里又牵挂班上孩子们的学习,每日备受煎熬。

2013年8月,无情的病魔带走了相濡以沫的爱人,她悲痛万分。新学期开学在即,同事们纷纷表示帮她代课,让她在家休息。但她的心始终放不下两个班86名可爱的孩子们,坚持不给大家添麻烦,默默地抹干眼泪,把巨大的悲痛埋在心里,坚守岗位;从不懈怠,生命之花为教育绽放。

新的学期,教室里,孩子们一个个伸着小脑袋,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中见到的依然是那个淡定从容的沈老师。家长们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纷纷含泪表达谢意,心疼地说:“遇到这样的老师,真是孩子们的幸运!”

二十五年年来,她始终如一日地坚持以校为家,恪尽职守。无论是对待教学工作还是班主任工作,她都有着非常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她的话说,只要生命不止,就奋斗不歇。

2017年,在学校党支部与工会的信任和认可下,她成为了学校工会委员。在担任学校工会委员一职后,她利用工作之余学习工会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工会职能,并学以致用,使自己能够胜任本职工作。2022年4月,沈家莉与校办公室合作精心策划、导演的合诵作品《大写的中国》在安徽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办的“喜迎二十大 云上飘书香”主题女职工云诵读活动中,从1020个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安徽省一等奖。

由于太过劳累,旧疾复发,常常痛得直不起腰,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她悄悄带上护腰步履稳健地走上讲台,不让学生落下一节课。她努力帮助广大教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联系、组织大家体检、为大家购买职工互助保险、每年春节上门慰问退休教师等,使全体教职工真正感受到包外二小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港城区第二小学骨干教师示范课(呕心化春雨倾情向未来)(3)

一份真情:漫步“云端” 守护幼苗

“疫”无情人有情。2020年春天,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阻断了学生们迈向校门的脚步,包外二小根据合肥市疫情防控要求实施闭环管理。

学校要求做到“停课不停学”,她就不断给自己“充电”,积极准备教学内容,为班级录制微课、制作课件,并精心设置相应的练习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不掉队,每次网课都要对迟到、旷课的学生进行统计,并及时与家长沟通,督促孩子按时参加在线学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她总是第一时间回复,反复讲析,百问不厌,直到学生听懂为止。

“云课堂”开展后,她与学生同步上网课,并做了详细的听课笔记,课后截取重难点在线上分享,并反复强调划重点。对孩子们提交的作业,她第一时间进行批改,然后对图片进行编辑,画错误点、指出存在问题,再反馈给孩子和家长。

此外,还经常通过“云课堂”与孩子们互动聊天,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和情绪,适时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居家隔离不隔爱,上好网课,战胜疫情。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她每天早早来到学校,给教室消毒,及时打开教室门窗,保持通风,做好迎接孩子们到来的准备,为孩子们创设了明亮整洁、干净卫生的学习环境。

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沈家莉把所有的爱倾注在她的教室里,她甘当学生向上、向善、向美的启明灯。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

多年如一日的坚守,正是当今最难能可贵的精神。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孩子们的爱戴和家长们的信任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一面面家长送来的大红锦旗便是一枚枚闪耀的勋章。而她,也将继续在三尺讲台上,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砥砺前行,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更多的家庭中!(图/文 王军 朱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