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和他的闺女结婚 老魏姐夫死了戏瘾一上来

#生活有温度#戏迷老魏

戏迷老魏的姐夫死了,他去吊唁。到那一看,有戏班正给全村人唱戏。老魏一看,戏瘾就上来了,跑上去也来了一段。刚下台,有人跟他说:这回你包场吧,戏班子跑了!

老魏爱唱评剧,是出了名的。那时,常有大大小小的评剧团走马灯似的来乡下演出。

那天,邻县来了个评剧团。老魏骑上自行车就去了,他将车放在了一个相熟的朋友家,正巧碰上了男主角,原来他就住在其朋友家。人家就告诉他,那可是马泰的亲传弟子。老魏不耻下问,一口气问了不少唱戏应该注意的问题。

老魏记住的是:上场前五分钟水要喝足,五分钟后就不能喝了,否则会一口气砸下去。再渴咋办?那就找个背人的地方,吼上几嗓子 ,要不就顶多吃个小苹果。唱时,要学会用气,气在一个叫横隔肌的地方托着,用多少给多少。而人一上场,眼皮就要撩起来,做到“上场如老虎,下场如绵羊”。

老魏的嗓子不赖。原先唱马泰,后来教女的,嗓子就变高了,改为小生。有一回,遇上县评剧团团长,团长成心要考他,就说:“我去魏荣原,你唱马泰。试试!”老魏很认真,张口就很有味:“倒便盆,拉风箱……”就这一句,团长立刻刮目相看,一把拉住他,说啥也要将他弄到县剧团去。他回家跟老爹一说,不中,家里那么多人张口等着吃饭呢,离了农村肯定活不了。

结果呢,他没去成,还是土里刨食。

儿子在山东赤平有一个工程,做广场喷泉,让他去看堆儿。晚上没事瞎遛达,听到有悠扬的音乐传过来。

凑近一看,原来是有人打场儿正唱评剧。一个大姐反串唱马泰,是《夺印》选段“劝广清”。一曲唱罢,老魏大喊:“好啊!”那女人一听立刻指着他说:“你是G调嗓子!”老魏摆摆手,不是不是!女的又说:“没错,小生嗓子!”

于是,许多人要求老魏唱一段,左推右推,架不住都劝,于是,老魏来了一段《野火春风斗古城》选段“杨小东在狱中”:“狗强盗打得我周身麻木……”刚唱三句,那女人就说,:“别唱了别唱了!”

周围人不干,质问:“刚唱几句,为啥不让人家唱了?”

那女人无奈地说:“再唱,我们没法在这演了!”

老魏知道自己惹祸了,连连揖手,退出了人群。

老魏和他的闺女结婚 老魏姐夫死了戏瘾一上来(1)

这时,一个团长模样的人走过来,客气地问:“敢问这位先生家住何处?我们好登门拜访!”

老魏诚惶诚恐,一指远处:“你看那帐篷,我就是个看堆儿的,听见这热闹就过来了,多有得罪!”

团长笑笑,并未答话。入夜,帐篷外有人找老魏,他赶紧出来一看,原来是那个团长。团长先是寒暄一番,夸老魏功底深,扮相俊。然后话锋一转,表明了来意。

原来县里正搞评剧大赛,想请老魏出山代替他们团去参赛,以拔个头筹。老魏听了,连忙说:“千里地朋友千里地威风。你们能高看我一眼,我真是打心眼里高兴。我就是农村人,实打实地说,恕我不能前往,因为我也好歹领个评剧队,我给你出了这个头,万一这事传出去,名声就坏了。”

老魏掉头就钻进了帐篷。

老魏有个没出五服的姐夫去世,享年82岁,农村讲是老喜丧。他去吊唁时,就见有姐妹几个正唱评剧。虽很卖力,却很少掌声。

五里八庄的都知道老魏会唱几句,看他来了,就撺掇他来几嗓子。他推托说,别闹!我姐夫没了,我咋能这时候不开眼呢?人们就喊:老喜丧,没事的。

这时,二姐听这边热闹就走过来。说:唱吧!

老魏立刻来了精神,就唱了《人面桃花》里的“三春杨柳”一段。

“辞家望登龙虎榜,名落孙山空走一场。借酒消愁信步而往,但只见一束桃花压短墙……”

这段刚唱完,就有人跟他说:“你回你唱个够吧,算你包场!”

他不解其意,忙问:啥意思?

来人说:“你正唱着,那四姐妹跟我说,赶紧找车把他们送回去,我们遇上高手了。这不,刚才支钱跑了。”

老魏明白了,这是砸人家场子了,他这个后悔啊!从那之后,遇到类似场合,嗓子再痒痒,众人再起哄架秧子,他也不再逞能了。

他认真地说,这不仅关系到人品,也是戏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