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全文免费听 壹点音频有声书诗经

《领读经典》首部有声电子杂志:跟《诗经》学怎么撩小哥哥小姐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几千年过去了,诗经中的句子如今读来依然触动人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山东大学推出课程《领读经典》,大学教授们带我们走进文学圣殿,剖析领悟27部中外经典名著。第一部解读作品《诗经》完结后,音频事业部推出有声电子杂志《读诗经·思无邪》,总时长为100分钟。让我们用看一部电影的时间走近诗经,聆听那些流转千年仍不褪色的爱情,学学几千年前的人怎么撩小哥哥、小姐姐。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这是《郑风·褰裳》中的小姐姐在“撂狠话”,你要是喜欢我,就提起衣角趟水过来找我。你要是不喜欢我,也还有别人喜欢我。臭小子,你狂什么狂!

“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这是《郑风·溱洧》中,少男少女打闹调笑,送一支芍药花时萌芽的爱情。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这是《卫风·有狐》中,一位少女询问心仪男子:有没有人帮你做衣服,如果没有,我可以啊!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是《诗经·卫风·木瓜》中,不计回报、永以为好的爱情。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这是《郑风·出其东门》中,小哥哥纵然眼前美女如云,只想择一佳偶、相守一生的爱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国风·郑风·子衿》中,有姑娘在抱怨意中人:就算我不去找你,难道你不能来找我吗?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邶风·击鼓》中,要出征的丈夫对妻子许下的誓言。

诗经中有浓烈的爱情宣言,也有委婉曲折细致隽永的情话诉说。

读诗经,只读爱情太过单薄。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诗经为后世提供了文学的典范。

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经的创作时间跨越500多年。这305篇诗歌中,有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同时段,可以跟诗经相媲美的,只有《荷马史诗》。

诗经全文免费听 壹点音频有声书诗经(1)

IC photo

《诗经,思无邪》

两千年前的人爱唱歌。

春天里,他们会唱山歌抒发情感。

挖到野菜、燕子返巢、山坡上春花绽放,或者看到了心仪的女孩......

各种各样的歌谣,娓娓唱出,勾勒出优美朴实的图画,这些,都收进了一本书,那就是诗经。

诗经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时间跨越500多年,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堪称“周史”。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来源分别是机构作诗、文人献诗和机构采诗。

诗经是礼乐文化的产物。周代兴盛礼乐文化,集合为歌曲集。

同时段,西方流行叙事诗、史诗。如:荷马史诗。

孔子评《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

第一篇 咏情

以歌传情,是古人在文字不发达时抒情的方式。

诗经中的爱情,纯真而浪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让我们来看看《诗经》中几首镜头感很足的诗,一起欣赏远古时代那些美好的爱情。

三月三对歌:

三千年前,郑国的溱河和洧河旁,青年男女在此游春。

当时郑国的风俗,三月上巳日这天,人们要在东流水中洗去宿垢,祓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宁。

于是,这个明媚的春日,青年男女相会一起,他们有的借机互诉心曲,表达爱情。因为爱情,这个春日,也显得格外的纯美。

三月三是宗教节日,男男女女相聚,时常迸发出爱情的小火苗。

唱歌送花、赠物定情,这是恋爱的味道。中意你了,“赠之以芍药”。不过古代的“赠之以芍药 ”,应该是“赠之以牡丹”。

《诗经·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 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于且乐。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水边的爱情:

你要是喜欢我,就提起衣角趟水过来找我。你要是不喜欢我,也还有别人喜欢我。臭小子,你狂什么狂!

《国风·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姑娘追小伙儿:

有狐绥绥,有个小伙子在溜达,有没有人帮你缝衣服?

这是一个主动的姑娘,在撩小哥哥。

《国风·卫风·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

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男女对歌:

热恋中的卫国少女,不辞路远,把心爱的恋人送过淇水、到了顿丘才告别。

《诗经·卫风·氓》(节选)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俩人互相倾慕,但是都在等待。

你太远了,不靠近我。

《诗经·国风·郑风·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美女如云,我只喜欢穿白裙子的那位姑娘。

《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惦记总不停。就算我不去找你,难道你不能来找我吗?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中很少有极浓烈的爱情宣言,大多是这样委婉曲折的情感抒发,显得细致而隽永,却真挚而动人。

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诗经为后世提供了爱情文学的典范,形成了许多诗歌创作的经典意象。

诗经全文免费听 壹点音频有声书诗经(2)

IC photo

第二篇 明志

诗经里爱情诗占了一半以上,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用来明志。

这些诗描述的内容是为了表达主观的心意。

古诗中类似的明志诗作有很多,如孟浩然有一首诗名为《岁暮归南山》。

此诗为孟浩然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

首联记事,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

颔联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颈联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

尾联阐发愁寂空虚之情。

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富有韵味。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心情郁闷。

但是创作背景却很有戏剧性。

据传,当年王维邀孟浩然来家里叙旧,谁知唐明皇来了,

孟浩然情急之中藏在王维的床下。

而王维则对唐明皇实话实说,称孟浩然在这里。

唐明皇很高兴:“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

随后让孟浩然从床下出来。

闲聊时,唐明皇问最近有没有写诗,孟浩然便诵读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当读到“不才明主弃”这句,唐明皇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意思是,你自己不走仕途,干嘛污蔑我没有重用你。

随后便把孟浩然发配。

后来孟浩然又写了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为的就是求一份职位。

可见古诗里除了抒情表意之外,还有人写诗用来给自己求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综合来看,中国古诗的内容庞杂多样,《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全文免费听 壹点音频有声书诗经(3)

IC photo

第三篇 寄思

文学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不道破”成为了美学的重要标准。

通过“比兴”手法,文学完成了蜕变,审美情趣也由此增加。

以歌传情,唱歌对歌的直白叙述是白描、赋。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都是直接表达了自己浓厚的感情。

而比兴,在诗经中的运用不少于白描,多借用花木瓜果、场景表达感情,借景与意境创造抒情。

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之意。

《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

《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

兴:多称“起兴”,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关雎》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

《桃夭》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对新娘美貌的暗喻、烘托结婚时的美好气氛。

赋比兴,朱熹《诗集传》解释: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送别诗:丈夫去打仗跟妻子话别。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送别:送嫁

燕子燕子飞呀飞,羽毛长短不整齐。哥哥知道妹妹要出嫁,一步一步地相送她,一直送到乡间郊野,可见兄妹情深。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兴

泣涕如雨。 比

《国风·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送嫁:描写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的壮盛和美貌。“如”,这里是用到了“比”的手法。

《国风·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思念:妻子思念丈夫远行出征。

我的大哥(丈夫)真威猛,保卫国家是英雄。我的大哥执长殳,为了国君打前锋。

自从大哥去东征,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我没有?为谁打扮我颜容!

《国风·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求爱:小伙追求姑娘唱的一首小情歌。唱雎鸟合鸣相依相恋,联想淑女陪君子。又用采荇菜为兴,表达疯狂地相思与追求。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让我见到如此美丽的人儿,你呀你呀,该怎么对待这美丽的人儿啊!

《国风·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贺新婚歌,也就是送新嫁娘的歌。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想到新娘的貌美。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讽刺诗:讽刺卫宣公劫夺儿媳姜氏(宣姜)

《国风·邶风·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暗恋诗: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

《国风·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

《诗经·大雅·绵》(节选)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他送我鲜美的桃子,我以精美的琼瑶美玉还她。这是一首情人间互相赠答的诗句。琼瑶,在这里指男主人公美丽的佩玉。他的意义不只是为了还报她鲜美的桃子,而是表示要和她永远的相好。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瑶(美玉)作回报。

木瓜、木桃、木李,琼琚、琼瑶、琼玖,美玉。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用瓜果代表爱情、生育,这是诗经中的浪漫。

征夫诗

《诗经·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诗经中的秘密,“薪”比喻妻子,“鱼”代表爱情,“花木瓜果”也各有指代。

用写景帮助感情抒发。

思夫诗: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思念的人儿远在彼方,由于受阻,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景语也是情语,写景抒情。

情景交融,情在景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经全文免费听 壹点音频有声书诗经(4)

IC photo

第四篇 绘意

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雄伟壮阔……

诗歌可呈现出各种意境之美。

说到古诗的意境创造,则牵扯到古代文人主观思想表达的手法。

有的诗歌只是简单叙述陈列画面景致,而具体的抽象意境则需要读诗的人自己体会和感悟。

古诗里的意境,多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这种空间感是人的大脑自我想象出来的一种虚拟画面,从这一点上说,古代诗歌创造的意境其实就是一种“诗画一体”的观后感。

而文字和画面带给人的感受又各有不同,可谓不分轩轾。

古人的情感表达相对比较含蓄,直白言物表情的不多,很多诗歌用文内蕴藏的情绪基调婉转抒发作者对事物和世界的看法。

例如柳宗元的诗《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读了这首诗,读者脑海里会出现一幅画面,这种感受可以说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至于柳宗元想表达什么,是孤高还是孤独?没有给出明确定义。

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悟出不同的意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古诗创作的意境,不是情和景的简单相加,而是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实物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

古人用作品暗示后人:情感直接说出来就不是意境了,意境是让人琢磨和想象出一种画面感。

不直言,为意境。

(版权归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与山东大学联合所有)

文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凌文秀 邱志强

讲解 廖群(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播 孔令茹

后期/编辑 凌文秀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