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学思想因材施教(论语中传统教育智慧)

(五)孔子教育启发式教学王廷信,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孔子教学思想因材施教?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教学思想因材施教(论语中传统教育智慧)

孔子教学思想因材施教

(五)孔子教育启发式教学

王廷信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述而.公冶长》)孔子教育启发式教学法,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方略,对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条目主要意涵:①启发式教学有举一反三的功效。意思为:孔子说,不到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还想不通的时侯,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侯,不去启发他。给他讲一个角,他不能从一个角推想到其他三个角,那就不再教他了。成语“举一反三”就是来源于这里。在教育实践中,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作出了典型示范,是教育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方法。②子贡认为颜回是闻一知十而自已是闻一知二。意思为: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谁强一些?子贡回答,我怎么敢和颜回比?颜回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在这里,颜回的闻一知十,就是知道一就可以推知到事物的全体;子贡的闻一知二就是知道一就可以推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可以说,他们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所收到的显著成效。

结论:所谓启发式教学思想,是针对"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言的。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让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是符合教学规律的经典教学思想,对当今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仍然有重要借鉴意义。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启发教学进一步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启意;发,谓达其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