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寺庙遇妖(走夜路遇法术交流会)

话说在前边,上达头条君知。本故事为南宋志怪小说,切莫当真,我非传播迷信之说,切莫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个故事发生于南宋,是关于楞严咒感应的故事。我平生也习此真言,但是这故事里的白伞盖真言有3130字,与我所习不一样,我所诵的有二千六百多字。故事里的真言应该是密宗的版本,主人公是四川人,可能是靠近藏区,有密宗传承吧!

本故事出自《夷坚志 蜀士白伞盖》作者:洪迈(南宋)

范东叔说,有个四川读书人登科中进士,要去外地做官。有一天他走在路上错过了旅店,当时天色已晚,他骑着马后面跟着一个仆人,正愁要往哪里安歇。

白云寺庙遇妖(走夜路遇法术交流会)(1)

正行间忽见野地里有灯火,而且甚是明亮,只见罗列几案,有五六位客人坐在其中,酒肉狼藉,看来是在这里聚餐。

这书生正愁无处安歇这下心喜,见此情景径直走过去,上前一作揖说了句万福道了句有礼。这些人一见他来,都面带喜色,有人说:“我等在此相会,正恨冷落无趣,官人大驾光临,可谓是大幸事!”

说着话就站起身来,邀请书生同坐共饮。这些人很客气热情,请书生上坐,书生赶紧推辞,就这样推来推去,太过客气没 办法书生也只好是坐了。这些人还请他穿上官服拜神,书生心想这入乡就要随俗,于是礼神毕。

喝了几杯后,其中一个长胡子站起身来,对着书生问:“敢问尊官都有些什么本事?”(暗指会什么法术)书生回答说:“我本书生,这次有幸及第,只会作些诗赋,别无所长。”但是这人以为他是客套,就一再追问。

书生无奈又说:“我说的都是实情,我与诸公素昧平生,今日蒙诸位这么盛情款待,我怎么可能有所隐瞒呢?我若会个一技半招,肯定相赠与诸位!”

这长胡子一听看来是实话,这下才知他是个棒槌。当时变颜变色很生气,说话也多不客气,又低声同那些人耳语。书生见状知是不好,借口去尿尿,于是上马带着仆人一路快跑,他们这些人也不追。

白云寺庙遇妖(走夜路遇法术交流会)(2)

就这样一口气跑了三四十里地,天色已近五更,举目望见荒野之中有一处寺庙。于是他前去叩门,过了半晌一僧人出来,就问他何故来此,他就把之前的事说了。

这话不说还好,这一说出来吓得僧人也是大惊,就要推他出去。那僧人忙说:“你可不要连累我,事已至此无可奈何也!你还是快些逃命去吧!”

书生经僧人这么一说,也觉得很危险,一时间吓得流下泪来,就乞求僧人救命。僧人看他可怜,于是又问:“君子于释道二家经典,你都会些什么?”书生忙回答说:“我勉强能背《白伞盖咒》。”

僧人一听乐了说:“那就够用了!你快去坐在金刚背后,让仆人和马别离得远了。一会若是看见什么奇异的境界,不要害怕你只管诵咒!”

书生也不敢懈怠,纵身上到护法金刚像后端坐,僧人转身回房。说话间,就听见有刀剑声,好似空中有无数刀剑飞来,吓的书生紧闭双目默诵真言。一会又听见刀剑声停,好像有众多铠甲武士向前冲来,但是皆不能近身。这时天光大亮,攻势却愈加猛烈,这一场直到黄昏,才听见外面无声。此时书生又累又渴,忽见那僧人探出门来,向他招手。

白云寺庙遇妖(走夜路遇法术交流会)(3)

韦陀菩萨画像

等书生进到院中,僧人对他说:“这些都是学习“南法”之徒,在此地常常害人。每年他们都会选个日子祭神,吃吃喝喝完事,就开始所谓的法术交流。有的人学了新法术,即会彼此传授。因为昨晚见你过来,以为是同行,所以才热情招待。谁知是楞头啥也不会,所以就要加害于你。昨晚我之所以不敢留你,就是怕受连累。今天他们没办法害到你也就走了,他们可能以为你是高手,但是日后他们也会知道的。”

僧人又留了一宿,于第二天天亮后上路,看见沿路兵甲矛剑,以千万计,都是用剪纸做的。

洪迈说《白伞盖咒》共有三千一百三十字,在诸咒中最为难读的,颇与《孔雀明王经》相似。即便是僧人也很少有人诵习,所以妖魔外道都对此咒很敬畏,《白伞盖真言》有人说其实就是《楞严咒》。

牧阳呓语:

所谓“南法”就是宋代南方民间法术统称。

从僧人的话来看,当时民间“南法”修习者确实很多,能达到令人闻之变色的程度,也说明当时其社会危害性确实极大。在《夷坚志》中多有“南法”相关的故事,可以说当时在南方各地,民间均有出现。其中有一则故事,还说在当时龙虎山的后山就是传习“南法”的地方,见链接董氏子学法

关于《楞严咒》是出自《楞严经》,是释迦摩尼佛亲传的神咒,被誉为佛教第一神咒。 这个真言是佛教中最长的一个,我也是用了好几天才背会。但是故事结尾所说《孔雀明王经》这部经确实很难读,其经书上全是真言,很少有人诵这个经,我至今也不会诵。

总之,我说的都是梦话,故事也是洪迈先生所写的志怪小说,分享出来只是给大家看个乐子,千万别给我扣帽子搞迷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