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最好的古诗(吟诵了一首妙作)

初春时,柔风送暖、阳光和煦,花儿娇艳、草儿青碧,游客们换上轻装、敞开心扉,徜徉在竹林花海、流连于小桥流水,开心地欣赏美景,热情地拥抱自然。明媚的春光,送来了惬意;清澈的流水,也带走了忧伤。

可是当一个人满腹愁情时,越是良辰美景,越会触动其悲愁的情思;越是花好月圆,也越能催人泪下。北宋一位才子一直就很多愁善感,因为遭遇贬谪,更让他感到愁情四溢。下面分享秦观初春赏景,吟诵了一首妙作,技法娴熟,天然浑成。

秦观最好的古诗(吟诵了一首妙作)(1)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宋代: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最好的古诗(吟诵了一首妙作)(2)

秦观是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也是苏门弟子。因为受到苏轼的牵连,秦少游由国史院编修,出为杭州通判,赴任途中又被改贬到处州(浙江丽水)监酒税。少游在临行前再游西城,感慨万端,于是赋词留念。

西城,指汴京顺天门外的城区,那里临水近墙,栽种了很多垂杨。作者在汴京任职时,经常与朋友来此游玩,所以他对这里的亭台楼阁、以及花草树木都非常熟悉,甚至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秦观最好的古诗(吟诵了一首妙作)(3)

开篇就直抒胸臆,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情。虽然阳光明媚、杨柳多情,可是离别在即、归期不定,少游内心充满了惆怅。“泪难收”三字,让人不忍卒读。词人一定在心中感慨,明年花更好,游春与谁同。聚散匆匆,离情别绪激荡在心田,少游情难自已,不禁热泪盈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这一句非常委婉,才子不忍与亲友分别,却并不直言,而是借助柳枝依依,抒写不舍之情,也令人想起刘禹锡的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別离,充满了悲愁和焦虑之感。

秦观最好的古诗(吟诵了一首妙作)(4)

词人一边慢步行走,一边回首往事,不知不觉来到一座小桥。“碧野朱桥”,如一架飞虹,让他回忆起当初曾与一位佳人在此幽会,

人不见,水空流”,流水依然在潺潺流淌,却显得柔弱依恋;往日的繁华热闹、愉悦欢欣,与眼前的冷清凄凉,形成了鲜明对照,才子抚今忆昔,顿时觉得悲从中来。

秦观最好的古诗(吟诵了一首妙作)(5)

下片继续表达悲苦之情,时光如梭、青春难驻,韶华如流水一般轻易间就逝去。而自己的前途未卜,更不知悲戚的命运何时是个头。

少游不由得在心头产生了一股恨意,他悔恨自己不该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他怨恨自己应该早点看透宦途,漂浮不定的生活,不如隐居山林的渔樵。他更愤恨老天爷瞎了眼睛,自己工作踏实、为官清廉,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自己发配到他乡。

秦观最好的古诗(吟诵了一首妙作)(6)

飞絮漫天、落花遍地,词人在这个时节登上高楼,看见的都是满眼的忧伤,于是情不自禁地感慨,“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潮水潜涨,如愁情渐生,似乎又在不断地变幻着形态,那流水仿佛都是离人之泪,更蕴含着无数愁情。

作者巧妙地将春江比喻为“泪”,然后又引出新的喻体“愁”,将无形的愁情具象化,在流水与愁绪之间,以泪过渡,令人遐想不尽,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秦观最好的古诗(吟诵了一首妙作)(7)

秦观的这首词寓情于景,技法娴熟,更显天然浑成,如同一气呵成。作者先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弄春柔”三字,浓缩了无穷的语言,展现出无比的留念之情。

紧接着的“泪难收”,又带给读者一种悲戚的感受。直到最后,“恨悠悠、许多愁”,悲伤的情感终于达到了高潮。生性柔弱的少游,无法承受出乎意料的打击,精神上近乎垮塌,流露在诗行的文字也就显得凄凄惨惨、句句含愁,令人同情,也倍感无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