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

怀旧,不是因为那个时代多么好,而是那个时候,你年轻。家哥相信,每个80后心里都有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

可能是暑假结束开学时在学校门口拔草,可能是坐在爸爸的二八大杠上回家吃饭,可能是三五好友趴在地上弹玻璃球,也可能是聚在一起看黑白电视;……

如果你要问我:家哥,那你有啥难忘的记忆啊?我肯定会告诉你我的回忆是一部车。

一部车?难道是秋名山上的AE86?

不不不,是东风EQ153,也叫东风八平柴,喏就下面这辆。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1)

○ 图丨EQ153

在当下信息时代的冲击之下,很多老物件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唯一不变的,是它们带给我们那些值得回味的故事。

东风八平柴,从九十年代诞生之日起,一直到21世纪初,它都盘踞在公路运输霸主的位置上。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2)

○ 图丨EQ153

所以今天,家哥就跟大家好好唠唠这东风八平柴的故事。

战争结束 面临窘境

要了解东风八平柴,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娘家——二汽(东风前身)。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3)

○ 图丨芦席棚内试装车

时间要拉回到二十世纪,1970年,第一代二汽人硬是用榔头和锤子,在四面透风的芦席棚里打造出了第一辆“政治车”——2.5吨越野车EQ240。

1975年6月,EQ240历时8年研发,最终定型。1975年7月1日,生产能力胜利建成并投产。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4)

○ 图丨1975年7月1日,EQ240生产线胜利建成

这时的EQ240已经不是棚里敲出来的了,在马力大、速度快、耗油低、轻便灵活、视线开阔等特点的加持之下c位出道,在部队里大火了一把。

虽然火了,但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随着战争结束,部队每年只需要1000多辆,导致二汽产能严重闲置。

同样是1978年,二汽“计划亏损”3200万,成为“湖北省和一机部系统最大的亏损户”。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5)

○ 图丨军用EQ140

后来,二汽在EQ240的基础上研发出5吨民用版EQ140,才开始扭亏为盈。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6)

○ 图丨民用EQ140

80年代 再遇危机

进入8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调整,当时的二汽被要求“停缓建”,这样的做法让二汽有点难受,毕竟这个时的二汽已经有3万多名职工以及2万多台设备了。

据家哥了解,时任二汽厂长的黄正夏听到这就直接去找领导了。仔细想想,要是换做我,我也得去找领导说理去。

黄正夏当时提出了“只要政策,不要投资”的想法。你不给钱可以,但你不能断了我发展的路啊,就这样“自筹资金,量入为出,分期续建”的方案应运而生。

为了筹钱搞发展,二汽将自家的“功臣车”EQ140在1984年至1994年这十年间总共进行了三次改款,分别命名为EQ140-1、EQ140-2、EQ140-3。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7)

○ 图丨EQ140-1(由于前挡风的改变,这一代也被称为“大玻璃东风”)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8)

○ 图丨EQ140-2(改进动力系统,外观与上代差别不大)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9)

○ 图丨EQ140-3

每一次的改款,都让140俘获一大批粉丝。但是东风长头车的辉煌也止步于此了。

另辟蹊径 谋求发展

其实在对140改款之前,二汽就已经因为国内卡车“缺重”而决定研制平头柴油载重车,希望能够填补其空白。

前面说了二汽因为被迫“停缓建”,所以几乎在命令下发的同时,二汽的研发团队就已经开始对柴油发动机以及平头驾驶室的设计工作。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10)

○ 图丨80年代晚期二汽研发中心

可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大家应该也明白,国内的工业水平确实不高。虽然想造新车,但无奈没啥经验,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下,他们开始找外援了。

1983年前后,二汽决定引进日产柴的驾驶室、车架、车桥等技术,发动机就与美国康明斯公司合作,引入其B系列产品。

说到引进技术这里,家哥就不得不唠唠这日产柴了。

何谓日产柴

柴油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而日产柴,差不多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发家的。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11)

○ 图丨鲁道夫·狄赛尔(Rudofl Diesel)和他发明的第一台柴油机

1927年,日产柴的创始人Kenzo Adachi在参加一次车展时,第一次看见了柴油车。

他发现,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在某些方面要更胜一筹。比如能量热效率高、油耗更低以及高扭大。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12)

○ 图丨日产柴创始人Kenzo Adachi

所以当别人问到他为什么选择柴油机时,他的回答都是:“柴油发动机使用的是价格低廉的柴油,而不是更贵的汽油,这使得它非常适合资源匮乏的日本。”

在这里家哥要给他一个顶呱呱,这个小老头在当时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本国的实际情况是很值得点赞的。因为这在当年的日本是真的不多见。

日产柴神鹰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人们对于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燃油费和当时所谓的“能源独立”的诉求,带动了柴油和酒精燃料的发展。

1975年,第一代日产柴神鹰“Condor”诞生了,这也是日本第一款搭载了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中型卡车。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13)

○ 图丨第一代神鹰“Condor”

怎么样,这个照片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接着往下看。

1979年,第二代日产柴神鹰“Condor”上市了,与第一代不同,第二代的驾驶室进行了重新设计。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14)

○ 图丨第二代神鹰“Condor”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15)

○ 图丨第二代神鹰“Condor”

东风八平柴引进的就是这一代神鹰,同时,它也是初代多利卡的原型车。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16)

○ 图丨初代东风多利卡

1993年,这次的神鹰“Condor”驾驶室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消进气格栅的同时,logo也换成了前文提到过的柴油机的型号“UD”。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17)

○ 图丨第三代神鹰“Condor”

2010年,第四代神鹰“Condor”面世。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18)

○ 图丨第四代神鹰“Condor”

2017年,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运输需求,日产柴发布了第五代神鹰“Condor”。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19)

○ 图丨第五代神鹰“Condor”

千呼万唤始出来

有点扯远了,我们再说回东风八平柴。1985年,在完成初期设计之后,东风八平柴的第二阶段工作也随之正式展开。

设计定型、试验改进在之后的几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

1990年,家哥心目中的一代神车终于下线。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20)

○ 图丨EQ153下线仪式

“八吨”“平头”“柴油机”,在这些关键词的加持之下,大家还给这辆型号为EQ153载重八吨的货车安了个“东风八平柴”的外号。

这里家哥插一个小知识点,虽然在发布之初,东风八平柴的型号还是EQ153,但其实在1988年,我国就颁布了GB9417-88的编号规则。

所以在政策的影响下,后期153的改款都是诸如EQ1141G、EQ1118G的四位数编号。

据家哥了解,老版三位数的编号是参考老大哥前苏联的制式,新版本的四位数编号相较于前者会更规范明朗。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21)

○ 图丨东风EQ153

科普完了,再说回我们的东风八平柴。

配置丰富惹人喜爱

东风EQ153上市后,凭借自身配置的硬实力,迅速拿下了西南、西北等高原地区的市场。

日产柴CPB12平头驾驶室,宽敞明亮风阻小;康明斯6BT5.9柴油发动机,功率114kW,扭矩539N.m;日产技术的FA50 5T前轴和RSIA10T冲焊后桥,重载无压力;WEBCO制动元件和TRW转向机的技术,转向轻便好操控;TMH421 5档变速箱;……

至于为什么,家哥的猜想是:这样一辆带有转向助力、涡轮增压,操控又好的八吨载重车,在高原山区的道路上行驶难道不应该得心应手吗?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22)

○ 图丨东风EQ153

而它的大尺寸驾驶室更是让它在众多车型里挤出一片天地,毕竟那时候啥都是大的好啊。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23)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24)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25)

○ 图丨东风EQ153驾驶室

东风八平柴的驾驶室不止于大,在当年这部车不仅带有卧铺、电子钟,竟然还能选装空调这种夏日续命神器,所以它备受欢迎也不是没有道理。

除了驾驶室让人感觉舒适以外,康明斯6BT5.9柴油发动机装上以后,让它速度快过当年同级别车型的同时还兼顾省油的特性。

当时开它的人还有句顺口溜,说是“开上八平柴,财源滚滚来”,足见人们对153的喜爱。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26)

○ 图丨东风EQ1118G

1992年,东风趁热打铁又推出了六平柴,也就是比八平柴载重量小一点,按新制式命名的话,型号应该是EQ1118G。

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车也一样。东风八平柴早期的发动机都装上了VE转子泵,而这个泵是要靠柴油才能润滑,所以问题就来了。

在90年代初期,我国柴油质量不稳定,杂质较多,这就直接导致VE泵故障频繁,所以东风在后来的产品上都使用的是直列大泵。

改名之后 稳固发展

尝到了EQ153的甜头之后,此时已经改名东风的二汽意识到,要赶紧弄出新产品才行。

1996年,东风和日产柴在浙江杭州合资成立了东风日产柴,这也是我国第一家卡车合资企业。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27)

○ 图丨东风日产柴在杭州成立

同年6月,东风EQ1060三吨轻型车投产。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28)

1998年,仅以三吨车的产量,东风就跃居轻卡市场第一位。东风产品型谱由此更加丰富。

2003年10月份,为了弥补自身“缺重”的短板,东风搞了一个D310项目,也就是后期东风的口碑产品——东风天龙。

项目虽然上线了,但是也遇到了不少麻烦,彼时的东风为了产品不落于人后,又把东风八平柴给拎出来了。

2004年前后,EQ153到东风天龙的过渡产品,同时也是天龙的老大哥,EQ5240型载重车开始登陆市场了。

由于骚气的紫色配色,它也有一个形象的外号——东风紫罗兰。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29)

○ 图丨东风紫罗兰牵引车

虽然紫罗兰的产量不高,甚至没有153多,但它还是在众多卡友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相比前代153,紫罗兰的驾驶室进行了重新设计。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30)

○ 图丨老版八平柴(左),改款紫罗兰(右)

正面的“DONGFENG”改为汉字“东风”,再加上东风双飞燕的大logo,紫罗兰在东风各系列产品中辨识度非常高。

2006年5月,东风新一代重卡平台——东风天龙正式发布,而紫罗兰以及前代153也在这时期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

口碑太好 模仿不断

虽然进入21世纪后,因为种种原因,东风八平柴以及紫罗兰开始慢慢退出市场,但它们带来的高销量也让众多厂商纷纷模仿起来。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31)

○ 图丨十通汽车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32)

○ 图丨陕汽华山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33)

○ 图丨南骏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34)

○ 图丨神帆车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35)

○ 图丨新大地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很多家哥都叫不上名字的厂商也模仿东风八平柴或者紫罗兰的外观造出了不少妖魔鬼怪……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36)

○ 图丨八平柴模仿者

家哥有话说

时过境迁,现如今,虽然东风八平柴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留给我们的回忆却挥之不去。当初拥有它的人基本上都是开到报废为止。

就算是现在还有厂商给EQ153这一经典的衍生产品配备驾驶室总成,可见东风八平柴的影响之大,卡友的感情之深。

现在已经是小众冷门车的典范了(国民神车八平柴)(37)

○ 图丨东风EQ153

在家哥看来,东风八平柴绝对一个跨时代的产品,国内的平头柴卡车时代是由它开创的,紫罗兰这样一款情怀车型也是从它身上改款的,东风的产品总会给人带来一点惊喜。

现如今那么多年过去了,当年开过东风八平柴/紫罗兰的人,最年轻的现在也都到了而立之年,家哥想问你们一声:这些年过得还好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