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自律每日一读(天天论语笔记67言出必行)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论语自律每日一读?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自律每日一读(天天论语笔记67言出必行)

论语自律每日一读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话很有意思,因为生活在混乱的社会,难以找到一个符合“仁德”的当代人为样板,他就找出古人为样板。比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叔齐伯夷等等。在这些样板中也不知道谁合适做例子的时候就说“古者”。孔子一生都在提倡复古,现在社会一切的不好都是因为统治者没有按照古代先贤的标准行事。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话说出来,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所以孔子说,“古者”就不轻易说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为耻。孔子提倡先做后说,做不到的就不要说。《为政》篇中,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也是讲的“先做后说”这个道理。

朱熹注:“逮,及也。行不及言,可耻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为此故也。”范氏曰:“君子之于言也,不得已而后出之,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轻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则出诸其口必不易矣。”本章强调的是君子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仁”是由“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共同构成的整体概念。“信”是仁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及其弟子们会反复谈到“信”的重要性。言而有信是君子的必备条件之一。曾子说每天都要反省的三件事之一就是跟朋友交往的时候有没有做到讲信用。“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有子说“信近于义”。孔子关于信的论述就更多了“敬事而信”、“谨而信”、“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主忠信”、 “笃信好学”。“言必信,行必果”、“恭宽信敏惠”等等。在跟弟子谈自己的志向时说的是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述而》中总结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就是“文、行、忠、信”四个方面。可见“信”在“仁”这个概念中的重要程度。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成语“讷言敏行”的出处。这句话也是在讲要少说多做。你什么时候学会了闭嘴,就算走上成功之道了。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讷”的性格特征是接近于仁的。孔子对“说话谨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讷”本意是言语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表示有话在肚里,难以说出来。《说文》:“讷,言难也。”孔子提倡行动上要“敏”。敏:敏捷、快速的意思。行动果断,反应迅速,不拖泥带水。“敏”是孔子赋予“仁”的重要内涵。《学而》中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阳货》篇中子张问仁于孔子。“敏”是孔子提出的“恭宽信敏惠”五个重要指标之一。

道客村曰:

言之不逮即为耻,

行之不践是为辱;

古者言之必能行,

君子行之必如言。

【译文】

4.22 孔子说:“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自己的言论为耻啊。”

4.24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小心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