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常见的喝牛奶误区(这样喝牛奶等于)

三种常见的喝牛奶误区(这样喝牛奶等于)(1)

牛奶是公认的健康食品,它不仅是优质蛋白、钙的重要来源,还包含维生素A、维生素D、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营养素,对人体的内分泌、肠道菌群平衡、免疫系统等都有一定调节作用。

不过,喝了这么多年牛奶,小编却发现很多人依旧“不会喝”。要知道,有些不正确的喝牛奶方式不仅无益,还会伤身!

三种常见的喝牛奶误区(这样喝牛奶等于)(2)

1.牛奶当水喝,喝得越多越好

虽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优质蛋白等营养素,但人体每天的吸收量有限。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成人每天推荐摄入300克牛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儿童、孕妇、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等特殊人群可适当增加食用量。

若是牛奶喝得过多,那过量的蛋白质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肾功能低下者易产生蛋白尿;多余的钙质可能游离在血液中,若遇到酸性环境,便易沉积形成泌尿系统结石。

所以,大家每天该喝水时还是得喝水,牛奶适量喝就行,喝太多反而得不偿失。

三种常见的喝牛奶误区(这样喝牛奶等于)(3)

注意:腹泻、乳糖不耐受、对牛奶过敏的人都不建议喝牛奶。

2.喝牛奶来养胃

有些观点认为,牛奶可以中和胃酸,在胃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缓解胃部酸胀不适,因此牛奶具有养胃作用。

但事实上,当胃开始消化牛奶时,同样会促进胃酸分泌,因此并不能达到养胃的预期效果。本身就患有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溃疡的人群,就不要再想着通过牛奶来养胃了,发病期间最好还是少喝牛奶,以免加重病情。

三种常见的喝牛奶误区(这样喝牛奶等于)(4)

3.用牛奶来送药

牛奶中所含的钙、镁等矿物质离子可能会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轻则影响药效发挥,重则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比如说,牛奶在肠道分解时会产生大量氨基酸,阻碍左旋多巴药物的吸收;牛奶中的钙可能会增加心脏病常用药品地高辛的毒性等。

有的人可能会问了:那用牛奶来送服钙片应该没事吧?牛奶也补钙,钙片也补钙,一起吃效果应该更好吧?错!当钙质摄入量达到一定范围时,再增加钙的摄入可能导致胃肠道对钙的吸收下降。

因此,不管是药物还是营养补充剂,除非说明上特别注明有“牛奶不影响该药物的吸收或可以用牛奶送服”,否则都不要用牛奶送服,服药前后1~2小时内也最好不要喝奶。

三种常见的喝牛奶误区(这样喝牛奶等于)(5)

4.带着包装高温加热

传统的利乐无菌包装,是由纸、聚乙烯、铝箔复合而成的。正常情况下,牛奶和铝箔之间有一层塑料薄膜,可以防止铝渗透到牛奶中。

但是,如果带着这样的包装将牛奶加热到115℃以上,那塑料薄膜会被破坏,铝元素就会渗入到牛奶中,摄入人体后可能会对大脑、神经系统、骨骼等产生危害。

不仅如此,若是用微波炉直接连着包装加热牛奶,还可能导致起火、爆炸等意外。

三种常见的喝牛奶误区(这样喝牛奶等于)(6)

三种常见的喝牛奶误区(这样喝牛奶等于)(7)

总的来说,牛奶应该适量喝,普通成年人每天饮奶量保持在300g左右即可。至于喝奶的时间,则没有特别的讲究。早上喝,可以加强早餐的营养价值;餐前喝,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幅度;没有乳糖不耐受、消化功能正常的人,空腹喝牛奶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光了解牛奶应该怎么喝还不够,我们还得会“选”。现在市面上牛奶产品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你知道怎么挑到适合自己的牛奶吗?

一看杀菌方式

巴氏灭菌法:也称“低温消毒法”,更有利于保留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但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在3~7天左右。适合经常喝奶、有冷藏条件的人选购。

超高温杀菌法:多用利乐砖、利乐枕等包装,保质期长。适合不经常饮奶、无冷藏设备的人选购。

三种常见的喝牛奶误区(这样喝牛奶等于)(8)

二看营养成分

蛋白质、钙质、脂肪是我们在选购牛奶时主要考量的三种营养素。

国标规定,生牛乳和灭菌乳的蛋白质含量,都不应低于2.9g/100g。如果配料表上第一位是水,其次才是生牛乳,那这款产品就是含乳饮料,不是牛奶。

三种常见的喝牛奶误区(这样喝牛奶等于)(9)

钙质方面,普通牛奶的钙含量在每百毫升100~120毫克左右,高钙奶的含钙量则是在每百毫升120毫克以上。平常饮食均衡、全面的人,喝普通牛奶即可;有骨质疏松风险的老年人,可适当饮用高钙奶进行补充。

脂肪含量在1%~1.5%左右的为低脂奶,脂肪含量低于0.5%的则可以称为脱脂奶。这两者热量虽低于全脂奶,但因为缺乏脂肪,口感和营养价值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损失会比较大。

所以对于没有控制血脂需求的人来说,更推荐选择全脂奶;患有高血脂、脂性腹泻等对脂肪摄入有严格要求的人,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低脂、脱脂牛奶。

三种常见的喝牛奶误区(这样喝牛奶等于)(10)

(我是大医生官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