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易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醍醐灌顶)

一、“醍醐灌顶”中的“醍醐”是什么

《维摩诘讲经文》中有一句话,叫“闻名如露人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现在常用“醍醐灌顶”来形容人被灌输了智慧,从而境界通明,大彻大悟。

能以“醍醐”象征智慧,说明它是世间轻易不可得的东西。那么醍醐到底是什么呢?

《说文新附·酉部》说:“醍,清酒也。

所谓“醍”,其实是一种速酿的薄酒。这种酒酿成后,本色丹赤又微带黄,因此在《玉篇·酉部》中又有介绍:“醍,酒红色。”

“醐”,指的是呈糊状的粘稠液体。所以“醍醐”二字连起来,原意是指赤黄色的精炼奶油。

奶油自然要从乳制品中提炼。《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中曾记录过醍醐的来源:

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制取奶油的过程相当繁琐:首先加热牛奶,待放凉后捞出上层已经凝结的奶皮;接下来曝晒剩余的牛奶,再一边加水一边抨舂,一直操作到成功分离乳脂;最后再将成品慢慢熬煮,去除多余的水分,这一步可以熬制出白软的“酥”;如果将酥再进一步熬煮提炼,就能够制作出珍贵而美味的“醍醐”。

生活不易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醍醐灌顶)(1)


来之不易的食物自然要物尽其用。除了直接食用,醍醐还常被用做药引或直接入药,可以清凉去燥热。

诗人顾况曾有“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的诗句,唐朝的裴铏在《传奇·江叟》中也提过醍醐治病的典故:“龙既出,必衔明月之珠而赠。子得之,当用醍醐煎之三日,凡小龙已脑疼矣。”

醍醐质地细腻,入口即化,“在酥中,盛冬不凝,盛夏不融”。

美味的口感加上繁杂的制作过程,让人们对“醍醐”无比珍视,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以“醍醐”比喻终极智慧一说。

“释经,言闻正法,如食醍醐”。后世所谓的醍醐灌顶,并不是将醍醐自头顶浇下,而是通过描述食用醍醐后的清凉口感,借以隐喻人精神境界上的心神通明。

至于精酿美酒或人品高尚的指代,则又是人们关于醍醐这类珍贵美味的更多引申含义了。

生活不易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醍醐灌顶)(2)


二、属于中国人的醍醐制造

1.冰淇淋的前身之一——酥山

史料记载,在唐代甚至更早以前,出现了一种叫“酥山”的食品:从乳制品中提炼出的“酥”被加热至开始融化后,慢慢滴淋在盛有冰沙的盘子上,细心堆塑成小山的形状后,再放进冰窖中进行冷藏。

经过冷冻的固型操作,托盘上的酥看起来晶莹剔透,形似雪山,因而被取名“酥山”。

在品尝酥山时,人们往往还会在它的外表装饰一些叶片或花瓣,看上去秀色可餐,令人垂涎。

“酥山”这类食物甜而不腻,非常适合消暑,唐代才子王泠然曾在《苏合山赋》中称赞:“虽珍膳芳鲜,而苏(酥)山奇绝”

到了五代,词人和凝有一篇《春光好》,用以描述大宅贵妇们点缀酥山的闲情逸致:“纱窗暖,画屏闲,亸云鬟,睡起四肢无力,半春闲。玉指剪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

到了宋代,酥山的颜色也开始多样化,比如曾出现过“贵妃红”或“眉黛青”的酥山。陆游《钗头凤》中提到的“红酥手”,意象便是出自酥山。

诗人杨万里还专门写过一首《咏酥》:“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诗中关于酥的形态和口感,看起来和现代雪糕非常类似,也因此,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经过考证,认为冰淇淋的雏形就出自宋朝。

生活不易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醍醐灌顶)(3)

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后者手中就是“酥山”

2.冰淇淋的前身之二——冰酪

元代时期,蒙古族掌管朝政,将大量游牧民族的特色食物也一并传入了中原,关于乳制品制造和提炼技术也进一步发展。

元代宫廷中曾出现一种叫“冰酪”的美食。官员陈基曾作诗记录自己被赏赐冰酪:“色映金盘分外近,恩兼冰酪赐来初。”

所谓“冰酪”,有一种说法是元世祖忽必烈爱喝牛奶,为了在夏季方便储存奶制品,忽必烈就命人在牛奶中加入冰块,延长保质期。

由于冰块本身也需要制作和存储,后来人们又改进技术,使用硝石直接降温,从而将奶凝结成冰,也就是“冻奶”,再仿造前朝酥山的装饰,向冻奶加入蜜饯和果酱,就成了终极豪华般“冰酪”。

据说为了保护冰酪的制作工艺不外传,忽必烈颁布过一道敕令,严禁皇室以外的人制造冰酪。

到了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进入元朝宫廷,受到忽必烈的接见,有幸尝到了这道难得一见的美食,觉得非常好吃,于是偷偷把制作方法带回了西方。

两百年后的1413年,在英国国王亨利五世的加冕典礼上,一道由冰、牛奶、糖混合制作的“冻奶油”甜点,受到宾客的广泛欢迎,这也是欧洲史上中第一次出现的冰淇淋记载。

自那以后,这道“冻奶油”开始风靡欧洲,经过多次改良,它最终孵化成了现代的冰淇淋。

到底这盘冻奶油,是不是和马可·波罗带回的“冰酪”秘方有关,就众说纷纭,难以考证了。

生活不易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醍醐灌顶)(4)


三、这曲千百年前的冰与奶之歌,暗含了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智慧传承

不管是酥山,还是冰酪,制作原料除了珍贵的醍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员——冰块。

早在周朝,就有专门的“凌人”负责采集和储藏冰块。《周礼》有云:“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诗经·豳风·七月》也有人们采冰的记录:“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由于冰的制取和贮藏成本都很高,只有王公贵族才有条件使用。慢慢地,除了日常的降温消暑,冰块开始用于大型祭祀和宴饮。

一开始,人们尝试着将冰加入酒中,发现口感清冽,屈原曾在《楚辞·招魂》中描述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就是喝冰酒,爽口无比的体验。

之后人们又开始冰镇水果。魏武帝曹操曾建造“冰井台”,用于避暑,儿子曹丕留下“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的诗句,记录品尝冰镇的甜瓜和红李滋味,想来也是格外清甜。

再之后便是冰镇团子、冰镇饮料,最后遇到了醍醐,便制造出了让很多人欲罢不能的冰镇甜品——酥山和冰酪。

这曲千百年前的冰与奶之歌,是一场独属于中华民族的食物狂欢,更是一次不断创新的传承之旅。

从冰的制取和使用,再到乳制品的加工提炼,无不暗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在物质贫乏的时代,人们为了不浪费食物,只能用尽心思将原材料翻新,尽可能发明和创造新物品,用以对抗当时的生存艰难。

习惯流传到最后,便成了一种信仰。对食物的态度,也慢慢影响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曾经说过,就算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一旦住下,不管天气如何,都会种下种子,看看能不能发芽。

与天争与地斗,这类不信命的倔强,也让中华民族一次次用勤劳和创造,改写了历史。

从两种难得原料制取工艺的不断精进,再到冷藏实力的逐年提高,这类冰雪佳肴终于慢慢走下神坛,由宫廷贵族进入寻常百姓家。

这类制作精良的食物背后,是一代代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身后坚持和探索的精神传承所在。

作家周华诚曾说“他们行走在崎岖泥泞的乡间小道上,风雨兼程,且歌且行,为自己也为别人,在身后留下一行浅浅的足迹。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勤奋的劳动人民看来,经过不断地打磨与改良,不论是食物还是人生,终将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自然主义作家梭罗在《种子的信仰》一书中写道

如果你在地里挖一个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大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

你对于食物和人生,又有怎样的观点和态度呢?

生活不易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醍醐灌顶)(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