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治失眠的食谱(试一试食谱帮助你)

失眠,古称“不寐”、“不得卧”“不得眠”或“目不飘” 是神经衰弱的表现之一,大多起病缓慢,早期多表现为易兴奋、易颜动、领趣不安,对外界刺激如光、声音敏感,失眠、多梦、易惊醒随着频情发展,答出现疲劳、全身无力、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熟钝、精力不足等症状,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有没有治失眠的食谱?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有没有治失眠的食谱(试一试食谱帮助你)

有没有治失眠的食谱

失眠,古称“不寐”、“不得卧”“不得眠”或“目不飘” 是神经衰弱的表现之一,大多起病缓慢,早期多表现为易兴奋、易颜动、领趣不安,对外界刺激如光、声音敏感,失眠、多梦、易惊醒。随着频情发展,答出现疲劳、全身无力、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熟钝、精力不足等症状。

失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忧虑过多,情志所伤

中医理论的“情志所伤”指的是极度的情绪变化会对身体带来伤害。思虑过度或心情郁闷往往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中医认为,思虑过度会损伤脾、心、肾的正常功能,心情郁闷会损伤肝、心、脾而导致失眠。惊吓过度或长期的情绪紧张也会导致失眠。

饮食不节,痰火内扰

中医所说的“饮食不节”,既可指食量没有节制或过于偏好某种口味,亦可指过量摄入有碍人体健康的食物。引起失眠的原因多是后者,现代社会许多人长期熬夜,往往会靠喝咖啡、吸烟来提神,久而久之,不但无法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导致了失眠。这种类型的失眠,中医辨证多为痰火内扰心神,或兼阴虚内热。

年老体弱,病后未复

中医理论认为,老年人和部分健康的人在久病、大病之后,体质都比较气虚则导致难以入眠,即便能够入眠,也较易惊醒。防治失眠的原则是要注意减轻心理压力,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运动锻炼,加上营养保健的食疗,失眠一般是能够较快康复的。

莲子百合煲瘦肉

【材料】莲子、百合各30克,瘦猪肉200克,盐、鸡精各适量。

【做法】

①将莲子、百合洗净,泡开。

②将瘦猪肉洗净,切成小块。

③ 将以上食材加水煲熟,加入盐、鸡精调味即成。

【功效】莲子主补脾胃,养神益气。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经,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之功效。瘦猪肉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与莲子和百合搭配协调,能更好地体现其营养价值。

【服法】可经常食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者,也可作为病后体弱者的滋补膳食。

莲子百合炖鸭肉

【材料】莲子、百合各50克,鸭肉300克,姜、盐各适量。

【做法】

①将莲子、百合洗净待用。

②将鸭肉洗净,切成块放入锅中,加水、盐、姜,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加入莲子、百合,共煮至鸭肉熟烂即可。

【功效】莲子可养心补脾、益肾涩精、健胃涩肠,百合可清心安神,鸭肉可滋阴清热。诸味合用,有清心安神之效。

【服法】佐餐服食。

【适用人群】适于心烦失眠者食用。

核桃芝麻糊

[材料]黑芝麻1000克,核桃仁500克,红糖、蜂蜜各300克。

[做法]将黑艺麻、核桃仁共研为末,拌入红糖、蜂蜜,调成精状后瓶装或罐装密封备用。

【功效】消食和中,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核桃仁味甘性温,能补肾助 唐金第积、润肠通便。黑芝麻补肾益脑、益气力。中医认为肝藏血,心主血脉和神经 语总动员志:骨可生髓,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所以心、肝、肾功能失常时,心神志、脑元神就会失去血和髓的滋养而出现失眠,所以治疗失眠通常要补肝肾、养心神。

【服法】每次取30克蒸熟服用。每日早晨服1剂,1周为1个疗程。

【适用人群】适用于肝肾亏损所致的失眠、头晕目眩、耳鸣、腰腿酸痛、盗汗等症。

黄花菜红枣炖猪心

【材料】黄花菜50克,红枣12枚,猪心1个,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①将黄花菜浸泡后洗净;红枣洗净;猪心洗净,切片。

②锅内放入猪心片、红枣,加适量水、盐,大火烧开后,加入黄花菜,改小火煨至烂熟,最后加入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黄花菜可清热、凉血、养血,红枣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诸味合用,可使养血安神之效大增。

【服法】佐餐服食。

【适用人群】适于气血虚弱型失眠者食用。

莲枣绿豆粥

【材料】红枣30克,莲子、绿豆各20克,大米100克,白糖20克。

【做法】将大米、绿豆淘洗干净,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加入洗净的红枣、莲子,改用小火再煮30分钟,至粥站、蓬子和绿豆酥烂时,加入白糖煮沸片刻即成。

【功效】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服法】每日早晚食用,每次150克。

【适用人群】本品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因情志所伤、忧虑过度造成失眠有较好的效果。适用于容易惊醒的失眠患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