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及护理(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及护理(细菌性痢疾的护理)(1)

事情宜早不宜迟,要参加2018年护士执业考试的考生来说,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复习了。医学考试在线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护考复习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菌痢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有明显季节性高峰。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一、传播途径

1、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

2、通过食物进行传播。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在葡萄、黄瓜、凉粉、西红柿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

3、水行传播。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

4、日常生活接触性传播

5、苍蝇传播: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痢疾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二、细菌性痢疾病人的常规护理

1、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

2、卧床休息。

3、饮食

(1)对腹泻频繁伴呕吐者可暂禁食,给以静脉补液

(2)能进食者可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素、清淡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稀饭等并少量多餐。

(3)避免辛辣、生冷、硬的食物,禁食香蕉、蜂蜜等润肠通便的食物。

(4嘱病人多饮水,每天至少1500ml。

(5)腹泻好转后可逐渐增加饮食量。

4、高热的护理:高热者可来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头部冷敷,对持续高热物理降温不明显者可遵医嘱适当给予药物降温。高热伴惊厥者,可应用人工冬眠疗法。

5、腹泻的护理:

(1)观察腹痛及排便情况,如大便次数、量、性状并详细记录。

(2)观察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表现。

(3)肛周皮肤的护理:对排便频繁者便后用软纸轻轻擦拭肛门,不可用力,以免损伤肛周皮肤。便后温水擦洗肛周或坐浴,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勤换内裤,小儿患者勤换并清洗消毒尿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6、中毒性菌痢的护理:

(1)病情观察:

①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等。

②抽搐先兆、发作次数、抽搐部位及间隔时间。③准确记录出入量。

(2)加强高热的护理。

(3)惊撅、意识障碍者应加强防护,防止意外损伤,如坠床、摔伤、舌咬伤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遵医嘱给予抗惊撅药物。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4)循环衰竭者应采取休克卧位(平卧、头部与下肢均抬高15—30)。注意保暖。遵医嘱给予扩容、纠酸等治疗,并注意按输液原则安排好输液次序,根据病情调节滴速,密切观察循环衰竭改善情况。

(5)呼吸衰竭者及时吸痰,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加大氧流量,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应用人工呼吸机保持呼吸道通畅。

7、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

三、预防

1.管理传染源

及时发现患者和带菌者,并进行有效隔离和彻底治疗,直至大便培养阴性。重点监测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感染者应立即隔离并给予彻底治疗。慢性患者和带菌者不得从事上述行业的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

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应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情况。

3.保护易感人群

口服活菌苗可使人体获得免疫性,免疫期可维持6~12个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