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谚语瘟疫何时结束(农村俗语)

今年的新年,想必大家在今后的时间里都会有很深的印象,毕竟整个新年我们在家里呆了近一个月,没有出门。不过这也是个好事情,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和农村老家的长辈们在一起,也会听到不少的俗语,其中很多俗语都是老一辈人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这次情况特殊,家里的老人们也是说过这样一句俗语,叫"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这到底有什么深意,其中有什么规律吗?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

古谚语瘟疫何时结束(农村俗语)(1)

我们知道,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不是一帆风顺的,不管是古代的中国还是西方,都经历过几次很大的瘟疫,很多古书也都有记载,中华上下两千多年,也经历过大大小小几百次瘟疫,而古今中外每一次瘟疫结束,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次新生。我们的祖先更是从瘟疫里总结出了一套规律,就用这句话表达了出来,那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古谚语瘟疫何时结束(农村俗语)(2)

我们知道,古代就有根据天气,四季交替,我们的祖先也是发明了24节气,每个节气持续半个月左右,24节气一轮回,也是一年的轮回了。所以这个规律就是用节气来总结的,说的就是瘟疫在各个节气的变化规律。为啥说"始于大雪"呢,在古人看来,大雪的到来,意味着气温会急转直下,人的抵抗能力也会呈现下降曲线,往往会滋生疾病。"生于小寒",老话都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小寒这天往往都是在三九天里的,此时冷空气积聚气流下沉,而污浊之气也容易滞留了,也是瘟疫严重的开端。

古谚语瘟疫何时结束(农村俗语)(3)

"盛于立春",我们知道立春万物生长,阳气逐渐开始上升,而潜藏了整个冬天的瘟疫也是如此,所以是病毒的高发期了。"弱于雨水",这句话的意思是此时日照,降水都在增加,气温回升快,瘟疫也会逐渐消散。所以后面"衰于惊蛰",因为惊蛰过后气温回升的速度到了顶峰,草木勃发,降水继续增加,瘟疫也就更难生存。

古谚语瘟疫何时结束(农村俗语)(4)

其实这些老话用节气来解释瘟疫,看似没有道理,实际上如果用现代科学翻译的话,意思说的就是冬天从天寒地冻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差不多一百多天,这个时候人类的新陈代谢缓慢,抵抗力也随着气温下降,正所谓体弱才会生病,所以说是季节导致人的身体虚弱,健康程度的好坏才容易引发疾病。毕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细菌病毒,但是一些传染病也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时间、环境,我们才容易生病。所以大家不管什么时候,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毕竟身体健康了,我们的生活才会顺利。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留言。(图文无直接关联,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