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格威路萌机器人国内首秀

能泊车,能养老,能导购,赛格威要让智能机器人成为通用平台。

赛格威路萌机器人国内首秀(1)

智东西 文 | origin

智东西1月19日消息,赛格威机器人在北京展示了名为“路萌”的机器人,这是其在今年2017CES上展出后首次在国内亮相;同时其负责人纳恩博副总裁蒲立现场讲述了公司围绕这款产品在智能时代的构想——将其打造为能在多种场景发挥作用的通用机器人平台。而在2015年,赛格威被小米投资的纳恩博全资收购,双方共同在全球平衡车市场中占得了百万级的保有量。

路萌:脱胎于平衡车,身兼多种功能

依托于在平衡车上的技术,赛格威在平衡车底盘上集成了多功能的硬件,在CES2016上发布了其概念产品。经过一年的开发,这款概念产品有了具体的形态——一台两轮行走的智能机器人。

从外观上看,路萌就是在平衡车上加了一台显示器与两个机械臂,与其原型产品纳恩博9号平衡车的形态变化不大。但是整个机器人拥有复杂组件,机上搭载了英特尔凌动处理器、Realsense实感深度摄像头、运动跟踪模组、4 1麦克风阵列、超声波障碍检测传感器、触控系统以及硬件扩展槽,这些部件让路萌拥有视觉、自主导航、语音、连接、交互以及硬件扩展六大能力。

赛格威路萌机器人国内首秀(2)

作为平衡车的鼻祖,美国公司赛格威在2001年推出了世上首款平衡车,并在欧美成为平衡车的代名词。而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大热,赛格威也想让平衡车不仅仅是一个出行工具,也可以变得智能。这种想法催生了路萌。

如何商业化:由B入C,打造通用机器人平台

一、依托B端开发功能

这款机器人能做什么?项目负责人现场展示了它的载人能力。不过显然路萌不能只是一款平衡车。为了让路萌拥有足够多、足够智能的功能,赛格威开启了其开发者计划。

通过申请机制,赛格威从开发者中筛选出一批开发者,向其出售路萌的硬件平台,并提供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使其可以快速地基于平台开发出定制的功能。在首批开发者中,赛格威选择了三家大型机构:宝马、麻省理工大学、大数据公司Stibo。

在CES2017上宝马的泊车机器人便是这一计划的成果。宝马在赛格威方面提供SDK后,仅仅用了23天就开发出了自动泊车助理。尽管现在许多车都已经拥有了自动泊车功能,但宝马认为,由一台泊车助理来对停车场进行全局性的把控,可以避免拥堵。同时这台机器人还能为车主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

在与麻省理工的合作中,MIT将路萌作为其健康养老黑客马拉松的机器人平台。MIT想让路萌变成老人的陪伴机器人,派遣老人晚年寂寞的同时记录他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

而丹麦公司Stibo则看中了路萌在零售行业的机遇,希望通过开发使得它可以成为大型卖场中的导购,同时替代仓库中的安全管理员,从而节省下大量的人力成本。

通过和这三家合作,路萌就拥有了三种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不同功能。这使得它看上去更像一台通用机器人,通过开发就能使其适应不同场景。而到目前,路萌团队称他们已经收到了数千份申请,主要集中在消费者服务、医疗养老、远程协作、娱乐游戏、教育、AI研究和应用六大领域。

赛格威路萌机器人国内首秀(3)

项目运营负责人张佳辰称,他们正是希望将路萌打造成一个类似于手机的计算平台,通过开发者计划来为它添加不同的功能,就像手机安装不同的APP一样。

二、最终客户是大众,具体模式还需摸索

在具体的商业化安排上,目前由于处在早期开发阶段,所以路萌的主要客户是B端的商业机构。不过项目负责人蒲立博士称早期更多与B端合作是为了其功能的开发,其最终客户目标仍然是普通消费者,今年晚些时候将面相大众推出消费级产品与应用。他特别强调了路萌在商业化上的优势:路萌的主要部件均采用大规模应用的部件,有完整的产业链,这不仅保障了路萌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其硬件成本与量产难度。

然而路萌团队也坦承,由于智能机器人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技术与市场方面都不完全成熟,所以路萌的功能还需要后续开发,而消费者市场也仍然需要培育。除了明确将路萌打造为同时面向企业与消费者的通用平台,赛格威并未拿出更加具体的商业计划,表示将同开发者一起探索。

结语:平台虽好,还需找准应用场景

在智能机器人尤其是智能家居机器人群魔乱舞的现状下,赛格威依托平衡车技术,拿出了一款移动性与智能程度都不错的通用机器人,只此一点便绕开了许多同质竞争。而更重要的是,赛格威选择了做平台的模式,通过开放软硬件吸引大量开发者,能够快速丰富其各种功能,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投入使用。上一家采取类似做法的智能产品是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响,而它现在已经成了智能家居的代名词。

然而赛格威的情况与亚马逊又有很大不同。这款通用型的智能机器人为了“通用”,采用了大量的不同技术领域的硬件,其复杂性对赛格威的集成能力构成了挑战。而早期开发者版本下路萌的可靠性究竟如何,还需要观察。

同时更大的问题来自消费者市场。Echo的成功是因为其准确地切入了家居这个应用场景。而赛格威自身对路萌的应用场景至今仍未找到突破口,虽然与开发者合作能够开拓其“通用”的适应能力。但如果要自己制造面向C端的产品,赛格威不能仍然扮演一个硬件平台供应商的身份,若不主动找到消费者的痛点,被动等待消费者市场自己成长,或许会被其他厂商占据先机。

要让这款两轮的小机器人撑起巨大野心,除了开放与合作,赛格威也需要在更具体的商业路径上更加明晰。

智东西招聘

在这里与下一个BAT创造者交朋友!

五大智能领域记者/编辑/实习生

职位详情回复“招聘”查看

欢迎自荐/推荐,简历至HR@zhidx.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