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全解答(科学解答母乳喂养问题)

母乳喂养全解答(科学解答母乳喂养问题)(1)

刚生完孩子妈妈没有奶水也坚持哺乳、不冲泡奶粉,这样的做法正确吗?宝宝能坚持饿多久,这时期要注意观察什么?

新妈妈即使没有奶水,也坚持不冲泡奶粉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实孩子不会被完全饿到,在孕期时,准妈妈的乳房已经有少量初乳分泌了,就存在乳房里面。这是生理基础决定的,但凡是你乳房发育正常,就肯定是这样的,所以不用担心孩子最开始吃不到。只不过他吃到的非常微量,是你挤也挤不出、看也看不到的。

家长可注意一下孩子大小便,出生第1-2天,应该每天有3-4次小便,并会逐渐增多,出生一周后可增至每天10-30次。从出生第一天起,应该每天都有胎便,胎便颜色1-2天是墨绿色,逐渐变黄,一周后开始排黄色大便。简单的说,如果宝宝大小便都正常,证明他摄入到足够的奶水。

新妈妈若想早日开奶,一方面让孩子早点吸吮、不管有没有奶水都要吸吮,只有频繁的吸奶,才能促进乳汁赶快分泌。另一方面,要注意孩子是否有效吸吮(注:让宝宝连乳晕一起含住,而不是只含乳头),只有有效吸吮才能让妈妈奶水尽快下来。

宝宝总要吃母乳,似乎总也吃不饱,如何识别婴儿已吃饱奶的象征?

大家都清楚母乳喂养要“按需喂养”,但“按需喂养”不代表一哭就喂。是不是真的饿了,需要新妈妈在喂养中,慢慢磨合去观察。

一些权衡标准在低月龄的孩子身上更容易判断,比如新生儿在饿的时候不会马上直接哭,先是小嘴找来找去、舔来舔去,这时你就该喂了;如果饿得厉害了,会发“嗯…嗯…嗯”的吭哧声,小手也会在脸上蹭;如果饿极了,会“啊…啊…啊”的剧烈的哭。如果什么表现都没有,直接大哭的话,肯定不是饿了,妈妈要找一下原因,比如拉了、尿了、肚子疼了、吵他睡觉他不开心了,这时你可以试一试抱着安抚一下,如果宝宝不哭了就不是饿的表现。

吃饱奶的象征是,吸吮力度慢慢弱了,但对新生儿来说,不建议吸吮力度减弱就不喂了,多吸吮一会儿,这对安抚宝宝心情、平衡血压都有好处。那种喂了很久还闭着眼睛吃奶的孩子、嘴巴动作特别微弱,是属于下意识的动作,百分之百没有在吃奶。

当妈妈真正了解到孩子的需求是什么的时候,才谈得上真正的“按需喂养”,做到没有在不该喂的时候喂,也没有在该喂的时候不喂;正常的使用乳房是最能预防堵奶、乳腺炎、乳头皲裂这些状况。

哺乳妈妈吃辣椒、咖啡、海鲜、冷饮会造成什么后果?

不健康的食品即使不在哺乳期,也不建议大家吃。只要正常食物,包括辣椒、咖啡、茶等都不是禁忌,前提是你吃了舒服。像湖南、四川等地,哺乳妈妈每顿饭都会吃辣的,所以只要是你日常习惯的食物就好。但是,有些妈妈本来不怎么吃辣椒,哺乳期内忽然吃了一顿麻辣火锅,姑且不说孩子吃了母乳能否适应,她的胃肠也受不了。

反观大家普遍认为有营养的东西,像菜花、西兰花这种十字花科的食物,有的妈妈吃了孩子会肚子胀气,你发现了就要避免一下;有的孩子是过敏体质,妈妈喝袋牛奶都会起湿疹,妈妈就要对所有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忌口。咱们黄种人不像白种人那么容易过敏,广泛流传的哺乳期吃什么引起孩子过敏的说法,是由西方传来的,对中国人未必适用。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妈妈吃韭菜、花椒、巧克力等日常食物会发现回奶了,这是个别现象,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我身边有的妈妈吃了韭菜以后奶水更多了。

总的来说,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对所有哺乳妈妈都是禁忌,但焦虑的情绪、自我暗示肯定对泌乳有不良的刺激,所以吃了认为不应该吃的东西,也不要吓唬自己。

母乳吸出大概能保存多久呢?背奶妈妈应该“定时间”还是“凭感觉”吸乳?

背奶妈妈真的很辛苦!注意单位没有冰箱要买专门为哺乳设计的冰包,野餐用的冰包根本实现不了一天保持低温,再买冰袋塞在奶瓶空隙里,可以实现一天的完美保存。保存时间记住一个适合家用的原则——“333”原则。即室温下保存3小时,冷藏保存3天,冷冻保存3个月。这个标准是非常严格的标准,即使是早产儿喝的,“333”原则也没问题。

多数“背奶妈妈”上班时吸奶时间是固定的,注意一下吸奶的频率:如果想多喂一段时间母乳,就不要让自己严重涨奶才吸,涨奶本身会回奶,背奶妈妈按时及时挤奶,就不用恐惧奶水不够;如果想断奶了,每次吸奶时不要排空,涨奶后轻轻吸一点,到不难受的程度就好,否则奶会越来越多。

小伙伴们,要是觉得内容还不错,赶紧点击大拇指!

关注xiehecrspx(←可长按复制)

郭老师报名525025417(←可长按复制)

关注北京协和国际催乳师培训为妈咪们提供最科学、最专业、最权威的育儿、宝宝、婴幼儿早教知识,加入我们,一起给孩子更好的关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