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各地对女婿的叫法(家乡对亲属的奇葩称谓)

文/王新竹

图/王新竹

湖北各地对女婿的叫法(家乡对亲属的奇葩称谓)(1)

实景拍摄:家乡老屋

记得幼时,随父母在外乡漂泊了几年回来后,对家乡的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莫名其妙的称谓,很是头疼。随我们一起回来的二嫂更是闹出了不少笑话。

由于出去的时候很小,回来后对家乡就完全没有了印象。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对一切都觉得很新奇,也很无奈。

首先是奶奶,得喊她“婆婆”,那我就问母亲了:“那婆婆又咋称呼呢?”母亲说叫“老人婆”,公公叫“老人公”。这我记住了!这时来了一个年轻妇人,母亲就让我喊她大妈,我嘴上乖乖地喊着“大妈好!”心里却很疑惑,那人走后,我悄悄问母亲:“她都没您大呢,为什么要叫她大妈?”母亲解释说:“只要和父亲是平辈的那些本家的婶婶大妈们,一家之中,最大的叫大妈,然后二妈、三妈……一直往下排,最小的叫幺妈。”“那叔叔和伯伯呢?”我又问。母亲说:“一样的,也是大爸、二爸一直往下排,最小的叫幺爸。”我觉得即新奇又好笑。可能这样叫要亲热点吧,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湖北各地对女婿的叫法(家乡对亲属的奇葩称谓)(2)

实景拍摄:家乡老屋

这天,母亲带我去姥姥家去玩。二姨、三姨家的表哥表姐也来了,二姨家的表哥和表姐围着姥姥姥爷叫:“卫婆,卫爷!”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外”和“卫”音很相近。但三姨家的表哥表姐却上前叫姥姥姥爷:“婆婆,爷爷!”我又纳闷了,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解释说:“这是因为你三姨原先是留在家里‘引儿’(让别人来入赘)的,后来又回三姨父老家去了,但称呼并没变,叫作‘先叫后不改’。所以,你得对三姨父称‘舅舅’ ,所以他们家的孩子叫你姥姥姥爷为爷爷奶奶!”好复杂的关系啊,真的很不容易记住。

然而还有更难以想像的,这天,姑姑和姑父回来时,姑姑叫爷爷奶奶为“爸爸、妈妈”。我却听姑父喊爷爷奶奶为“姨父、姨娘”!这让我大跌眼镜,这可和“岳父、岳母”的出入太大了!我又悄悄地问母亲:“那姑父对我爸的姨姨、姨父又怎么称呼呢?”母亲说:“也叫姨姨、姨父。”我很不以为然,心想,这样称呼岂不乱套了吗?

湖北各地对女婿的叫法(家乡对亲属的奇葩称谓)(3)

实景拍摄:家乡老人

二嫂初来时和我一样懵。二哥在给二嫂介绍大哥:“这是我大哥。”二嫂就招呼着:“大哥好!”大哥竟然扭扭捏捏的不答应,而旁边的人们都在抿着嘴笑。二嫂很奇怪,过后就问二哥咋回事?二哥告诉她:“在我们这儿你不能对我的兄弟们叫哥哥,不然人家会笑话的!”二嫂问:“那叫什么?”二哥说:“直呼其名就是了!”二嫂同我一样想不通,就问:“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样很不礼貌吧!”他竟然回答:“哥哥,就是情哥哥的意思!”然后逼近二嫂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在这儿你只能叫我哥,明白了吗?”二嫂红着脸茫然地点了点头,看样子,她并没反应过来。我在一边想,这个解释就太可笑了!难怪大哥不敢应!

然而姐夫来家里了,大家却又让二嫂叫姐夫为“哥”!我和嫂子同时发问:“这又是为什么,不是不能叫哥吗?”回答是:“姐夫是异性,这样叫显得更亲热些!”这可真笑坏人啦!简直是莫名其妙!

湖北各地对女婿的叫法(家乡对亲属的奇葩称谓)(4)

实景拍摄:家乡老屋

还有呢!村子里的人,大多数人家都沾亲带故,对于外姓,和爷爷同辈的都得喊“表爷,表婆”;和父亲同辈的夫妇,无论大小都得叫“表叔,表婶”。还让叫嫂子和表嫂们为“姐姐”,说这样也会显得亲热些。

对于我们这儿的这些奇葩称谓,友友们可记得住吗?我可是用了好长时间才弄明白的!

后来,我偶尔在古书中看了一段记载,才明白了一件事。我的家乡宁强县,原为“宁羌”,在古代是羌族人的聚集地,民风异常彪悍,后来不知哪个朝代对这儿的少数民族实行屠杀和镇压政策。这里的羌族人为了保命,就把自己改为汉族,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我想,这可能就是这些奇葩称谓的由来吧!

湖北各地对女婿的叫法(家乡对亲属的奇葩称谓)(5)

实景拍摄:家乡老屋

我是〖掌上中国v新竹〗,一个陕西汉中盆地的山区女子,喜欢文学和拍摄。有着丰富的山区生活和外出打工经历,用亲手拍摄的一手图片,记录山区的人、物、事及他乡农民工故事,带你走近最真实最原生态的农民生活。敬请朋友们点击“关注”我,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