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最年轻省长(黑龙江省长四处题字被批好大喜功)

日前,在文章中写到在1962年反击作战后,部队缴获一批印军丢下的降落伞丁盛将军得知后,考虑到大家生活艰苦,布票困难,便灵机一动把它分给了干部们作衬衣结果因为违背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官兵平等的原则,为此作了检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目前全国最年轻省长?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目前全国最年轻省长(黑龙江省长四处题字被批好大喜功)

目前全国最年轻省长

省长的叹息——我哪有那么多的钱啊

日前,在文章中写到在1962年反击作战后,部队缴获一批印军丢下的降落伞。丁盛将军得知后,考虑到大家生活艰苦,布票困难,便灵机一动把它分给了干部们作衬衣。结果因为违背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官兵平等的原则,为此作了检讨。

丁盛将军(左二)在反击战前线

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我引用了将军检讨中的话:“山上有很多降落伞,怎么办?我说捡回来,现在布票困难嘛,拿回去给我们干部不是解决问题嘛。嘿!这句话说坏了,拿回去他们就分了,也分了给我,我也要呀,因为我也困难呀。”

“我也困难呀。”——一句道出了真情,我们今天很难想象一个军级领导干部竟然也会困难到没有布票的地步,而一位网友为此发出的感慨可能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那个时候的干部真廉洁,一个将军,连三锅降落伞的布料也看得上。最后还得因为这个事情做检讨,这样的军队不打胜仗,难!”

而我看到这段感慨,便想起了另一个采访中遇到的故事。

在我国黑龙江省,曾有一位抗联出身,深孚众望的省长(为了尊重他的家人,我不点名了,但看完估计很多人能够猜出来)。这位老省长执掌省政数十年,虽然有些保守但一生清廉,努力做实事,作风雷厉风行,所以在民间威望很高。

然而,东北人素来爱开玩笑,便这样笑话自己的省长,说他好大喜功,因为字写得好,所以就到处题字,以至于“除了公共厕所,到处能看到咱省长的题字”。

有些优秀的军人,晚年的确成了优秀的书法家,而且有自己的造诣特色,比如独臂将军左齐著名的“左笔”

这件事在我去哈尔滨的时候深有感触,老省长当时已经去世,但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店铺里挂着他的题字,俨然传家之宝。

他的字极有韵味,不是那种日常可见的“官员书法家”可比。

尽管知道了这件事,但我从未认为这是个多大的缺点。这位老省长参加抗联前是佳木斯中学的高材生,所以文化底子很好。而且,他是双手书法家,可以左右开弓。只是,这背后有一个并不很为人知的惨烈故事。

1942年,这位老省长随抗联名将王明贵驰骋呼伦贝尔,突破大兴安岭,连续取得霍龙门、呼玛等大捷,却在库楚河中了敌人的埋伏。激战中他的右臂中弹,桡动脉被打断,鲜血喷出一米多高,警卫员连用两个救护包都无法止住血。危急关头这位老游击队员折断一根柳枝,硬生生从伤口插入了自己的脉管……血止住了。

那一仗,他带着如此重伤随王明贵将军杀出重围,跃马疾驰三百里,冲破日寇的黑龙江阻击线,回到了大本营,全队只剩下十三个人。

他活了下来,右手却没了知觉。于是他顽强地用左手练习写字,竟不比右手写得差。谁也没有想到,后来他的右手又恢复了功能——惊讶的医生发现,人体强劲的修复功能,使他右臂的动脉自动打通了一根旁支。于是,一个能够双手挥毫的军人书法家就这样诞生了。

有这样的经历,我觉得,如果这位老省长有一点题字的癖好,一点都不应该批评,相反,还带有一点孩子气的可爱。

然而,那一次去黑龙江采访,才发现这位老省长完全不是这样张扬的性格。

也就是在那次采访中,才知道,老省长最小的弟弟,战死在清川江畔。

老省长是三兄弟,他是老大,参加了抗联,他的二弟则出身八路,只有最小的弟弟年轻,抗战胜利的时候刚刚成年。老母亲疼爱幼子,便对老省长他们兄弟说,咱家你两个都当兵了,别让你弟弟再去打仗了吧,算命的说他不宜上战场。老省长体谅母亲,便一直把小弟带在身边工作,北平解放,还送他去上了大学。

抗美援朝打响之后,老省长的二弟率部1950年9月渡过鸭绿江,是最早参战的志愿军。而他在一次战斗间隙,却惊讶地在友邻阵地上发现了小弟的身影。

原来,炮兵急需懂得数学的人员,小弟还是瞒着母亲上了前线。二哥责怪他不孝,他说:“国家危难如此……”

最终,二哥也没法说服他回去,便对他说战场上要小心。小弟说二哥放心,你们在前方,我们炮兵在后面呢,你更要保重。

要分别的时候,二哥发现小弟的绑腿开了——他毕竟还是一个新兵。二哥就拿出了自己的绑腿,蹲下来给小弟绑好。

两个人分别了,没想到却是永诀。

那一天,小弟所属的炮兵为了掩护坚守阵地的步兵战友,和十倍于己的美军炮火对射,激战后全军覆没。

后方上来接应的人员,看到所有的烈士已经无法找到完整的尸体。他们在树上找到了一条腿,在绑腿上看到二哥的名字。

老省长知道这一切,只是把它默默地吞了下来,生前从不和人提起。所以,我们几乎都不知道,抗美援朝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政府主席的弟弟,就牺牲在那场战争之中。

他们不需要宣传,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命并不比任何一个老百姓高贵,自己的弟弟上前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人民也因此跟着他们走,无怨无悔。

这样一个低调的老军人,怎么可能张扬到四处题字?

最终,在和他的一位秘书谈起此事的时候,无意中揭开了谜团。

原来,老省长的确十分喜爱书法,只要有余暇便会挥毫,也是一种休息。结果,有一位晚辈便看到机会,自云醉心书法,频频找老省长写字,拿了给自己和家里的孩子们作字帖。老省长不疑有他,也乐此不疲,反正写的都是做人的道理,对子侄的勉励。他哪里知道,这位晚辈却是有备而来,预先向企业家、所谓的名流们开出价码,据字付钱。

这件事最终被老省长的秘书知道了,他连忙报告首长,讲道很多人买了省长的字炫耀,还有的提价倒卖,影响十分不好。

老省长十分爱惜羽毛,闻讯大怒,痛骂了那个后辈并和秘书商量怎样挽回影响。

他秘书说,那就买回来吧。

老省长好像要点头,愣了半晌,终于又痛苦地摇了摇头。秘书回忆道:“他把头伏下来,埋在双手里,半天不说话,最终抬起头了,十分为难,声音嘶哑地说——我哪有那么多的钱啊。”

我哪有那么多的钱啊!

原来,这就是直到今天,这位老省长的字依然挂在那些地方的原因。

我可以想象,这位在关东军千军万马中死战不退的老战士,此时心中是怎样的无奈。这一句话语中带出的痛苦,秘书说给我听的时候,双目依然忍不住发红。

而也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对老人愈发肃然起敬。

一个执掌了整个黑龙江数十年的封疆大吏,竟然没有钱买回自己写的字

我想,这不是耻辱,而是丰碑,和丁盛将军为了用敌人的降落伞做衬衫而检讨一样,让我们知道,这世上真有把清廉当作珍宝的英雄。

如果这样的干部多一点,人民怎么会不跟着你走?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