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1年制本科(云南大学21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云南大学可追溯于1922年, 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点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实施院校,2016年成为国家“一省一校”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于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哲学C、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法学B-、政治学B 、社会学C 、民族学A 、马克思主义理论B-、教育学C、中国语言文学B-、外国语言文学C-、新闻传播学C-、中国史B、世界史C 、数学B、物理学C 、化学B、地理学C-、生物学B 、系统科学C 、生态学A-、统计学B、信息与通信工程C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软件工程B-、工商管理B、公共管理C 、档案管理B、艺术学理论C-、美术学C-。

云南大学下设27个学院、14个研究机构、1个公共课教学部及2个独立学院,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云南大学现有教职员工2971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497人。专业技术岗位中教学科研人员1930人,具有正高职称的445人,占教学科研人员的23.1%,具有副高职称的845人,占教学科研人员的43.8%。目前,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1136人,占教师队伍58.9%,硕士614人,占教师队伍的31.8%。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976人,硕士研究生7595人,博士研究生1108人。学校占地面积4363.64亩,分布于呈贡校区和东陆校区,公用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信息化设备资产总值9.38亿余元,图书馆藏书370余万册。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云南主节点单位。

云南大学有本科专业76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6个专业“菁英班”,10个专业“卓越班”,拥有民族学、生态学、专门史、微生物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3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70%,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学校形成了以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学科较为齐全,人才密集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层次人才快速增加。现有院士10人(含双聘、特聘),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各类项目入选者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各类项目入选者1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5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1人, “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云南省级教学团队1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学校以学术兴校为核心,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成果斐然。学校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4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4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国际青年古生物学家“Hodson Award”奖等多项大奖。有15篇论文发表于世界著名学术刊物《Nature》《Science》。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思想战线》是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十一种期刊之一。

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省级5个),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有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中非智库10 10合作伙伴计划”中非结对学术机构,1个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综合性机构,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学校为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科技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2个。

学校立足地缘优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云南大学1年制本科(云南大学21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