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知识点人教版七到八年级 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

要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

(1)概念: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3)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布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流感的病人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等。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蚊蝇)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4)举例:艾滋病(AIDS)

①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②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捕杀焚烧掩埋患病禽畜等。

(2)切断传播途径清洁消毒公共场所洗手杀灭蚊蝇媒介等。

(3)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锻炼身体等。

要点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如图)

  

中考生物知识点人教版七到八年级 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1)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中考生物知识点人教版七到八年级 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2)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能阻挡病原体侵入,杀死病菌,清扫异物。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3)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包括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包括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3.抗原和抗体

(1)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如乙肝抗体只能和乙肝病毒或乙肝疫苗结合。

4.免疫的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5.计划免疫

(1)疫苗: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原理: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后,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要点用药与急救

1.安全用药

(1)概念: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危害。

(2)药物分类

处方药:凭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

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简称OTC

(3)用药要求:使用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2.急救

(1)紧急呼救:拨打紧急呼救电话“120”,注意要准确描述地址和危险状况等。

(2)在救护车到达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呼吸、心跳骤停时,还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3)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等。心肺复苏的顺序是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3.出血和止血:静脉出血时,按压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时,按压近心端止血。

要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2.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病: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称“现代文明病”。常见的生活方式病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生活方式病的发生和发展。

(2)吸烟、酗酒、吸毒、染上网瘾的危害

吸烟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等;酗酒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等;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并使心肺受损等;染上网瘾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出现心理疾病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