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骂王朗幕后花絮(品读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片段)

诸葛亮骂王朗这可是《三国演义》经典场面,起因原是蜀汉诸葛武侯伐魏,取天水、安定、南郡三城。魏主曹睿大惊,命曹真为大都督,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军师。起东西两京军马二十万,以御蜀兵。王朗本属汉朝元老,现官魏之司徒,年已七十有六,自诩口齿伶俐,欲以一席话折服诸葛亮,号称“明日在两军阵前,老夫只需一席话语,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哈哈哈哈…”及至两军相遇,与武侯答话之时,反被武侯,将王朗历史,披露于军前,尽情丑诋。王朗竟然理屈词穷,气塞胸膛,撞死于马下。

三国演义诸葛亮骂王朗幕后花絮(品读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片段)(1)

但是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为立场的,而诸葛亮骂死王朗这段当然也是老罗虚构的,但我们大众接触的最多的也是《三国演义》,所以经常就是曹魏是奸,蜀汉是忠,我们今天不谈忠奸,只站在现在的角度看二人这次的对话,虽然胜者是诸葛亮,但是王朗是否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毕竟现在出现两种声音。现在让我们对这段经典对白进行小分析一波,这段影视剧可是在b站被各种鬼畜。

三国演义诸葛亮骂王朗幕后花絮(品读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片段)(2)

首先,这是一场对天下局势的分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上来,两人寒暄完毕,先是王朗引出话题,总结上述便是天数有变,汉朝腐败,气数已经亡了,现在的神器更易,汉帝更是传位给魏,气运已经在魏国这边,这是天数,上来就用天下大势来压诸葛亮。说的是正气禀然,铮铮傲骨,曹魏可谓是天下归心。

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自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圣武,继承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这,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比于管仲、乐毅,何乃强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然而等腐草之萤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三国演义诸葛亮骂王朗幕后花絮(品读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片段)(3)

但是诸葛亮也不是吃素的,你用天下大势压我,我就用忠孝礼仪压你,本来汉统衰落,你们一群人,身为臣子,不思忠君报国,却奴颜婢膝,尤其是你王司徒,更是罪恶深重。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昔日桓帝、灵帝之始,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厥、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遍地之间,禽兽食禄;致使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何作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bian)一声],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三国演义诸葛亮骂王朗幕后花絮(品读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片段)(4)

这一番话一出,王司徒顿时就有点心慌了,明显就理亏了,想我好言相劝,以礼来降,你怎么骂起我来了,当即就手指诸葛亮

你…诸葛村夫,你敢……

不过还没来得及放狠话,诸葛亮就已经先声夺人,大家都看到了,是他先骂我的,直接一段人身攻击

住口!你这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刘备)于西川继承大统。我今奉嗣君(刘禅)之旨兴师讨贼。你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还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将命归于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舞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三国演义诸葛亮骂王朗幕后花絮(品读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片段)(5)

直接一通大骂,甚是爽快,王朗听罢,直接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现在有一些人的观点就是,这是一场辩论高手和泼妇对阵,而输的一定是辩论高手。诸葛亮就是泼妇,他讲的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专门攻击王朗的道德品质,避重就轻,没有对论点来反击,结果致王朗气血攻心,卒。

三国演义诸葛亮骂王朗幕后花絮(品读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片段)(6)

事先声明,小编是不太赞同这个观点的,虽然说咋一看王朗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关键是王朗此人的身份,王司徒什么身份,孝廉入仕,汉朝老臣,在汉室衰退之时是不思忠君报国,反而直接投降曹魏政权,在为臣为人一项上就已经失去先机,其实单看王司徒一席话没什么毛病,但是偏偏是从你这个食汉禄的老臣嘴里说出,你如果是一个农民,起义就起义了,还能落个好名声,但是你是汉臣,汉朝也没有对不起你,这个时候你应该是保国锄奸,整治吏治,哪怕你是另立君主,也是能被歌功颂德,假设你都做不到,你也可以继续隐居不奉曹魏,但是你偏偏出来劝降一个又自立汉室,在当时的声望正高的蜀汉政权,虽说谁都知道朝代更易是铁定的,也都知道天下大势浩浩汤汤,而且政权更迭从来都没有正统非正统之分,无非胜者为王败者寇,但是有些事可为有些事不可为,正如顾炎武有云“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王朗此举就相当于日本在中国同样实行大东亚共荣政策,但是南边出现了汪和蒋两种不同声音,同样是救国旗号,有理有据,是你,你选择谁不用说了吧。

三国演义诸葛亮骂王朗幕后花絮(品读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片段)(7)

这次辩论,从一开始,王司徒就已经输了,有些人是可以与之辩论的,但是有些人从人格上就已经输了,诸葛亮一开始也没有打算与之辩论,因为王朗是不配的,男子汉大丈夫,我就算是一村夫都知道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虽然说诸葛亮也是为了自己能够施展才华,但是做的也是可圈可点,没有落下话柄),反观你王司徒就过分了,先是终于汉室又反归曹魏,那时可没有为人民服务原则,只是做官奉主,享荣华富贵罢了,我们都学过李密《陈情表》,虽晋武帝实行“怀柔政策”但是李密身为亡国之臣,虽然不会随先帝而去,但是也绝不侍奉二主,遂以供养祖母为由“辞不就职”,这才算是臣子本分,我们都知道每个朝代的背叛者都好有道理的样子,但是每个背叛者都没有什么好名声,那为什么你王朗就要给你洗白,尽管你说的有道理,但是这句话可以也不是让你王朗来说的,相反我们再看看荀彧(我叫xun yu 不叫苟或)是忠汉扶曹,就算你刘备以汉室自居,但天子尚在,你不来侍奉,我是不可能承认你刘备就能代表汉室的,曹操加九锡更是几次阻拦,最后自尽而亡,这才是身为臣子应该做的,这种人才能跟诸葛亮唇枪舌剑的辩论。你王司徒想用大势说服诸葛亮根本就是痴心妄想,所以说,这根本就不是一场辩论,就是一场骂战,王司徒上来就被诸葛亮抓到了软肋,那自然而然就必败无疑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