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的传统诗词(千门万户曈曈日)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这些我们在小学作文里经常会用到的词汇,基本上可以概括中国诗词中关于农历新年第一天——“元日”的主题,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元日的传统诗词?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元日的传统诗词(千门万户曈曈日)

元日的传统诗词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这些我们在小学作文里经常会用到的词汇,基本上可以概括中国诗词中关于农历新年第一天——“元日”的主题。

与最关注能否回家过个团圆年的除夕夜相比,元日,不管身处何地,往往都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

(点击可见:诗词中的除夕|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http://static.zhoudaosh.com/8B78829F288F179EDE038D14B13A201DB399F82C4E07057CEF4C763ED897A3DC?preview=31993759

因为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国孩子最早知道“元日”,大多是从王安石的名句开始的。

这首《元日》同时也概括了中国年的三大重要习俗:放鞭炮、喝屠苏酒、贴对联。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最著名的句子当然是“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但《元日述怀》中一句“花舞大唐春”,尽显大唐气象。

诗人的愿望也很平民化: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元日述怀》

唐·卢照邻

筮仕无仲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除夕夜要守岁,第二天诗人要睡个懒觉补眠,家里的孩子却来叫醒了。

辛弃疾的很多诗词当中,都有点童趣盎然的意思,这在中国古典文人当中是难得一见的,尤其辛弃疾自己后半生其实未能一展平生志向。

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得到,被叫醒后的诗人,心情其实是喜悦欢乐的。

《元日》

宋·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辞旧迎新之际,经常也会成为感慨年华老去之时。

但时年62岁的白居易却以从容淡定的口吻,告诉我们,既然年华留不住,那就应该及时行乐。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唐·白居易

庆吊经过懒,逢迎拜跪迟。

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

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

今朝吴与洛,相忆一欣然。

梦得君知否,俱过本命年。

同岁崔何在,同年杜又无。

应无藏避处,只有且欢娱。

在农村过年最热闹。40岁的田园诗人孟浩然有很多农民朋友,所以听到农家人推测今年会是一个丰收年时,肯定非常开心。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新的一年,诗人长了一岁,也意味着,跟老朋友分别的时间多了一年。

在元日诗中,怀念老朋友,是非常常见的主题。

《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

唐·韦应物

一从守兹郡,两鬓生素发。

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淮滨益时候,了似仲秋月。

川谷风景温,城池草木发。高斋属多暇,惆怅临芳物。

日月昧还期,念君何时歇。

李谅在新年写诗寄给自己的两个朋友元稹和白居易。后来,元稹还回诗相和。

因为崔莺莺和薛涛的故事,元稹已经被认定绝对是渣男一枚。但在对待朋友方面,元稹还是不错的。

《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

唐·李谅

称庆还乡郡吏归,端忧明发俨朝衣。

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当官补拙犹勤虑,游宦量才已息机。举族共资随月俸,一身惟忆故山薇。

旧交邂逅封疆近,老牧萧条宴赏稀。

书札每来同笑语,篇章时到借光辉。丝纶暂厌分符竹,舟楫初登拥羽旗。

未知今日情何似,应与幽人事有违。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

唐·元稹

腊尽残销春又归,逢新别故欲沾衣。

自惊身上添年纪,休系心中小是非。

富贵祝来何所遂,聪明鞭得转无机。羞看稚子先拈酒,怅望平生旧采薇。

去日渐加馀日少,贺人虽闹故人稀。

椒花丽句闲重检,艾发衰容惜寸辉。苦思正旦酬白雪,闲观风色动青旂。

千官仗下炉烟里,东海西头意独违。

没法回家过年,杜甫给小儿子写了封信,说儿子你小时候一哭我都手抖,你长高一点我就开心,舐犊情深。

杜甫一生漂泊,仕途更不如意,做父亲的当然希望儿子运气能比自己好一点,别做“白头郎”。

《元日示宗武》

唐·杜甫

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

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

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

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杜甫高歌流泪,而老来漂泊他乡的刘长卿,连高歌的兴致都没,新年思乡,潸然泪下。

最令人无奈的是,这种情况,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他说再呆下去,自己都已经快变成长沙人了。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同样是身处异地,刘禹锡就硬气得多。

写过那么刚直的“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的大半辈子都是被发配来发配去的,过年了都没人上门拜年,但他老人家刚直不改。

《元日感怀》

唐· 刘禹锡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衒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愿你也能有刘禹锡的坚持,愿你能有刘禹锡没有的好运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告别旧的一年,迎来新的春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