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词性讲解(:近义词辨析方法解析)

近义词辨析

中考语文词性讲解(:近义词辨析方法解析)(1)

基本原则:同中求异

一、从词义方面来辨析

1、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这是近义词的重要差异。名词同义词的侧重点区分往往在所指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动词同义词的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

近义词示例

截止VS截至终止VS中止收集VS搜集诡辩VS狡辩

【典型例句】

例句1. 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

例句2. 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

例句解析

“截止”和“截至”是两个意义相近且有所区别的词,也是比较容易用错的词。“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因此,“截止”强调的是行动的停止,不再发展;“截至”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事件仍可能会发展。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

近义词示例

违反VS违犯请求VS恳求轻视VS蔑视

失望VS绝望希望VS期望VS渴望

【典型例句】

例句3:中学生要提高文化修养,不(违反)校规校纪,更不要(违犯)党纪国法。

【例句解析】

“违反”与“违犯”都有“违背”的意思,但是,“违反”的意思是“不遵守或不符合政策、纪律、规范等”,词义较轻;“违犯”的意思是“违背和触犯法律、法规等”,词义较重。

3、词的范围大小不同

语意相近的一些词语,有的意义范围大,有的意义范围小,互相有意义涵盖部分,使用时要注意意义大小,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近义词示例

战争VS战役VS战斗边境VS边疆事情VS事件VS事故时代VS时期

【典型例句】

例句4:抗日(战争)初期,台儿庄(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

【例句分析】

在例句4中“战争”指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它不指某一具体的战事,但它包括了在这个时间、空间里所发生的一切故事,范围最广。 “战役”指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范围较小。

4、个体和集体概念不同

这一角度主要针对名词近义词,看起来没有区别的一些近义词,意义差异并不大,但有的表示个体或具体概念,有的表示集体或抽象概念,表示个体或具体的概念一般可数,表集体或抽象概念往往不可数。

【近义词示例】

VS人口VS书籍VS车辆星星VS星斗

例如“人”和“人口”,“人”可以数,是个体概念,可用数量词修饰,而“人口”是集体概念,不可数,不能用数量词修饰。

二、从色彩方面来辨析

1、感情色彩不同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在解近义词辨析题时,应仔细辨析这些近义词感情色彩。一旦用错,往往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近义词示例

果断VS决断VS武断爱护VS保护VS庇护

鼓舞VS鼓动VS煽动团结VS联结VS勾结

【典型例句】

例句5:针对突发的险情,市领导(果断)地采取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例句6:事情扑朔迷离,一时难以(决断)。

例句7:仓促间(武断)地处理,对当事人太不公平了。

【例句分析】

“果断”,“决断”“武断”都有“作出决定”的意思,表示判断和处理问题的态度,但它们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表示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能及时坚定地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是褒义词;决断:做出的最后决定,指决定事情的魄力。是中性词;“武断”表示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不顾客观实际,凭个人主观见解轻下结论或做出决定,贬义词。

2、语体色彩不同

词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我们称之为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

【近义词示例】

土豆VS马铃薯天空VS苍穹妈妈VS母亲生日VS诞辰

【典型例句】

例句8:老俞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听信邻舍妇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有一天就(死了)。

例句9:1936年6月18日,世界大文豪,新社会的创造和拥护者,出身于劳动阶级的作家高尔基,在莫斯科(逝世)了。

例句10: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例句解析】

上面各例同样表达生命的终止,用词各不相同。例句8写老俞的小儿子,用了一般说法“死”,表达客观发生的情况,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而在例句9悼念高尔基时,选用富有庄重色彩的褒义词“逝世”,表达了对死者的尊敬、热爱和深切的悼念。例句10马克思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又是恩格斯的朋友,所以用了含蓄委婉又符合死者特点的词语:“停止思想”、“睡着了”。

三、从用法方面来辨析

1、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

有些词语虽然语义相近,但是这些近义词在使用时,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

【近义词示例】

充足VS充分VS充沛VS充裕交换VS交流发扬VS发挥改进VS改善

例句11:全球有25亿人没有(充足)的清洁水资源。

例句12: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所说的话。

例句13:他始终都是精力(充沛),斗志昂扬。

例句14:据调查,60%大学生利用(充裕)的暑假时间做兼职。

【例句解析】

“充足”、“充分”、“充沛”、“充裕”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如阳光、水源等搭配,“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如条件、理由搭配,“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如体力、精神等搭配。充裕:不仅足够,而且宽裕。一般只与时间、资金、物资、经济等搭配。

2、适用的对象不同

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近义词示例

抚养VS扶养VS赡养爱护VS爱戴关怀VS关心

【典型例句】

例句15: 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例句分析】

在例句15中:“赡养”,多指供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而“抚养”,指保护并教养,多用于长辈对晚辈。而“扶养”一词有帮扶、供养之意,多用于平辈之间。

又如:爱护: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关怀:用于上对下、长对幼,只用于对人关心:对人对物均可用,对人时,用于一般人

3、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

有的同义词词性不同,它们在造句时表现的语法功能就不同。而词义差别正是由这个不同的词性造成的,在辨析同义词时,要善于抓住这个因素。

近义词示例

勇气VS勇敢品位VS品味公然VS公开

节约VS节俭阻碍VS障碍强大VS壮大

典型例句

例句16:他没有(勇气)面对高考失利的现实。

例句17:他(勇敢)地跟歹徒搏斗,最后腹部受了重伤。

例句18: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位)的作品来的。

例句解析

勇气和勇敢都有有胆量的意思。勇气是名词,可做宾语或主语;勇敢是形容词,可以做谓语或定语。从语境看,例句16应该用勇气,而例句17应选择勇敢。

“品位”与“品味”,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从语境看,例句18只能用名词“品位”而不能用动词“品味”。

解题技巧

1、拆词扩展,弄清词义。汉语中很多词汇通过拆和展,语义就明确了。如“简朴”可拆开并扩展成“简单朴素”,而“俭朴”则可拆开扩展成“节约朴素”。这样词义就基本弄清了,两词的区分也明显了。

2、回忆联想,推测用法。如“流传”的“流”不易理解,若能联想到“流芳百世”,就知道是“传播”之义,再想想这个词常见的用法,就不会与“留传”混起来了。

3、结合语境,寻找照应。这一点是最适用也是最普及的解题技巧。

①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动不仅直接冲击和扰乱了市场秩序,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巨大损失,而且毒化社会风气,助长腐败现象。(蒙受 遭受)

解说:“蒙受”带有“不知不觉中受到”之意,结合语境,“走私活动”瞒天过海,属秘密行为,因此本句应选择“蒙受”较好。

②作者多年积淀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 )出来。(流露 流淌)

解说:结合象声词“汩汩” ,此处显然应选“流淌”。

4、对准突破,巧用排除。在完成综合题时,可以选择你最有把握的一组近义词为突破口,一般可以排除掉两个选项,有时甚至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例如:

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夜的草原是那么( )而安详。

②四面是( )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

③夜幕下,草原在繁星的闪烁下或者在月光的披照中,发生了多少动人的情景,但人们却在( )的睡眠中疏忽过去了。

④我们绕过虎山,站在坝桥下,一边是( )的湖水,迎面斜风细雨……。

A 幽静 安静 宁静 寂静 B 宁静 平静 幽静 安静

C 幽静 平静 安静 寂静 D 宁静 寂静 安静 平静

本题若以第④句为突破口,认真辨析“安静”“寂静”和“平静”三个词,不难发现,“平静”是最合适的,再把D项前几个词依次套进前几个句子,也都妥当,这样,答案就出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