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四杰陈子昂(武则天时期的才子)

唐代四杰陈子昂(武则天时期的才子)(1)

文/历史崔

上一集历史崔讲了,唐朝东北边境的草原民族,契丹,他的八个部落,组成联盟,整体划入营州都督府,作为回报,唐太宗将李姓,赐给了部落首领,之后一直跟着唐朝,出兵东北。

时间转到公元696年,契丹遭遇大饥荒,没有东西吃,政府呢,也没有救济,无奈之下,契丹部落首领,李尽忠,带着兄弟们,砸开了县衙大门,开仓放粮,渡过了粮食危机。

吃不饱肚子,找东西吃,错了吗?

没错。

自己想不到办法,寻求政府,错了吗?

也没错。

但是既然选择唐朝,就要遵守唐朝的法律,地方上受灾,为了长治久安,长安的领导们,肯定会选择救济,但似乎,沟通,出现了问题。

什么刀枪跟棍棒,我都耍的有模有样;什么兵器最喜欢,双截棍柔中带刚。

哦,对不起,串场了,陈子昂最喜欢的兵器,是宝剑。

剑,被誉为百兵之君,属于短兵器,双开刃的,因为掌握不好分寸,容易伤人,所以现在比赛用的击剑,剑身也就一根钢条。

很不幸,陈子昂的剑,是开了封的,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伤到人了,史书上,没说伤到了什么程度,估计伤的不轻。

因为从伤人的那天起,陈子昂决定,改行了。

原来活泼乱跳的朋友,现在只能躺在床上,学武,还没扬名立万,中途,就夭折了。

不过,读书,陈子昂却是个好苗子,有天赋。

史书记载,在十七岁之前,陈子昂只是个会写名字的,半文盲,到了二十岁左右,在家只读了三年书,就考上了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国子监。

从四川出来,去长安,当太学生去了。

当然,据历史崔推测,除了天分,估计他老爹,也是塞了不少钱的,好大学,难考。

第二年,陈子昂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准备参加高考。

国子监,是隋朝之后,设立的,全国第一大学,里面的老师,都是名人,有些甚至是皇帝,亲自请到学校里来的,但是学生,什么样的都有,陈子昂学了一年,觉得自己水平差不多了,就去考场试了试。

考试成绩出来的那天,从头看到尾,前面几位,名字都快背出来了,还是找不到“陈子昂”三个字。

从考场出来,学校也不想去了,没面子,怎么办?回老家吧,至少,还有爸妈。

第一次名落孙山,陈子昂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从小,学什么都很快,遇到的老师,都夸自己聪明,本人呢,也十分自负。

但这一次,是从击剑伤人之后,陈子昂遇到的第一个考验,要不要复读呢?

要!

人,应该越挫越勇。

于是,陈子昂向他老爹,在金华山,申请了一块地,建了几间屋子,作为读书的地方。

有山,有树,赛神仙。

那里很安静,是块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在金华山上,陈子昂待了两年,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读书了,也用功了。

唐代四杰陈子昂(武则天时期的才子)(2)

公元682年,对于大唐来说,发生的大事,就是阿史那咕咄禄,建立了后突厥;

而对于陈子昂来说,他第二次进入长安,目的,就是洗刷两年前的耻辱,誓要考上个功名。

结果,却依旧名落孙山。

从懂事以来,这是陈子昂遭遇的最大打击,有点心灰意冷,四川也不急着回去,在长安,多待了两天。

这两天,对于陈子昂来说,相当重要,可以说,改变的,是他的一生。

第一天,陈子昂在茶馆的VIP包间,感叹着怀才不遇,抬起头却发现,大厅里面,声音很吵,还夹杂着,鼓掌声和赞叹声。

这茶馆,在京城,也算是上档次的,来的,都是些有身份的人物,怎么会感觉,进了菜市场呢。

出于好奇,陈子昂走出包间,挤进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人群,希望看个究竟。

原来是一个,西域来的胡商,在卖琴,直接标价1000两银子。

陈子昂在老家读书的这段日子,什么书都看,本身也是大少爷,见识多,对于这把琴,他是识货的。

当时,围了很多有钱人,都觉得,这玩意太贵了,不敢出手,陈子昂买了。

一千两银子,换成铜钱,就是一百万,大数目,用这么大一笔钱,只是买把破琴,一日之间,陈子昂的名字,在京城,荡起了一丝波澜,但也仅仅是一丝而已。

大长安,藏龙卧虎。

但是,第二天发生的事,陈子昂,彻底出名了。

因为买琴,陈子昂在京城,也算有了点名气,于是第二天,在自己入驻的酒店,宴请了周围,有头有脸的人物。

唐代四杰陈子昂(武则天时期的才子)(3)

人,请来了,胡琴,作为主角,总要演奏一下。

陈子昂派人拿出,那把胡琴,没有弹,却说了一段话:

“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自己的文章,比这把破琴值钱多了,可惜没人识货。

是吗,那拿出来瞧瞧!

话讲完了,琴也摔碎了,陈子昂就吩咐书童,把自己的作品,发给大家,之后,走了。

来的潇洒,去的也潇洒,江湖上,留下的,只是关于他的传说。

随着传说越说越神,陈子昂的文章,也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其中包括的,还有在京城的达官显贵。

营销做的再好,关键,是产品有保障。

回到四川的陈子昂,名气更大了,等到两年后,再进京城,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大才子,考取功名,也变得顺理成章。

公元684年,陈子昂,进士及第。

放榜后,陈子昂被安排在了京城,修国史。

不过,第一天上班,陈子昂就摊上事了。

公元683年底,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死了,作为老夫妻的武则天,决定修建一座豪华陵墓,它的名字叫乾(读 qian)陵,和唐太宗的昭陵,距离不远,现在还保存着,开车距离,大概一个小时。

这座乾陵,修建的相当牢固,据说是唐朝唯一一座没有盗洞的陵墓,先后逃过了五代以及民国,整支军队的挖掘,直到1958年,几个农民炸山,才找到的墓道入口。

在唐朝,武则天修筑乾陵,反对的声音也不少,太豪华了么,其中陈子昂就积极上书,力求节约啊。

看了陈子昂的奏章,武则天没有批复,倒是升了他的官,让他去做右拾遗,也就是专门替皇帝把关的,皇帝的政策有什么不对的,你可以提出来,改不改,就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了。

唐代四杰陈子昂(武则天时期的才子)(4)

告别了在机关大院,来到新岗位,安安静静的上了两年班,到了公元686年,陈子昂又出事了。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

第一件,武则天设立了,皇帝信箱,鼓励全国人民踊跃发言,可以毛遂自荐;可以提建议意见;可以告御状;更可以检举,总之想说什么说什么,目的就是,武则天要听到更多,来自民间的声音。

第二件,任命大批官吏,负责信箱中,检举和告御状,提到的相关案件。

这批人,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来俊臣、周兴、丘神绩、索元礼、侯思止、万国俊等等。

很多官员,因为他们而坐大牢,所以后来的文人,给他们统一,按了称呼,叫“酷吏”。

第三件,武则天再次要求,将权利,还给唐睿(读 rui)宗李旦,但是李旦没要,武则天的皇帝位,又可以心安理得的,坐上一个任期。

这本来只是个形式,地球人都知道,武则天不是真给,李旦呢,也不是真不要。

但是陈子昂当真了,积极上书,唐睿宗不要,为什么不继续给呢?

和武则天作对,下场,只有一个,把陈子昂贬到了边疆,吃几年苦再说。

当然,武则天对陈子昂还是很欣赏的,也当面表扬过他的才华,上书也只是干了份内的事,只是有些话,说了无伤大雅,有些话,就要杀人诛心。

陈子昂倒是不在乎,在边疆,他体验到了另一番生活,他的诗歌,也成了另一种风格。

他的这种风格,和骆宾王的类似,但是更加铿锵有力,因为公元686年之后,696年,陈子昂又一次去边境了。

第一次的草原之行,没几年,就回到了中央。

回到皇帝身边,陈子昂的眼界更宽了,上书的内容,变成了,国与国之间的问题,突厥、西域、高句丽等等,都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而且思路清晰,观点新颖,武则天相当欣赏。

唐代四杰陈子昂(武则天时期的才子)(5)

公元696年,爆发的李尽忠叛乱,打退第一波镇压队伍之后,武则天命令:

建安王武攸宜为右武威卫大将军,右拾遗陈子昂为总管府参谋,率领部队,讨伐契丹。

武攸宜是武则天的侄子,一家人,武则天成为皇帝后,武氏一门也发达了。

武攸宜对于军事的理解,显然和战场的将领,差距很远,这次出来,主要的目的,就是领功的,出谋划策这种事情,只有交给陈子昂。

陈子昂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无论是李尽忠还是孙万荣,都没有在武攸宜身上,讨到便宜,进攻打不进去,最后被突厥和大唐,两面夹击,孙万荣自杀。

仗打赢了,但是陈子昂还是辞职了。

因为,他要回家。

从小到大,陈子昂最敬重的父亲,在这一年,死了,因为打仗,连最后一面也没看到。

回到四川射洪县,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却变成了一个颓废的大叔。

公元700左右,陈子昂在抑郁和病痛中,去世。

十七、十八,年少轻狂,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二十三、四,考取功名,诗文名满天下;等到四十岁,回到家乡,伴随着父亲,只有一堆黄土,剩下的,就是不朽的作品: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白居易

-------------完---------------

谢谢转载、分享

我的私人289950983

关注“中国历史名人”公众号:lishi_cui

【中国历史名人】系头条号签约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