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写的文章重复率很会高吗(怎么知道自己的文章有没有洗稿)

(本文作者女贞,这是个关于写作的号,欢迎关注)

1、洗稿事件

近日的洗稿大战刷爆了朋友圈,我等吃瓜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毕竟,大家都是写作的人,但凡有点写作水平的作者,或多或少都遭遇过被抄袭或洗稿。只是一些小透明作者人微言轻,也没啥影响力,问了也白问,也就懒得追究。

网络上对于“抄袭”打击力度比较大,一些作者就开始动歪脑筋,窃取别人的灵感、创意、思路,新瓶装旧酒,既赚了流量,又解决了写不出来的问题。所以,“洗稿”这个事儿,在自媒体圈子里一直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有的作者是非常“用心”地洗,有目的盗窃别人的灵感创意。

有些小作者,是弄不清“洗稿”和“借鉴”的区别,无意中犯了低级错误。

洗稿这种事真要追究起来,还真没什么法律条例可依,毕竟,对于这一块的监管,目前还仅限于系统识别,抄袭可以通过文章内容近似度识别出来,但是洗稿就没啥办法了,更多时候靠人品

自己写的文章重复率很会高吗(怎么知道自己的文章有没有洗稿)(1)

2、什么是洗稿?

简单说,就是把别人的文章,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一遍,或者窃取别人的灵感、思路、构架,重新组合,窃为己有。

一说到“洗稿”,首先想到我的小学老师。

每到上作文课,语文老师都把我们的作文本甩得呼啦响,满腔悲愤地控诉“洗稿”学生:

“你们一碗饭从小学热到初中,热一遍又一遍,年年吃剩饭谁受得了?能不能有点新意?不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就是猪跑地里啃麦苗,来来,你告诉我,这是从哪儿来的灵感?”

“热剩饭”!对,洗稿就是热别人的剩饭,加点佐料,替换食材,然后假装是新做的,端出来忽悠读者。

连小学老师都不愿“吃剩饭”,我们的读者更不买单,所以才会有“洗稿”大战。

自己写的文章重复率很会高吗(怎么知道自己的文章有没有洗稿)(2)

3、如何区分洗稿与借鉴别?

先说几个名词的区别。

剽窃:是直接把别人的文章拿来,作者换上自己的名字公开发表;

抄袭:内容与原文接近或相似。系统识别文章相似度40%以上,圈儿内默认近似度达到30%以上,均视为抄袭。

洗稿:窃取别人文章的观点、思路、创意、灵感,重新组织语言,变成自己的文章;

借鉴:用别人文章的思路或者创意,延伸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引用:文章中用了别人的句子或段落,注明原作者名字,引用部分加双引号。如XXX说过一句话“……”。

我们有时候读一篇文章,如果感到似曾相识,八成都是抄袭别人的,百度一下就原形毕露;

我拿一篇文章为例,重点说说洗稿和借鉴的区别。

比如前段时间冯尘出了一篇爆文《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全网爆红,关键词只有两个字“真情”。

如果你写一篇《谢谢你,今生做我的女儿》,就是洗标题;如果原文结构是“自己故事、名人故事、身边故事”,你的文章也是同样几个故事,只是顺序不同或名字不同,表达的意思跟别人又一样,就会被视为洗稿;

如果你读后激发了灵感,延伸出不同主题、内容和结构的亲情故事、真情故事,就是借鉴。

自己写的文章重复率很会高吗(怎么知道自己的文章有没有洗稿)(3)

4、写作中如何避免洗稿

洗稿等同于盗窃,初始都抱有侥幸心理,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旦被发现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得不偿失,所以,坚持原创,是作者的底线。

有的作者分不清洗稿与借鉴的区别,很容易犯低级错误,那么,如何避免?

一、多读书。从书中获取灵感、素材和创意,书的内容不同,创意、切入点自然不同,与别人“巧合”的几率就会降低。

二、写之前不要读公众号文章。我读公众号文章只有三类,一是干货,二是研究爆文,三是文友捧场。写文章之前不读公众号,可以避免“先入为主”的主观印象,写的时候思路不受干扰。

三、写之前不要百度搜索。确定了观点和标题,先按照自己的思路写出来,写完再搜索,就算有所雷同,修改幅度也不会很大。

总之,避免洗稿的关键,就是写之前不看别人的文章。

如果读到一篇文章,对自己有所启发,那么,或创意、或观点、或表现形式,只借鉴其中一个点儿,其它通通忽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自己的。

原创不易,请坚守底线,不要“热剩饭”给读者,读者不傻,一旦发现你给他“吃剩饭”,他会敲了你的“饭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